在收藏的世界裡,怎樣的學富五車都不過是滄海一粟,怎樣的悲歡離合都不過是彈指一瞬。
收藏的過程有妙手偶得,狂喜而夜不能寐;有神秘而不示人,或得意而顯耀於世;有失之交臂,捶胸頓足或長吁短嘆……
人生百年過客,有人執迷於物,有人藏物寄情,也有人超然物外,寵辱皆忘。境界不同而領悟殊異,想來耐人尋味。
從收藏的歷史來看,歷朝歷代都有收藏的愛好。上至皇帝和貴族官員階層,下至士大夫文人和富商階層,大多數對前朝歷代文物古蹟字畫收藏都有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力。尤其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收藏已經相當普遍。
但要說到收藏境界,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起碼要有收藏到真跡的能力,並把收藏看做是對民族文化根基的延續。透過收藏,增加文化修養和體會收藏帶來的精神享受。透過收藏能結交收藏圈子裡志同道合的知己,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真正的建立良性的收藏觀和認識觀。從而更好的保護文物和傳播遠古的文明。
收藏的第一種境界便是藏物,藏的是財富
把收藏當成一種斂財手段,這是最低階的境界。記得小時候在鄉下,經常會看到一些人到處轉悠,四處打聽哪裡有什麼古舊東西可賣。這些人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從中弄點兒錢來花。時過境遷,這些人如今又以各種身份混跡於收藏圈子,伺機而動,他們的行為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收藏。當然,層次是低了些,但能讓那些湮沒在歷史中的古舊玩意重新面世,也算功德一件了。
有一句話非常經典:一件經歷千百年的文物藝術品或文物遺址,恰巧被你收藏或發現。如果你不研究它的文化價值或不把這種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傳播出去,只是一味的利用的商業價值為自己牟利。那是十足的文化愚蠢,嚴重點是文化犯罪。從這個角度來說,經營古玩或投資古玩的人,把東西賣給懂其真正價值的人也是一種善舉。
收藏的第二種境界是藏藝,藏的是文化
收藏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因為收藏品承載著遠古的歷史和文化,承載著藝術審美和工藝傳承。當然收藏品正因為有這些特殊的稀缺性和獨有的價值,使得它同時具有投資升值的功能。
收藏本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情,真正的藏家必從內心喜歡祖先留下來的東西。他們的藏品或歷史悠久,或工藝精湛,或珍稀罕見,閃耀著祖先的智慧,凝聚著文化的精髓。或藏之雅室,玩之案頭,享於眾人,其樂陶陶。雖有偏愛卻並不狹隘,陽春白雪有高士之美,下里巴人有民俗之美,大器重寶有珍貴之美,小玩意兒也有雅賞之美,完整成套可謂完美,殘缺不全也別有韻味。這樣的人,需要的是一種平和的心態。馬未都說,人們對收藏態度不一,有的為樂趣,有的在投資,有的為炫耀,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最終定會殊途同歸,那就是文化。這話有一定道理。
收藏的第三種境界是藏心,藏的是人生
無論什麼時期的藝術品,你只要滲透到它的文化裡面就是一種境界。由於收藏者的創造和用心,使得收藏者的勞動而形成了新的價值。尤其一些傳承有序的珍貴藏品,不僅僅是自身的價值,還包含著許許多多收藏之人的心血和過程,這大概就是收藏的另一種價值魅力所在。
收藏情結,其實是人的本性。收藏的境界高低是取決於對待收藏的態度,求真務實的收藏需要嚴格的條件,眼力、財力、運氣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選擇了收藏,實際上是選擇一種生活狀態;選擇一種生活狀態,實際上是選擇一種境界。真正的收藏大家必定是曾經滄海,過盡千帆而寵辱不驚,希望自己的藏物能夠藏有所居,啟迪後人才是有高境界的大藏家最大的心願。
他們通常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從民族、國家、社會的角度出發來發掘收藏的價值。在對各類藏品中不斷追根溯源、探微索隱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博學多識,積累傳承,同時不斷昇華自己的人格和修養,最終在收藏中頓悟人生的真諦,成為一個智者和哲人,這才是收藏的高境界。
村上春樹曾經說過一句話:“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座兩層樓。一樓有客廳、餐廳,二樓有臥室、書房,大多數人都在這兩層樓之間活動。實際上人生還應該有間暗室地下室,沒有燈,一團漆黑,那裡是人的靈魂所在地。因此,可以把心藏進去,常常走進去,日子久了,就會有新的發現。”如果一個人只把眼光放在一樓和二樓,而忘記了給自己的心一個處所,無疑他的靈魂就空無所依。這樣的藏家充其量也只能是藏其形而遺其神,與買櫝還珠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