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 晴
今天上午,師傅帶我們練習了虎形、馬形和鷹形,十大形是用來練功用的,也即練習外三合的。不能只有步法而沒有手,手上要帶著勁,這樣才能走上正確的外三合的修煉道路。
在作鷂形時,師傅嚴厲批評了我,”步法一點也不沉穩,跟頭流水的,咱們再三強調,要入木三分,步步沉穩,沒學會走可想學跑,那怎麼行?“說完,師傅作了一個演示,果真令人覺得既沉穩又灑脫。
練拳時間久了,對於勇氣和氣勢兩詞有了重新的認識。勇者,敢作敢為也,這種”神“是要靠”氣“來作物質基礎的。若沒有氣的支撐,勇只是色厲內荏,而酒精刺激下產生的勇只是一時的透支,過後只會更加虛弱。內家拳是養氣和練氣的,猶如孟子所講”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透過日復一日的修煉,氣逐漸增多,勇自然就會呈現,最終量變引起質變,對外就是一種氣勢。
2015年3月25日 晴
“練功有許多奧秘和神奇,有時能練到無我。”師傅的話又一次響在耳邊,伴著仲春時節微微的風,好像正在我面前說一樣。練拳時間久了,身體高度放鬆和協調,意識對這些部位完全”放心“了,心就不再分出一部分”意“在這些部位上”駐紮“了,所以,就給人一種”無“的感覺。當全身上下都如此時,就是所謂的”無我“。
所以,佛家講”無我“,道家之”忘我“,都在講這麼一種狀態,而這種狀態是長年累月練功練出來的,不是靠讀書誦經搞出來的。因此所謂經書只不過是過來人對這種狀態的文字描述罷了,後人讀之,只不過是用來給自己指明前進的道路罷了,沒什麼可稀奇的。
當無我之時,心就無需養許多意識去掌控全身上下各個部位,猶如一個國家不再需要養兵了,此時的心是最舒服的,此時的國家也才真叫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