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從出生開始,就和數量及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共生,腸道菌群構成的微環境,透過調控代謝、炎症以及免疫反應等與人體相互作用。不同於外部環境,腸道菌群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透過人工干預來調控的。
既往研究發現,腸道菌群中的特定種類可以影響癌症患者免疫治療的效果。如何透過調節腸道菌群來提高療效,已成為腫瘤免疫治療的重點研究方向。
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期刊上的一項臨床試驗表明,將活性生物治療產品CBM588(一種益生菌)與免疫療法聯用,可提高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的抗腫瘤應答。
該研究顯示,轉移性腎細胞癌(mRCC)患者在接受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CTLA-4抑制劑伊匹木單抗治療時,如果聯合益生菌藥物CBM588治療,能夠極大改善mRCC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和緩解率。
CBM588由於含有丁酸梭菌,已被證明能抑制腸道內“壞菌”的生長、促進腸道上皮組織細胞的再生和修復、恢復腸道中Akk菌等“好菌”的穩態等。
此次臨床試驗旨在初步探索CBM588聯合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治療mRCC患者的療效。
納武利尤單抗(O藥)+伊匹木單抗(Y藥)組合是當前mRCC患者的一線免疫治療方案。
該研究納入了30名尚未接受過任何治療的mRCC患者,按2:1隨機分為CBM588聯合O藥+Y藥組和O藥+Y藥組進行治療。
試驗的終點包括緩解率、無進展生存期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
· O藥+Y藥組患者的中位PFS為2.5個月,20%的人達到部分緩解。
· CBM588聯合O藥+Y藥組患者的中位PFS得到顯著改善,達到12.7個月,有58%的人達到部分緩解。
· 在中位隨訪12.2個月結束後,兩組均未達到中位總生存期,且沒有患者達到完全緩解。
· 安全性方面,兩組之間未觀察到明顯的毒性差異。
總體來說,這項試驗的結果初步展示了益生菌藥物CBM588在mRCC免疫治療中的療效,極大改善了接受O藥+Y藥治療的mRCC患者的中位PFS,為臨床上治療mRCC展現出新的可能性。
這也是第一個證明使用益生菌藥物能夠調節癌症患者的腸菌穩態、增強免疫治療反應的隨機臨床試驗。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試驗資料表明,調節腸道細菌可以增強免疫療法的潛力,CBM588有望提高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的免疫治療效果。不過,這些結果尚需在更大規模研究和其他腫瘤型別中進一步驗證。
好醫友醫療網腫瘤專家Michael Castro博士(曾多次入選“美國頂級醫生”)也曾多次強調腸道菌群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腫瘤患者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的效果,都與腸道菌群都有著微妙的關係。
他建議,腫瘤患者在臨床治療期間,應進行檢測評估微生物群情況,並推薦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組合來最佳化腸道菌群。
他也提醒,目前仍需進一步臨床試驗來探索腸道菌群的應用,患者在嘗試這些方案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未來,隨著對腸道菌群的瞭解加深,我們有望更有效、更精準地利用腸道菌群,促進癌症治療。
艾貝司他治療腎癌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好醫友被投企業徐諾藥業首個候選抗癌藥艾貝司他與培唑帕尼聯用,一線或二線治療區域性晚期或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潛在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也正在進行中,值得腎癌患者期待。
此前,艾貝司他與培唑帕尼聯用一線或二線治療腎細胞癌已獲FDA快速通道認定。
此外,艾貝司他聯合PD-1免疫療法帕博利珠單抗(K藥),也在治療多種實體瘤的1b期第一階段臨床試驗中展示了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並有望逆轉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的抗性,值得期待。
參考來源:
https://medicaltrend.org/2022/03/03/phase-1-results-of-first-probiotic-combined-immunotherapy-were-announced/
haoeyou.com/zhongliu_aizheng/shenai/20220308/7083.html
「文中圖片來源Pixabay,均已獲版權方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