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年間,雖為大唐帝國的鼎盛時期,但大唐王朝卻開始走向衰落。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安史之亂全面爆發。乾元二年(759年),叛將史思明殺死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在范陽稱“大燕皇帝”,篡奪安祿山大燕政權。上元元年(760年)六月,史思明銷燬洛陽銅佛鑄造“得壹元寶”錢,以一當開元通寶之百流通使用,但因軍事上的不利,史思明開始迷信“得壹”為不祥之兆,鑄造僅數月後便下令收回改鑄“順天元寶”直至安史之亂平息。賊平後,大唐政府下令廢除並“還將鑄佛”。從當時流通的貨幣來看,史思明確實具有一定經濟軍事實力。得壹元寶錢鑄造精美,出土量極為稀少,即便在洛陽也難得一見,泉界也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說,可見其非常罕見。得壹元寶除背上月紋者其餘皆罕見,更有背四月者堪稱古泉大珍。
1992年,在洛陽考古發掘的一座唐代安史之亂時期的墓葬中,出土有當時流通的4種錢,其中開元通寶10枚,乾元重寶16枚,得壹元寶3枚,順天元寶7枚。得壹元寶數量最少,可見它後來傳世極少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得壹元寶製作工整,錢徑約3.5釐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紋。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鑄有月紋之幣,尤為鮮見。據說,星月紋寓意“進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討吉利,在錢幣上鑄月紋,但封建割據不是歷史的進步,更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終的失敗下場,倒又為這枚古錢增添了一點歷史諷刺的色彩。
得壹元寶傳世不多,早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說,因而得壹元寶素為泉界珍視。清代一本叫《古泉叢話》的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典當者將一枚得壹元寶典當給一個山西人,山西人愛不釋手,給典當者“錢三萬”。山西人說,這是自己故意抬高了它的身價,給了三萬,這樣典當者就別想再來贖回它;典當者卻說,自己是故意貶低它的價值,只當了三萬,正是為了以後能贖回它。可見此錢的稀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