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豐收、感黨恩”今日,農曆秋分,我們迎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每當風吹過稻田,我們就想起他。
袁隆平一生都在為其廣為人知的兩個夢想——“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不懈奮鬥。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今天,袁老離開我們四個月了,“禾下乘涼”是他生前的一個美好願望,如今,這個願望將在長沙變為現實。
9月22日,長沙縣路口鎮隆平稻作公園的試驗田裡“巨型稻”已結出了飽滿的稻穗,再有一個月左右就成熟了,預計畝產最高可突破1000公斤,相比常規水稻可增產200公斤左右。
猶如高粱一般的稻株粗壯挺拔,穗長粒多株高在1.8米至2.2米之間“你看,每一株比我高,最高的要趕上姚明瞭。”16歲開始種植水稻、今年72歲仍在隆平稻作公園一線工作的陳國強努力挺直腰桿與禾田裡的水稻比身高。
巨型稻種子由袁隆平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夏新界研究員團隊研發,而這片稻田,也飽含了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生前曾來這裡指導過多次。
袁隆平院士曾表示:“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新種質材料,具有很高的生物量。”
“巨型稻”株型高大高度一般是常規稻的兩倍葉挺色深,光合效率高平均有效分櫱達40個單穗最高實粒數達到500粒左右抗病、抗倒伏能力強耐淹澇、耐鹽鹼能為植株帶來充分的營養
“巨型稻”與某些高產品種的雜交水稻產量相差不多,但巨型稻的核心優勢在於“足夠高”,可以實現“稻魚共養”,普通水稻的稻田裡也可以養魚,但因為植株較矮,最多隻能蓄30、40釐米的水,氧氣量不高,導致魚苗產量較少,巨型稻蓄水深度可達1米左右,特別有利於養魚。
稻田還可以養蛙、蝦蟹、鴨等水產經濟動物,建立起“稻漁共生”的生態系統。這片試驗田就養了鵝鴨鵝鴨吃昆蟲,減少農藥用量,排洩糞便滋養土壤,是一種新型高效的生態農業模式。
隆平稻作公園還專門以袁隆平院士親自育成的雜交水稻“超有乾號”為底色品種,以湖南新選育的“板倉全綵、板倉黃葉稻、板倉白葉稻、松雅16”等4個彩色稻品種,繪下“豐收中國”的巨幅圖案與文字,向袁隆平老師致敬。
袁老離去已有四月,而他的“禾下乘涼夢”正一步步變為現實,禾下乘涼夢一稻一人生,那一叢叢挺拔的稻杆,那一片片喜人的稻花,載著後輩們的思念,也載著您越來越近的夢想,袁老您看到了嗎?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