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有一條俗稱“古董街”專門賣陶瓷玉石的,叫做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這條街非常有名氣,不但是廣州十大專業市場之一,而且是華南最大的陶瓷玉石工藝品集散市場。“古董街”地處廣州康王路與文昌北路之間,毗鄰下九路商業步行街,與華林寺前玉器街遙相呼應。全長近千米,共有近千個經營陶瓷玉石等工藝品的店鋪,成為廣州荔灣區最具老西關風情特色的旅遊景點之一 .
荔灣是羊城的老城區,古有“西園”之稱,至今仍把荔灣區內大部分地域稱“西關”。當中,源勝街的街巷與建築主要依循河溪涌的形態逐漸發展而成。
源勝街於1990年開辦,街內店鋪房屋的裝飾,保留著古老西關民居的傳統風格和濃郁的市井風情,銷售各種陶瓷玉石,吸引著大批南來北往的愛好者、收藏者以及遊人光臨,其中不少是港、澳、臺甚至外國來客,一派繁華景象,成為全國聞名的玉器交易場所和集散地。
最近到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逛逛,一眼望去全長近千米,約有1000個左右的檔口。可能非週末時間,前來逛街的人很少,只有零星那麼幾個顧客,大多數檔主百無聊賴地坐著發呆。這裡的檔主大多數已經做了20多年的珠寶玉石生意,他們的貨源大都來自於緬甸。
邊走邊拍邊和店主聊天,瞭解到這兩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外來遊客大幅度減少,所以買玉石的人也跟著驟減。
來到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看到琳琅滿目的玉器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這裡的玉石價格從5元到幾萬元不等,有耐心的話可能會從這裡淘到自己心儀的物件。有個店主介紹說,受疫情影響,無法像去年那樣去緬甸拿貨,玉石價格因存貨量減少而略有上浮。即便如此,工藝街30元的手鐲,18元的玉石仍然隨處可見。古董街的顧客40%來自於遊客,其他多數為網路買主。
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是一條古老的商道
源勝街地處廣州康王路與文昌北路之間,毗鄰下九路商業步行街,與華林寺前玉器街遙相呼應。史籍記載,源勝街最少已有百年曆史。一塊上書“源勝街”三個大字的清朝光緒年間的界碑至今仍然保留安放在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路口樹基上。
廣州自古以來都有玉器街。玉器街以長壽路為界,以南為華林玉器街,以北為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即舊時的玉器坊。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保留著古老西關民居的傳統風格和濃郁市井風情的源勝街吸引大量遊客。
疫情期間源勝街生意大不如前
走到源勝街的內巷時,坐在門口的人紛紛望過來。走進去才發現,巷內房屋也是經營玉器陶瓷的,但是沒有幾個人光顧。
一位經營緬甸玉的店主說,他們夫婦來這裡經營緬甸玉已經七八年了,開始幾年還不錯,後來進來源勝街經營的人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來店鋪光顧的人少了很多,可是近兩年疫情期間只剩下幾個老顧客光顧生意了。
對於源勝街的衰落,有專業人士分析:玉器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必須建立在有文化基礎的老城區。源勝街與其他老的商業街一樣,也在慢慢退化。只有對其進行改造以適應現代人的消費需求,才能維持發展。
看到這條狹窄的街道和兩旁的古舊建築的確很破舊,估計也在拆建計劃之中,那是遲早的事情。
源勝街的歷史變遷長達一個世紀,源勝西街90年代才落戶
有著2000年曆史的廣州老早便醞釀出一股“市井之氣”,手工業、商業的走俏使得這個城市的小販街市文化濃郁,為城市的絲綢、藥物、花鳥、茶葉等集中交易市場的出現打下了殷實基礎。
最早的商業圈是荔灣區的十八甫街墟,與明代興起,唐代時作為接待外商的驛站,而發展至清代,在十三行港口的頻繁貿易刺激下,十八甫的盛世繁華在史書上寫下濃厚一筆。其中,大量出現的作坊、工廠、店鋪,開始不自覺地以產業為輻射中心靠攏,於是,在十八甫的源勝街便出現了以巷、街為界的市場格局,包括玉器街、陶瓷街和古玩街。
1929 —1936年是廣州玉器行業鼎盛時期。當時廣州的社會相對比較安定,經濟比較發達,人們對金玉裝飾的需求在逐步增加。
廣州目前涉及經營古玩的成規模的商場有10餘家,比較出名的有文德路一帶的店、合群一馬路越和玩賞珍藏品海印館、文昌北路陶瓷玉石工藝品市場、源勝街工藝品街鋪文德路一帶的字畫商鋪等。
源勝街的商家各個都希望疫情儘快過期,那樣的話他們的生意才可能儘快地好轉起來,現在看來沒有客人光顧狹窄街道上看上去的確有些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