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氣溫發生變化時,人們往往會為穿什麼衣服而發愁,穿少了怕冷,穿多了又嫌熱。那麼有沒有一個可供借鑑的穿衣標準呢。
有人總結出了這樣的一個“穿衣法則”: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的羽絨服相當於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是4℃、薄外套3℃、針織衫是2℃、薄短袖是1℃等。舉個例子:如果室外溫度是22℃,那麼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1℃+3℃=26℃,而控制在體感26度在無風的天氣就會感到十分舒適了,若是有颳風時還應在增加2℃為佳。這種“穿衣法則”對各種衣物的保暖溫度都做到了精確量化,大大方便了人們在不同天氣中對衣物進行選擇。
當然,從嚴謹的科學角度來說,這種“穿衣法則”並不足夠嚴謹,因為服裝的材質、面料和款式越發的多種多樣,同一型別服裝的保溫效果可能會大不相同。這就要求我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調整,最終總結出自己最妥帖的“穿衣法則”。
小知識:人們常說:“春捂秋凍”。為什麼要“春捂”呢?因為中醫認為人的陽氣根於腎,春季隨著陽氣回升,腎中陽氣也會逐漸升發。這時一旦有風寒入侵人體,陽氣就會困於下,使腰以下的血液迴圈受到阻礙,出現腰膝痠軟、疼痛麻木等症狀。因此,初春之時,不要把衣服脫得太早,而且要遵循“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