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人則一直用一生治癒童年。”沒能在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中長大,著實是一件悲傷的事情。
只不過不和諧的家庭關係不僅會讓孩子在未來不斷地沉浸在自己不幸的童年陰影中,也會在潛意識影響孩子一生的格局與性格。都說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這裡的“凌亂”既代表家庭氛圍不和諧的凌亂,也指家裡環境的凌亂。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絕大多數時候都取決於原生家庭。
代間傳遞
造成家庭氛圍不和諧的首要原因就是家庭成員不會用理智控制的情緒。我們都知道孩子會在父母的影子中長大,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人對於孩子的塑造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情緒的反應模式中,一個家族的代代人很容易將自己的情緒傳遞給下一輩。
凌亂的家庭、習慣發脾氣的父母很容易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遞給自己的孩子,如果成年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那對孩子而言可能是伴隨一生的陰影。
鮑溫的代間傳遞認為:“低分的父母很容易將自己不穩定的情緒投注到自己最脆弱的孩子身上,從而使得這個孩子在情緒反應上受到的影響遠遠大於其他人。”
歸納總結能力
和睦的家庭家裡井井有條,不合理的家庭凌亂不堪。從單純的整理收納角度來看,如果一個家庭總給人一種亂七八糟的感覺,那麼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做事情也不會做得多瀟灑、精煉和整潔。從心理學角度看,一個人的收納能力的強度與自己的父母息息相關。
有些凌亂的家庭衣服隨意堆放、桌子上堆滿各式各樣的雜物,洗碗池堆積著好幾天的鍋碗瓢盆。這種凌亂的狀態看似不會影響一個人日常生活,但是對人的心境具有很大的影響。
“整理不僅僅在於物品整理本身,更在於對於思緒的整理和視角事件的整理。”
小孩從小在凌亂的環境中長大,他們的心自然也是自由散漫的,自然在潛意識裡對自己的時間、工作、任務以及情緒缺乏一定的歸納總結能力。所有的事情只能像一團亂麻一樣堆積在自己周圍,一頭霧水的他們也只能隨便撿起哪個是哪個。
小孩在這樣的環境中缺乏對於邏輯和計劃的思考,沒有整理規劃能力的他們不會自己填滿時間,只能在著急的歲月裡得過且過每一天。
只有在井井有序的環境中長大,他們的心才能是靜的,才能在這樣一種氛圍中瞭解自己、分析自己,牢牢把握當下,並且認真思考未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凌亂的家庭往往都沒有一個成型的秩序。父母的管教自由散漫,孩子的依賴性就會變強,規矩和制度在他們心裡的威嚴也會變弱。
人在生命成長的早期,沒有一個明確的是非觀念,所有的善惡觀念、禮儀道德都應當在孩子們懵懂無知之時以恰當的方式灌輸給他們。
凌亂無章的家庭不懂得立規矩的重要性,這樣的家庭不是過分溺愛就是極端壓制,這樣的家庭環境只會讓孩子要麼變得沒有底線,要麼變得十分叛逆。
浮躁是凌亂家庭的特點之一。
如果父母平日裡經常把內心的焦慮和不耐煩展露在孩子面前,孩子的性格在潛意識裡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有些父母的教養方式依舊很“原始”,成績變差就罵,孩子一和周圍人鬧矛盾就數落他。
他們不重視談心溝通的重要性,更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並且選擇和孩子不急不躁地解決問題。長此以往下來,孩子有什麼心事都不願意向父母交談。有些孩子遇到事情喜歡找父母傾訴,而有些孩子遇到麻煩事第一反應就是如何才能不讓自己的父母發現。
孩子的成長是與未來對抗的過程,凌亂的家庭,怎麼能讓孩子擁有勇敢面向世界的勇氣?
當然,這些觀點的初心不是鼓勵生活不如意的人去怪罪自己的父母,而是想讓大眾發現凌亂家庭的弊端,從而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家庭結構、而是讓那些在凌亂家庭長大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從而在之後的日子裡好好改正自己在原生家庭裡形成的問題。
就像精神分析學派阿德勒所認為的那樣,縱使原生家庭有缺陷,但是你仍然可以找到治癒自己的方法,從而克服自己的缺陷。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Mae, L., Carlston, D. E., & Skowronski, J. J. (1999). 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 to familiar communications: Is a little knowledge a dangerous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33–246.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