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董事長自掏80億救企業,對其他房企是靈魂拷問
9月20日,富力地產公告,公司主要股東——董事長李思廉及聯席董事長兼總裁張力為支援集團,將提供約80億港元的股東資金,並預計在未來一至兩個月內完成。公司預計在2021年9月21日收到約24億港元。
說實在的,富力地產兩位董事長能在企業緊要時刻自掏腰包支援企業債務短期償還,維護公司信譽,確實展現了主要股東對公司承諾及業務發展的信心。此外,主要股東還曾給予過公司無息貸款的支援。相較於有些企業主要股東只想著套現、只想著從公司套取利益,富力地產的主要股東,算得上是很有社會責任感和大局意識了,也是對其他房企的靈魂拷問、良心拷問。
事實也是,就眼下地產行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多數企業已經開始了艱難之旅,且不是一般的艱難,而是非常的艱難。對富力來說,四年前,還曾“慷慨解囊”幫助過萬達,以200億現金收下了萬達77家酒店,從而幫助萬達解了燃眉之急,讓萬達渡過了難關。沒有想到的是,四年以後,自己也遇上了資金麻煩,短期債務和債券等難以兌現了。如果主要股東不出手相救,富力就很有可能扛不過這一關,並使企業的市場形象受到很大影響。
這方面,恆大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如果恆大不是負面新聞纏身,從而導致住房銷售出現問題,資金鍊還不至於立馬斷裂。正是連續的負面新聞,給恆大的傷口撒了很多鹽,讓恆大連痛的感覺都無法找到。這樣的結果,可能比借不到錢更加無法應對。因為,像恆大這樣的企業,只要銷售正常,是能夠保證資金鍊不快速斷裂的。恆大提出三年內每年降低有息債務1000億的目標,實際已經取得了一定效果。無奈負面新聞的影響,讓其銷售目標出現了嚴重問題,住房銷售難度越來越大。如果恆大的主要股東也能像富力一樣,自掏腰包應對短期債務等,是否還會出現那麼多負面新聞呢?
富力兩位主要股東自掏腰包兌付公司短期債務的行為,對公司帶來的正面影響是可以預見的,對員工的信心也是能夠起到積極的提振作用的。但是,能否幫助企業挺過難關,就要看接下來的住房銷售情況了。只有加快住房銷售,最大力度地回籠資金,才能確保公司資金鍊不斷裂。也只有確保公司資金鍊不斷裂,才能確保公司不出現負面新聞,從而對住房銷售起到積極的作用。反過來,如果負面新聞不斷,資金鍊斷裂也就不遠了。資金鍊一斷,企業整體也就垮了。
從富力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對戰勝困難的信心還是比較強的。公告認為,主要股東提供財務支援後及按現有可供使用現金,除非出現不可預見的情況,即使沒有及任何進一步外部融資或由本公司非持續性業務如資產出售帶來的現金流,本公司預期將有足夠資金應付於短期內到期的債務。毫無疑問,這對富力消除負面影響、增強市場對公司的信心、促進住房銷售是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只是,按照“房住不炒”定位,指望樓市調控政策放鬆,對地產公司來說,也不要有什麼奢望。調控進行到今天,決策層是不可能半途而廢的。因為,房地產業的過度發展,不僅讓廣大居民的消費能力受到很大影響、社會財富結構出現了不合理現象,而且對製造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沖擊,影響了經濟的競爭力。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競爭。要想提高製造業發展水平,增強實體經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對地產業進行約束與限制,對地價、房價進行有效控制。開發企業出現的問題,必須依靠自己去解決,靠出售資產去籌集資金,銀行已不可能給地產公司新增貸款支援。即便銀行願意,管理層也不會容忍,更不會給開發企在融資上開綠燈。
所以,富力能否走出困境,不出現資金鍊斷裂現象,還需要關注。特別是住房銷售問題,如果不能取得良好效果,仍會對公司的資金鍊帶來影響,從而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轉。對富力來說,必須把住房銷售當作首要任務,大力宣傳,必要時,可以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適度啟動降價,以加快回籠資金、壓縮債務規模、降低資產負債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