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的中國,可謂風雨飄搖,積貧積弱,這一時期中國基本沒有較為高效的中央政府,所以各項資料也是相當缺乏,以至於後世都只能透過一些原始史料進行估算。那一年中國的城市人口如何呢?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學者侯楊方先生根據《中華歸主》一書進行了估算,這裡的《中華歸主》一書是1918年當時政府向各縣警察及官吏、以及外國傳教士所調查出的各縣人口數量。
那麼根據估算,當年中國有哪些大城市呢?這裡給大家提供下原始的圖示資料。
可以看到當時人口超過十萬的城市都很少,這和現在不同,現如今中國很多名不見經傳的縣城人口都遠遠超過十萬。畢竟當時中國還是極為落後的農業國,近現代工業非常少,根本沒有能力建成太多的大城市,當時人口超過二十萬的城市,已經算很大了。
咱們可以看看這個榜單,這裡人口超過二十萬的城市,絕大部分在今天也算上大中城市,至少也是地級行政單位,但是唯獨有一個例外,這個地名估計絕大多數人是根本沒聽過,這就是“周家口”。
根據此表,周家口在1918年人口多達20萬,為河南省第二大都會,僅次於老省城開封,但這個周家口到底是哪裡?如果減一個字,可能有些人就清楚一些了,即“周口”,這是今天河南的一個地級市。
不過周口在一般人印象中絕非大城市,地級周口市人口的確很多,戶籍人口近1200萬,然而城市主城區人口僅44萬,屬於“小城大市”,而且周口經濟並不發達,也不屬於重要交通要道,這在民國初期,為何會成為河南第二大都會呢?
說到這裡,就要講講周口的歷史了,這個“地級市”的地名其實並不悠久,以清為例吧,清代河南省行政區劃也有過變化,但清末形成九個府和五個直隸州,還有一個直隸廳。
清初河南地圖
那周口屬於哪裡呢?就地級市來說,淮寧、太康、扶溝、西華、商水、項城、沈丘7縣屬於陳州府(1734年升為陳州府),鹿邑屬歸德府;那周口市中心的川匯區呢?清初,這裡屬於三縣分治,沙穎河以南屬商水,以北屬淮寧,賈魯河以西屬西華。從這其實可以看出,周家口在古代沒有正式建制,連縣城都不屬於,這一帶能發展成都會,應當是後期出現某些變故的結果。
而周家口的興起也正是因此,明朝初期,明成祖納戶部鬱新奏言,開闢淮、潁、沙三河漕運,周家口開始發展。萬曆年間,賈魯河河道疏浚完成,全線貫通,位於賈魯河與沙潁河的交匯處的周家口開始飛速發展,成為江淮流域北航商運的咽喉要道。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熊廷弼過周家口時寫過一首《過周家口》詩“萬家燈火侯江浦千帆雲集似漢皋。”形容周家口的晚上像南京浦口一樣燈火萬家,繁盛的白天像漢口一樣千帆雲集。可見此時周家口已有都會之氣象。而今天周口市的核心城區起名“川匯”也正是因其在古代的處於河川交匯的特殊地位。
清代,周家口的地位繼續發展,甚至陳州由州晉級為府也是受此地繁華所影響,清康熙《陳州志》列周家口為新興集市。雍正二年(1724年)陳州升直隸州,十二年(1734年)陳州因“所屬周家口水陸交衝五方雜處……事本繁多”晉升為府,管糧州判和軍捕同知署移往周家口。此時周家口可謂“周圍十餘里,三面夾河,舟車輻揍,煙火萬家,牆桅樹密,水陸交匯之鄉,財貨堆積之數,北連燕趙,南接楚越,西連秦晉,東達淮揚,豫省一大都會也”。
周家口古碼頭
根據統計,乾隆初年,周家口所轄居民1919 戶,加上永寧所轄 1132 戶,共計 3051 戶,如果按照每戶 4 口人來計算的話,那麼乾隆初年周家口共有居民 12204 口,這人口已經極高。而且這僅僅是常駐人口數量,由於周家口屬於轉運經濟中心,有大量流動人口、商販等無法統計,實際人口應該達到15萬,這在封建時期是極為龐大的城市。周家口的繁華程度遠超陳州府城,以至於民間有詩云“初來不識陳州路,瞥眼先疑是府城”的說法。
一直到清末,由於黃淮地區受到水患,加之捻軍起義影響,周家口的城市受到巨大破壞,然而周家口的大城市地位仍然得以儲存。民國時期,傳統航運已經不再有壟斷性的長途運輸優勢,1906年京漢鐵路全線通車,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這樣河南境內在周家口的東、西、北形成三大主幹鐵路線津浦線、京漢線、隴海線。同時河南境內也有一些支線道清鐵路、汁洛鐵路。便捷的鐵路使沿線的農產品等商品向新交通線集聚,周家口開始漸漸衰敗。
周口市
而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更是給這一地區帶來毀滅性影響,此處受災長達九年之久,經濟徹底崩潰,惡劣影響持續至今。建國後期,周口鎮曾先後隸屬於商水、淮陽。一直到1965年設立周口專區,周口才成為地級區域的地名。
作者: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