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空青
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故事】
“元輕白俗,郊寒島瘦。”這是後代大詩人蘇東坡對唐朝四位詩人的評語。
雖然都不是什麼好詞兒,但必須承認,蘇軾的評價確實抓住了四位詩人的特點。
元稹較為輕佻,元稹一生順遂且多情,寫詩雖求反映現實,也免不了失之輕薄;白居易的俗氣主要體現在後期“養老”生活中寫得唱和詩與口水詩;孟郊和賈島一個一生坎坷貧寒,一個天生身體瘦弱,都反映在個人的詩風當中。
這篇文章,就帶大家欣賞一首很能代表白居易之“俗氣 ”的詩歌。
其實吧,《全唐詩》茫茫將近10萬首唐詩,加上最近敦煌出土的殘卷,10萬首裡面又有幾首是不俗氣的呢?
前人統計,全唐詩中只唱和詩就佔了70%,相當於一大半的唐詩都是為了人際交往而作。唐詩本來就不是什麼超然世外的產物,只是今人與古人處在不同的語言和社會環境中,對唐詩的瞭解也較少,才會武斷地下出“俗氣”“不好”這樣的評語。
唐詩在唐代就類似我們現在的交際語言,具有很高的實用性,本無所謂俗不俗氣。
【詩篇】
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白居易 〔唐代〕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回眸雖欲語,阿母在傍邊。
【誦析】
這一首詩,自然就是那佔了70%的唱和詩了。詩歌的創作背景現在無法考證,不過看風格應該是白居易中晚年作品。
這一天,白居易散朝歸來,忽然外面有玉真觀的道人來訪,說今日張觀主名下的小女兒行成年之禮,要請白居易過去觀禮。
白居易與道觀寺廟之人多有來往,既然相邀便欣然而往。在及笄禮上,長輩為女兒取了字“阿容”。白居易這首詩,就是受人所託,為紀念此儀式而來。
至於說這張觀主是男是女,為何膝下會有兒女?一種可能是唐朝風氣開放,道士本來就可以生兒育女;另一種可能則是凡俗人家為順利將孩子養大,掛名在觀主名下。
詩題中的“冠”本是男子成年的冠禮,這裡用來代指女子成年的笄禮,兩者流程大略相似。
白居易這首詩的內容也很簡單,通篇都圍繞著這個字“阿容”的小姑娘展開,大家讀起來應該也有種很熟悉的感覺,因為類似的話大家在人際交往都說過。
首句“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就很像兩個推著兒女的父母見面,互相誇獎對方子女,“你家孩子長得真可愛,多大了呀?”“看娃這小臉兒,真俊!”……
次句“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是對小姑娘的直接描寫,連用兩個比喻,說她像姑山五老峰上的白雪一般純潔,又像瑤池裡一朵蓮花一樣高貴優雅。
這也是我們夸人孩子的常用套路了,只不過口語中不用“雪、蓮”這些文雅的詞兒,一般都是“長得像某某某明星”這種。
第三句“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描寫小姑娘的周圍環境,仍然是襯托她的美麗純潔。晚上,院子裡的花為了她亭亭玉立不願凋謝;春天的窗外,一輪彎月靜靜地安撫她睡覺。花兒,月亮襯托著小女,就更讓她煥發生姿。
最後一句“回眸雖欲語,阿母在傍邊”仍然是對小姑娘的直接描寫,這次並沒有刻畫她的玉貌花顏,而是寫她含情慾語的姿態,煞是可愛。
回頭雖然想對“某個人”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吐吐舌頭,算了,畢竟母親就在旁邊看著呢。
“少女情懷總是詩”,白居易這最後一句,就生動地刻畫出一個青春期少女的心理活動,美好又可愛,惹人遐思。
大家讀完這首詩有什麼感想呢?自己平時有沒有這樣誇過別人家的小孩呀?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我會立即刪除!
你的關注與評論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編輯 空青
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