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火燒塔,越燒越發!”
每到中秋,故鄉童稚呼喊聲總會縈在耳畔。
於是,關於中秋燒塔的記憶便生動起來。
砌塔是份細緻活,且挺有講究。燒塔的底座是最關鍵的部位,將決定塔身的大小,而塔身則用殘瓦片交叉層疊堆砌而成,要留出許多小口,頂端則呈開放式,下寬上窄。在興國農村,每座燒塔的大小高矮各不相同,其寓意也就完全不一樣,有的象徵生意興隆、吉祥如意,也有四通八達、團結一心等意義。
“燒塔時,先要向塔底土磚留下的一個‘火門’裡放柴。當整個塔身被燒得通紅,就可稱為‘紅塔’。”要把塔身燒紅,一般都要燒到午夜。燒塔的過程中,火苗時而會躥過塔頂。而當燒到紅塔時,將不再往裡添柴,只留一些殘餘的火苗。“中秋節是豐收的節日,透過燒塔表達收穫的喜悅,也象徵著今後的生活像火焰一樣紅紅火火。”
“記得小時候,每逢中秋臨近,就會和小夥伴們從農曆八月十三開始,利用放學時間四處揀拾殘破瓦片,集聚枯樹枝、廢木塊,且挨家挨戶去收集稻草。等到中秋節那天晚上再與小夥伴們一起燒塔,很是開心。”
燒塔習俗歷史悠久,相傳起源於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也有說燒塔之俗,源自元末劉伯溫於月餅裡藏字條,約以八月十五舉火為號,實行武裝起義,至今民間流傳的“三家養一元,一夜殺完全”的故事即由此而來。
“中秋燒塔”,傳統文化。
需要我們每個興國人去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