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來工業遺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景觀,對於某些特殊人群來說,包含了不少感情因素,看著破舊廠房建築,回憶當年激情生活,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為了迎合這部分特殊人群的需求,近年來,網路上關於工業遺址的新聞還比較多。
三線廠是特殊時期產物,靠山、分散、隱蔽是選擇廠址的基本要求,多數地理位置較為偏僻,隨著社會發展需要,趕不上時代的程序的需要,破產和搬遷是多數三線廠最後的選擇,留下廠房、宿舍成為工業遺址,河南焦作的丹河電廠就是如此。
丹河電廠,又叫480電廠,位於焦作市沁陽和博愛兩縣市交界的大山深處,1968年開始破土動工,歷時五年於1973年10月1日建成投產,從建設的時間來看,處在三線廠的建設高峰期,應該是三線廠,但也有人說,是冷戰的產物,屬於戰備電廠,不管是哪一種,歷史上丹河電廠扮演重要的角色。
走進丹河電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渡槽“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幾個大字,很有時代烙印,瞬間就將筆者帶回那個年代,當年這裡是個獨立的小社會,不但有廠房,也有生活區,特別是生活區,宿舍醫院,學校食堂,應有盡有,就是一個獨立的小社會。
丹河電廠是2008年,因為節約資源,“上大壓小”,異地重建而停止生產,距今已有10多年的歷史,走進廠區早已沒有昔日的繁華,剩下的是空蕩蕩的廠房和滿目荒蕪的生活區,尤其是生活區,紅磚樓房,磚混結構,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築,至今主體結構都還儲存完好。
丹河電廠的老建築雖然荒廢10多年,至今還儲存完好,恐怕還是與其地理位置有關,嚴格遵循三線廠廠址選擇要求,四面環山,極為隱蔽,除了半山上的高煙囪外,從外面很難發現,或許正是這份隱蔽,使得電廠很少被打擾,雖然多年過去了,依然儲存完好。
確實有些奇怪哈,以前看過不少工業遺址,老廠搬遷或者破產後,老建築只要不進行旅遊開發,要麼賣給當地村民,要麼荒廢垮塌,而丹河電廠的老建築卻是個奇蹟,為何如此,除地理位置偏僻,無人打擾外,三線廠建築質量高也是一種理由,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