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寺院出來,對面有一朱漆大門,大門裡邊小山上就是外塔院,存有十三座僧人墓塔。無奈鎖頭君把門,不得進入,看來戒臺寺的探秘要就此結束了嗎?
遠未結束。大懶貓尋得一處秘境,可徒步登高,途中還有一片塔林可供攬勝。走起!
回到一號停車場,順便說一下,一號停車場在山下,是距山門最遠的一個停車場,好處是遊人不多時這裡經常免費呦。在停車場的東北角有一塊大石頭上寫著,‘休閒步道馬鞍山段千靈山環線’。這裡就是秘境的入口。原來戒臺寺所在的山名為馬鞍山,山前為門頭溝的戒臺寺,山後就是屬豐臺區的千靈山風景區。
沿途基本是這樣的石板路,有些路段坡度較大,記得沿著路走,不要爬野山,注意安全。
約莫十來分鐘,來到小山的半山腰,會看到零星的小型覆缽塔,
繼續向上走,就會看到一片塔林。中間最高的是密簷式,其餘十多座覆缽式。
在東邊幾座覆缽塔間,立著一塊石碑,由政府所立,說明了戒臺寺塔林修繕的經過。原來塔林分為上塔林和下塔林,山下大門緊鎖的外塔院是下塔林,這裡是上塔林,而戒臺寺“中興之祖” 知幻大師的墓塔就在這裡,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哇。
知幻大師墓塔是塔林中唯一的密簷塔,八角九層簷,雙層須彌座,滿雕精美圖案,塔高近20米,遠高於周邊各塔,也超過了寺內的法均大師塔。規格如此之高,是為什麼呢?
這座塔坐南朝北,極其特殊,至於何故不得而知。北面塔身嵌有一方塔銘:“大明僧錄司左講經兼萬壽禪寺開山第一代住持欽依築壇傳戒壇主知幻大和尚之靈塔”。由此可知,知幻大師為明朝司局級幹部,在戒臺寺歷任住持中官階最高。知幻和尚對北京城的最大貢獻就是他重修戒臺寺。明代時期,遼代法均大師所建戒臺寺已經損毀嚴重,知幻大師奉旨重建,他重修了法均大師雙塔,擴大了戒臺,使之成為當時全國之最,並新建了山門直至大雄寶殿。現在大雄寶殿中的三尊銅鑄佛像即為那時所制。完工後明英宗朱祁鎮賜名“萬壽禪寺”。知幻大師也成為萬壽禪寺的“開山第一任住持”,他的靈塔規格較高就不足為奇了。
這座塔塔基為雙層須彌座,下層束腰中雕有西番蓮圖案,上層束腰雕滿菊花、甜瓜等各種花卉蔬果,刀工精湛。須彌座上方由磚雕斗拱承託著平臺,上置仰蓮座,中央承託著塔身。塔身東西南北四面開假門。其餘四面開假窗。
塔身上方是九層密簷,疊澀法青磚砌成,每層簷間都有磚雕斗拱支撐。塔剎為一大蓮花座上置小型仰蓮座,上方寶珠已無存。
塔林中除了知幻大師塔有塔銘可辨認外,其餘各塔既無石碑也無塔銘而無從辨認主人。其中一座覆缽塔規格較高,基座為亞字形須彌座,上承覆缽,塔剎亦為一小型亞字形須彌座,上承相輪十三天,石雕華蓋,寶珠收頂。缽體北側有一穴,應為供奉塔主人舍利所設,下邊原嵌有塔銘,已無存。對破壞文物的行為表示最高級別的譴責!
欣賞完塔林,繼續徒步上山。上山的路徑需要從塔林向下走一點。一路綠樹繁茂,神秘幽靜,充足的負氧離子使人心曠神怡。翻過一處山坡就看到了千靈山北門,然後沿著大路就可以回到戒臺寺前的2號停車場。
至此分為四篇的戒臺寺秘境之旅也就結束了,我們尋明松,訪古塔,馬鞍山麓秘境徒步,如果你喜歡本文的內容,不妨來戒臺寺看看,也別忘了點贊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