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風箏魏"第四代傳承人,從事風箏技藝藝術近四十餘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魏國秋民間工藝美術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研究員,天津文藝新星,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風箏魏”被國家命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專案,國家級傳承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天津文藝家協會理事。
津門非遺——風箏魏
風箏魏是天津著名風箏藝人魏元泰製作的風箏,漢族傳統手工藝術珍品,民間傳統節日文化習俗,故稱風箏魏。魏元泰生於清同治十一年,父親魏長清是鞋行手藝,當過店員,做過攤販。他生有三個兒子, 魏元泰是老三,曾讀書於私塾,因家計困難退學,十六歲到蔣記扎採鋪當學徒,學做風箏,四年期滿,由他父親給他張羅開設了一個扎採鋪,起名叫長清齋,從此他就以製作風箏為業。
魏元泰自幼在一家扎彩鋪當學徒,他對製作風箏產生濃厚興趣。為了提高扎風箏的造詣,他反覆研究飛禽和飛蟲的飛翔姿態以及它們的身軀各部位的比例關係,並應用於風箏的製作。以前的風箏,以硬翅為主,造型簡單,色彩也比較單調,為整體式。他扎的風箏可以拆展摺疊,一尺多長的大風箏,摺疊後可放在一個小信封裡,便於收藏和攜帶。他研製的平板式、弓子式、立體式、串式和袖珍式風箏近200餘種。在著色上富於民族特色,並吸收了古建築彩繪上使用的退暈法以及冷暖對比色調,使之更加適合高空放飛的特點。1914年,他帶著風箏,參加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了金牌獎章和證書。
天津風箏種類繁多,但以軟翅為主。軟翅風箏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撐,下面是軟性的布或絹等材料,適合製作禽鳥或者昆蟲,如鷹、蝴蝶、燕子、仙鶴、鳳凰、蜻蜓等等。還可以很多小的軟翅排列在一起,組成一個大風箏。例如用很多蝴蝶圍繞著花叢而組成“百花齊放”,用很多鳥圍繞著鳳凰組成“百鳥朝鳳”等。
天津“風箏魏”風箏製作技藝,創始於1892年,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1915年就獲得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天津“風箏魏”風箏製作技藝於1984年,被國家輕工業部定為中國78項著名民間藝術專案之一;“風箏魏”的產品於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定為中國著名地方特產;天津“風箏魏”風箏製作技藝於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定為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風箏魏”風箏也被譽為天津地方工藝美術品的三絕之一,具有明顯的地域文化和民間藝術特色。
五代傳承 不斷創新
第一代創始人魏元泰(1872-1961),16歲人北門外蔣記天福齋扎彩鋪學徒,四年期滿,學會了做扎彩、風箏和其它小玩具手藝,又在東門裡大街開設長清齋扎彩鋪。從此進一步鑽研風箏製造的技藝,由最初做手拍類風箏,發展為圓型立體和軟翅風箏,最後又創造出能夠摺疊的風箏。摺疊風箏透過將傳統風箏打眼扣榫,使之前佔地很大風箏可以裝進小巧精緻的錦盒中。他所製作的風箏用料講究,樣式繁多,形象逼真,色調和諧,骨架用鋼箍銜接,能拆散摺疊,數丈長的風箏,能拆散放在一尺大小的盒子內或大信封裡,郵寄攜帶都非常方便,在當時也是一種創新。風箏講究選料精良、做工精細、工藝獨特、且又極具收藏價值,從而贏得了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百姓的普遍熱愛,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1915年巴拿馬賽會上,獲得金獎章與獎狀。建國後曾當選天津市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分會委員。
二代魏慎行,系魏元泰親侄子,生於1903年,於1981年辭世。魏慎行繼承了叔父之業,使魏記風箏得以傳承。在風箏彩繪方面又有了新的進展。他的風箏彩繪,色調明快清淡,線條均勻,遠近觀看皆美。
第三代魏永昌,系魏慎行之子,魏元泰之侄孫。他在叔祖父的影響和家庭薰陶下,從小就愛上了風箏製作這一行,近年來先後創作“百鳥朝鳳”、“百花齊放”等具有新意的風箏。多次獲得大獎,在1982年獲輕工業部百花獎,銀盃獎,同年應中法友好之邀請到法國進行文化交流和講學。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國際美術大師。
風箏魏第四代 繼承人魏國秋乃魏永昌之次子,1961年生人,生於“風箏魏”世家,魏國秋進入了天津工藝美術學院深造,並在全面繼承傳統手工藝的基礎上,吸取了祖輩的精華,選用上等優質材料,骨架全是穿眼兒,扣榫整體固定,可折可疊,便於攜帶.造型結構繁多,除平板式外,還有弓手式,立體式,串聯式等等,加強了他的表現力.在裱糊工藝上均有真絲,娟和綢,純手工描繪,線條簡單誇張,富有民族特色,頗有繪畫的寫意工筆之神韻.在著色上則採用退暈法,裝飾性極強,另一特點是,即可放飛又可觀賞,即有實用性又有收藏價值。
作為“風箏魏”第四代傳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充套件專案名錄,“風箏魏”製作技藝,先後註冊了“魏”商標和個人的“風箏魏”、中國域名網站。魏國秋全面繼承祖輩的風箏製作技藝和風格的同時,經過不斷創新,在國內外民間藝術方面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中華民族,為天津市爭得了榮譽、把“風箏魏”的獨特絕藝展現在世界各地,為“風箏魏”的知名度的形成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避免了這一傳統文化的失傳和消失,使其能夠開發利用,使古老的民間技藝煥發出青春活力。只有保持文化的利用性才能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的創造力,體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只有做好製作技藝的生產性保護,積極開拓目標市場,加大傳統風箏魏製作技藝的宣傳與推廣,達到傳承與開發的目的。
魏國秋的父親曾經告訴過他,“老祖宗留下的祖業,我們必須把它傳承下來,不能在咱們這代失傳以後就靠你了,把咱們魏家的東西傳承下去。”如今,他的的確確做到了,2008年風箏魏傳統制作技藝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魏國秋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現第四代傳承人魏國秋也在將技藝傳承給第五代魏博文。風箏魏第四代傳人在時代浪潮中拼搏奮進,第五代傳人也在迅速成長中,充分完成每一個角色,才能享受到時代的紅利和資源。然而在多角色中如何平衡和分配,保持初心,是風箏魏以及工藝類傳人所共同面對的命題。
匠心獨運 立足發展
對傳統作坊以產銷活動為主有所不同,第四代傳承人魏國秋的大量時間安排於風箏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形式諸如政府接待、商業活動、文化交流、校園講座等等。魏國秋的作品榮獲省級,國家級各項大獎,龍睛魚,喜相逢,福在眼前,千米龍,多件作品在博物館收藏。2003年2月18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發起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啟動,民間文化及其傳人首次以文化遺產及遺產持有者的面貌登上歷史舞臺,中國對民間文化的科學認知和文化自覺意識開啟了新的時代。隨之而來,魏國秋獲得了各種榮譽及稱號。2004,獲得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5年被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2007年,獲得中國民協評選的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榮譽稱號。2008年,風箏魏製作技藝專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美術類。2012年,魏國秋獲得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榮譽。自此,百年風箏魏完成了從民間手藝到國家遺產的變身。
小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當中,充分享有了文化及榮譽的附加值。在多年的摸索和選擇中,當下的長清齋魏記風箏作坊始終堅持高階品質、市場創新、普及傳播、國際交流四個方向的努力。
適逢文化大發展盛世,“風箏魏”將進一步宣傳、展示豐富多彩的“魏記”風箏傳統文化, 擴大傳統文化的社會影響。努力開拓新的風箏文化領域,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不懈努力。努力挖掘歷史遺傳,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建立“風箏魏”展館。做好技藝傳承工作,開辦學習班,招收徒弟。以不斷的進取精神,在製作與形式上不斷創新,在發展與繼承上相互依存,用精品風箏努力佔領國內和國際市場,進一步提高“風箏魏”在海內外的影響。
風箏魏更多作品:
旨在挖掘文化傳承背後的精彩故事,
記錄非遺人一生的堅守與光榮,
推動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本專題由《小康》雜誌和時代記憶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