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曾經說過:“所謂時尚就是目前的傳統。傳統都帶有某種必要性,使人們非向它看齊不可。”自從有了“流行”一詞之後,但凡所流行的事物都會與時尚掛勾,然而最能夠代表一個時代時尚的事物那就是服裝,不同時期的服裝都會有其獨特的時尚特點。
正如古代漢朝時有褒衣廣袖的漢服,清朝有滿族濃厚色彩的旗裝,到了近代時服裝上也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旗裝演變成了旗袍。而到了七八十年代時,則有風靡全國的“的確良”,不知道還有人記得嗎?最後又為何消失了呢?
風靡全國的“的確良”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還處於物資比較匱乏的時期,那時候很多日常用品都限量供應,買糧用糧票、買油用油票、買布用布票等等,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特色。如果說吃的東西還能夠在嘴裡節省一下,但穿的衣服卻略顯寒酸,縫縫補補成為了常態。
1976年前,當時人們使用的布料都是純棉製品,後來為了增加糧食產量只能減少棉花種植,於是引進了大量的化纖裝置生產化纖布料,於是“的確良”的布料應運而生,並且一面世就開始走俏市場,與純棉的布料相比,“的確良”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場“穿衣革命”。
純棉製品對於如今來說是優質的布料,而在七八十年代時卻出現了很多弊端,最主要的缺點就是不耐磨、容易破,而“的確良”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個不足,以其耐穿、耐磨而快速得到百姓的認可,成為風靡全國的時尚布料。
“的確良”的過人之處
與純棉布料相比,的確良在七八十年代簡直就是給百姓帶來的巨大“福利”,除了耐穿、耐磨這樣的實惠效果之外,的確良在色彩上有了很大的變化。之前布料的顏色大多都是黑、綠、藍,而的確良卻可以染出不同的顏色與花樣,色彩上的變化讓人眼前為之一亮而快速“得寵”。
質地輕薄也是的確良的過人之處,與純棉製品相比,的確良服帖、挺括的手感讓人免去了熨燙的煩惱,由於這些優越性而使當時的人們對的確良產生了極大的好感,甚至把的確良當作一種“小資情調”而成為年青人們爭相追求的時尚。
那時候的的確良衣物與純棉製品相比價格要高出很多,但絲毫不影響百姓對它的喜愛,耐穿耐磨、色彩鮮豔、不掉色、質地輕薄免熨燙,一系列的優點足以讓人忽視價格的不足,只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如此風靡全國的“的確良”最後為何又消失了呢?
“的確良”的尷尬處境
對於尋常百姓來說,“的確良”確實是一種價效比較高的布料,但這種布料並非完美,畢竟這種布料屬於化纖材料,說直白了就是類似於把透氣的塑膠穿到了身上,時間久了它的弊端也逐漸顯示出來,而使的確良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
“的確良”在平時穿的時候並無大礙,但是遇到乾燥的天氣時則容易產生靜電,試想現在很多衣物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冷不丁被電一下誰都會感到不爽。再一個的確良的透氣性也較差,冬天涼、夏天悶,既不保暖又不排汗,顯然在一些特殊場合時的確良不會被認為是首選。
最主要的就是的確良布料的輕薄也成為了最大的缺點,女孩子在穿的確良裙子時裡面需要加襯裙才不會走光,但是遇到下雨天,或者出汗多時,的確良就會緊貼在身上,這時候很容易出現走光情況,因此穿的確良還要“看天氣”。
沒有消失的“的確良”
在七八十年代時“的確良”確實是優良的布料,在物資匱乏、資源有限、見識面少的情況下,白確良成為了一種流行的時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隨著物質的豐富、新鮮事物的湧進,的確良也慢慢消失在了公眾的視線之中,甚至如今的年輕人大概都不知道這種布料的存在。
而實際上“的確良”並沒有真正的消失,它只不過換了一種“身份”依然存在我們的身邊,只不過它並不再叫“的確良”,而是恢復了它真正的名字——聚酯纖維,它還有另外一個通俗的名字就是“滌綸”。
聚酯纖維其實就是以石油為原料,從中提取並加工而成的人造合成化學纖維,最大的優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堅牢耐用、抗皺免燙、不粘毛,所以完全可以理解“的確良”在七八十年代成為流行時尚還是有一定原因的。
但是後來人們接觸到的布料成分逐漸增多,經過漫長的經驗總結中,逐漸認識到純棉製品才是穿著最舒適的布料,流行時尚兜兜轉轉又迴歸到了原點。很多人在購買了時裝之後會炫耀一般對人說“這是純棉的!”
然而,畢竟科技在進步,純棉製品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穿著效果,對布料的成分進行了“最佳化”加工,在純棉的材質中又加入了少量的聚酯纖維以提高面料的挺括性與隨意性,不用擔心褶皺,也免去了不透氣的煩惱。
小結
“的確良”是極具七八十年代特色的面料,它的出現是根據當時的國情需要而實施的一種產業變化,從經濟效果上節省了農耕土地、增加糧食種植面積,解決了糧食問題,畢竟民以食為天,吃飽肚子應該排在第一位;從時尚效果上來看,也確實以較高的價效比引導了一個時期的潮流。
所以說,時尚這個事物是具有較強時代感的,並不會一成不變,而且還會因為某種特定的時期與變化而重回原點,這也就是時尚的魅力所在吧,看似千變萬化,但歸根結底都離不開因果迴圈的自然法則。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