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是個很容易讓人上癮的東西,人一旦品嚐了權力的味道,就會變得欲罷不能了,所以歷朝歷代,關於權力爭奪的戲碼,頻頻上演,尤其是權臣和皇帝之間的鬥爭,更是慘烈和充滿血腥味。
歷史上的這7位權臣,讓皇帝恨之入骨,但是皇帝要扳倒他們,絕非易事,甚至還付出了生命代價。
一、霍光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因為忠誠勤懇、才能出眾,得到了漢武帝的信任,讓他做了兒子劉弗陵的託孤大臣。輔政期間,霍光除掉了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3位輔臣,實現了大權獨攬。漢昭帝劉弗陵駕崩之後,大權都落在了霍光之手,他開始選擇了昌邑王劉賀做皇帝。
劉賀剛被宣佈成為新的皇帝,就開始大肆任命官員,派心腹聯絡地方官等,想要將權力控制在自己之手。這威脅到了霍光權力,他以“荒淫無度、不保社稷”為由,廢了劉賀,立了毫無根基的劉病已為皇帝。有了劉賀的前車之鑑,漢宣帝不敢和霍光對抗,還是讓霍光繼續掌握大權,即便是他深愛的皇后許平君被霍光的妻子霍顯毒殺,漢宣帝也選擇了隱忍,還讓霍光之女霍成君做了皇后。霍光去世後,漢宣帝才動手清除霍光的黨羽,將大權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二、董卓
董卓是漢朝的邊將。漢靈帝去世後,外戚和宦官因爭權而陷入了內鬥,他乘機率兵入京,控制了朝廷。董卓成為權臣後,殺掉了漢少帝和何太后,還殘忍暴戾、濫殺無辜等,這讓漢獻帝和天下百姓恨透了他。當時漢獻帝還是一個小孩,沒有能力和董卓對抗,只能任由董卓擺佈。
多行不義必自斃。董卓因為惡事做盡,激起了天下人的憤慨。曹操、袁紹等人起兵討伐他。朝廷內部,也有很多人對他恨之入骨,最後司徒王允透過美人計,挑撥董卓手下將領呂布殺了他。
三、曹操
董卓被殺之後,打著匡扶漢室起兵的曹操,卻成了讓漢獻帝恨之入骨的權臣。漢獻帝不願做曹操的傀儡,試圖反抗,未能成功,還害死了伏皇后、董貴人,以及她們的家人董承、伏完等人。
接連失敗之後,漢獻帝也認命了,不再反抗了。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做了魏王,他逼迫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了他,並讓漢獻帝做了山陽公。這之後,漢獻帝得到了曹魏的厚待,得以善終。
四、宇文護
北周文帝宇文泰去世時,安排侄子宇文護輔佐兒子宇文覺。宇文覺年幼,很快成了宇文護的傀儡。宇文護心狠手辣,連續殺了宇文覺、拓跋廓、宇文毓3位皇帝,將權力控制在了自己之手。
宇文毓死後,宇文護又讓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當了皇帝。宇文邕害怕遭遇不測,不敢和宇文毓作對,而是不斷地討好宇文毓,讓宇文護放鬆了警惕。宇文邕趁宇文護給太后讀《酒誥》,勸太后戒酒之際,從背後襲擊,殺了宇文護。宇文邕奪回權力之後,成了一代有為之君。
五、鰲拜
鰲拜是“滿洲第一勇士”,他為滿清擊敗大明,奪取江山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他還站出來對抗多爾袞,讓皇太極之子福臨(順治)當了皇帝。因此,鰲拜深得順治的信任,在他臨死前,將鰲拜、赫舍裡·索尼、蘇克薩哈、鈕祜祿·遏必隆4人,安排為了兒子康熙的輔政大臣。
鰲拜位於四大輔臣之末,但是他功勳卓著,性格強勢,這讓鰲拜逐漸成了權勢最大的輔政大臣。掌握大權之後,鰲拜越來越張揚跋扈。他不顧康熙的反對,矯詔殺掉了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以及另一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等重臣,讓他和康熙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最後,康熙訓練了一批親貴子弟,趁鰲拜不備,入宮覲見之際,康熙讓他們擒拿了鰲拜。不久後,鰲拜被議政王大臣會議判處了死刑。康熙免其一死,但鰲拜還是死在了獄中。
六、魏忠賢
魏忠賢是明朝的宦官,由於他和皇帝的乳母客氏是對食,在客氏的幫助下,他獲得了皇帝的信任。
朱由校喜歡木匠活,不喜歡處理國事,將國事都交給了魏忠賢,這讓魏忠賢成了權勢滔天的“九千歲”。
魏忠賢掌權期間,排斥異己,廣結黨羽,專斷國政等,讓信王朱由檢對他恨之入骨。朱由校因落水生病,臨死之前,想將皇帝傳給弟弟朱由檢。魏忠賢害怕崇禎即位之後,他會失去權勢,所以曾全力阻止崇禎繼承皇位,這更加深了兩人之間的矛盾。崇禎即位後,就動手除掉了魏忠賢。
7、楊堅
楊堅是北周隋國公,在宇文護權勢滔天的時候,他沒有依附宇文護,所以得到了周武帝宇文邕的重用。在周宣帝宇文贇時期,楊堅權勢大到讓宇文贇內心忌憚的地步。宇文贇很痛恨楊堅,曾對楊堅的女兒楊麗華說,我遲早要殺了你們全家。楊堅謹小慎微,沒給宇文贇殺他的機會。
宇文贇想殺楊堅,但他沉湎於酒色,22歲就去世了。宇文贇死後,楊堅奪取了其子宇文衍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