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稍微有些熱度的古裝劇,應該是《嫣語賦》了。
只是,評價大多如此:人設拯救了演技,如果換個女主可能會更好。
對於女一號秋嫣的扮演者喬欣,部分觀眾認為她儀態差、長相一般、臺詞拉垮……。
總結來說,就是—演技不夠!
雖然她的眼神較上部戲有了進步,但是一直不變的是——喬欣總會用嘴巴演戲。
高興時、尷尬時、思考時,都是努著嘴的狀態。
哭泣時、對應時,老是不自覺地“嘴巴先行”,用嘴來表達情緒。
所以,她給人一種感覺—演技不穩定,當表情管理到位時,不太齣戲,當嘴巴先行時,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自她出道以來,用嘴演戲的情況頗多,從《琅琊榜》到《小風暴》,如出一轍地努嘴或噘嘴。
可以說,這不是喬欣一人的“專利”,圈內還有很多演員沒有習慣用眼神演戲,而是用嘴。
如在《演員請就位》上出演夜華的陳宥維。
當時爾冬升怒斥:“你連表情管理都不會,哭得很用力,但就是感受不到悲傷”。
他的言辭雖犀利,但卻指出了新生代演員的謎之演技,看似很用心,實則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
比如,因《延禧攻略》而走紅的吳謹言,這兩年她總被吐槽演技很浮誇。
在批評聲不斷的情況下,她的演技反而沒有進步,倒是愈發誇張,在《我的砍價女王》裡,她的哭戲一如既往——用嘴巴表現出強烈的崩潰,而眼睛裡的情緒很難看出。
其實,在《延禧攻略》之前,吳謹言就有用嘴巴演戲的習慣了,在年代劇《烽火佳人》裡,她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清純佳人,一個是蛇蠍惡女。
當她情緒波動大時,全在用嘴巴催動情緒,演技極其不自然。
跟她一樣,習慣用嘴演戲的,還有古力娜扎。
很多人這樣說:“她只要不演戲,就還是美女”,這主要因為娜扎的表情管理實在很一般。
如果說出道之作《軒轅劍之天之痕》裡的小雪有面癱的跡象。
那麼後面的《山海經之赤影傳說》便是娜扎用嘴演戲的代表作。
努嘴、噘嘴是常態。
後來,她大概是認識到用嘴演戲的弊端,所以在《擇天記》和《青丘狐》裡都極力進行表情管理。
可惜,兜兜轉轉一圈,在《風起霓裳》裡,娜扎的撅嘴演技又捲土重來。
眼裡沒有情緒,全靠嘴巴發力。
不論是說話,還是正常做表情,都讓人覺得出戲。
可以說,新生代演員裡的“嘴系演員”很多。
比如,因《孤芳不自賞》口碑全跌的楊穎,她顯然不是天賦型演員,眼神無變化,只得靠嘴巴來調動。
同樣資源不錯,演技不夠的,還有楊採鈺。
能把《大江大河2》裡的梁思申演得如此討厭,絕對不是人設問題了吧。
她和上面幾位演員一樣,眼裡沒戲,嘴巴先行。
那什麼才叫用眼睛演戲呢?
看看真演員的對比圖就清楚了。
一個瞧不出悲傷。
一個觀眾跟著她心如刀割。
後者的面部起伏不如前者,可戲全在眼裡,眼淚如連線珠流下,剋制隱忍。
“眼技”一靠天分,像周迅、殷桃、小宋佳。
二則靠後天努力,像高度近視眼患者的焦恩俊。
焦恩俊的帥氣,除了自身顏值加分,仍需“眼技”加持。
不拍戲的時候,他的眼睛散光嚴重,看起來沒有神。
一到片場,他的眼裡含情如春水,各種情緒都有,僅憑眼神就能區別各個角色。
李尋歡是多情的。
二郎神是疏離的。
大唐第一妖孽賀蘭是迷離、風情的。
焦恩俊的“眼技”全靠後天練習,為了聚神、準確傳達情緒,他習用戲曲練眼神的老法—即盯香頭。
縱觀這幾年紅起來的新人演員,大部分人“眼技”不錯,像楊紫,《香蜜沉沉燼如霜》一戰封神。
拿著魔改劇本的朱一龍,憑著出色的演技殺出重圍。
開播前被吐槽長相一般的陳星旭,後靠著眼神小紅出圈。
更別提備受電影圈青睞的張子楓,她的一個眼神足以讓人不寒而慄。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演技好不好,大家都看在眼裡。
與其繼續接受粉絲們的吹捧,倒不如看清現實,若是能改掉用“嘴”演技的毛病,或許“喬欣們”才能真的配得上“女一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