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納入30000餘例未患心衰(HF)成人的薈萃分析顯示,每日服用阿司匹林與新發HF相關,且獨立於其他危險因素。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ESC Heart Failure,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比利時魯汶大學名譽教授、高階研究員Jan A. Staessen認為,“這一資料與心血管疾病(CVD)的一級或二級預防無關,僅與HF高危者或有症狀性的HF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用於心衰二級預防有關。”
研究者對6項觀察性研究共計30 827例心衰高危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平均隨訪5.3年期間,相比於基線時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發生HF的風險增加26%(HR=1.26,P≤0.001)。在22 690例既往無CVD的患者中,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HF風險增加27%(HR=1.27,P=0.001)[1]。
之所以開展這項研究,是由於多項研究的結果相互矛盾,使得阿司匹林和HF風險之間的關係變得不明確。
原則上,HF被認為是一種血栓前狀態,阿司匹林等抗血栓治療有望對其起到保護作用。但研究者指出,阿司匹林預防HF的證據不一。丹麥一項基於人群的研究顯示,12 277例新發HF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並不能有效降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風險[2]。有趣的是,這項研究還顯示阿司匹林可增加HF再入院風險[2]。當前指南也指出服用阿司匹林預防HF的不確定性。
阿司匹林增加心衰入院風險
這項薈萃分析納入HOMAGE資料庫中21項研究共計46 437例患者,排除HF患者的研究及HF發病率未隨時間變化的研究後,最終分析6項研究、30 827例患者。研究者採用ASCOT研究作為探索資料集,LEMENGHO研究、HEALTH ABC研究、HULLLIFE LAB研究、PREDICTOR研究和PROSPER研究作為驗證資料集。
基線時,除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外,所有研究都涵蓋了患者特徵及風險因素的詳細資訊,如體重指數、血壓、血糖、血膽固醇和肌酐等。此外,所有研究均未接受其他抗血栓治療。
所有受試者平均年齡為67歲,34%為女性;基線時,86%患高血壓,22%患糖尿病,2.8%患心肌梗死。在僅少數CVD患者中,超80%為冠心病。
阿司匹林相關心衰發病率:14.5/1000人年
所有資料集中,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組HF發病率為14.5/1000人年,非阿司匹林組僅為5.9/1000人年。在探索資料集中,HF絕對發病率較低,但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組(4.3/1000人年)與未服用阿司匹林組(2.4/1000人年)HF發病率的相對差異相似。在驗證資料集中,HF絕對發病率較高,但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組(24.4/1000人年)與未服用阿司匹林組(13.8/1000人年)HF發病率的相對差異也相似。
圖1. 在探索資料集、驗證資料集中,阿司匹林組及非阿司匹林組HF累積發病率
進一步分層分析也支援這一基本結論。調整年齡、體重或血壓後,每日服用阿司匹林依然增加新發HF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最突出的侷限性在於僅透過回顧性分析資料來驗證假設,而非設計研究來驗證假設。此外,研究只分析了基線資料,隨訪期間是否用藥不得而知。然而,研究者依然認為,這些資料具有臨床意義。
鑑於這些結果的一致性,對於有HF風險或HF患者,應謹慎使用阿司匹林。若確實需要接受此類治療,應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CVD風險 vs. HF風險
許多患者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以預防CVD,如心肌梗死,這可能導致HF。在強調阿司匹林增加新發HF風險時,似乎產生了新的困惑——阿司匹林能否降低CVD風險。
波士頓布里格姆與婦女健康心血管專案執行主任Deepak L. Bhatt表示,“不願意將這一結論用於日常的臨床實踐。因為,這項彙總分析僅納入了6項觀察性研究,而非RCT研究。這一結論尚具有爭議性,不適合指導臨床實踐,還有待RCT研究進一步明確阿司匹林是否增加HF風險。據我所知,目前並沒有RCT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與偶發性HF相關。”
參考文獻:
[1] Blerim M, et al. ESC Heart Fail. 2021. DOI: 10.1002/ehf2.13688.
[2] Madelaire C, et al. JACC Heart Fail. 2018; 6: 15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