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外資股權佔比限制進入倒計時,很多人都開始討論未來自主汽車品牌到底有幾臺車能跟外資獨資爭奪市場,可回頭來看,這幾年自主汽車品牌的高階化成果其實還算不錯。除了我們提到的領克、紅旗等豪華品牌外,傳統車企與傳統品牌旗下也有不少走向高階化的實力派,其中就包括了那些帶著MAX、PLUS、Pro等銘牌的車型,而這裡我們要看到的則是比亞迪打造的宋PLUS EV。
在大部分製造商都還在嘗試把高階化SUV車型推向燃油或混動市場的情況下,宋PLUS EV算是搶了一個有利位置。這臺車在設計上延續了比亞迪的Dragon Face,只不過這純電動版本的“龍臉”更傾向於漢EV,包括它帶隸書中文標的格柵飾板、與大燈的穿插方式,還有形成菱形溝壑的下導流結構,都與旗艦轎車相似。
不過,宋PLUS EV的大燈還是差了一個檔次,它沒有獲得矩陣式LED的支援,甚至連燃油版的自適應遠近光燈功能也沒提供,整個規格反而跟宋Pro差不多,這不免會讓人對這賣到16.98萬元的純電動SUV感到些許失望。
倒是在側身與腰線的處置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宋PLUS EV的檔次會高於宋Pro、哈弗H6等車型。貫穿式的高腰線一氣呵成,面板上的衝壓起伏也更為精緻,而伴隨後輪拱產生的隆起與立體效果,都讓宋PLUS EV具有較出色的光影效果。
此外,宋PLUS EV在車尾還繼承了漢EV的尾燈,甚至連同上邊緣的車尾鋒利線條也一併移植了過來,配合頂端較為誇張的擾流板與保險槓兩側的後導流孔,宋PLUS EV的尾巴會顯得比它的前臉高階許多。
至於宋PLUS EV的內飾,其自然還是從大哥“唐二代”那裡汲取的靈感。懸浮屏、雙側貫穿擋板、短促的帶顯示電子擋把,甚至是空調出風樣式都與唐一脈相承,而且在具體的功能按鈕佈局上二者也是共享的。不過,宋PLUS EV還是沒獲得唐、漢使用的雙幅方向盤,這或許就是品牌內部的“等級制度”吧。
的確,只提供了兩個配置規格可選的宋PLUS EV沒有在裝飾上像唐那樣富麗堂皇,上擋板等區域之中雖模擬了縫線軟包設計,但還是看得出搪塑工藝的痕跡,而覆蓋前擋板、換擋機構中的烤漆面板面積也在縮小。但客觀來講,其餘包括下擋板、內門板在內的部分,帶縫線的軟包與皮革仍會在觸感與視覺上戰勝哈弗H6等車型。
在車機方面,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與12.8英寸液晶觸控屏還是全系標配,其所對應的導航、語音、車聯網與OTA線上升級功能也都是全系共享的。語音系統的識別率比較高,其對內建應用的支援在行車過程中會比較方便,而整套系統的響應速度也沒有明顯示卡頓,配合簡潔的介面,上手會比較容易。
由於宋PLUS EV只有兩個型號,它的功能差別會比較明顯。全景影像、遠端車聯、NFC鑰匙這些功能都是全系標配,但貴了1.7萬的旗艦型卻尊貴型多出了包括倒車預警、電動尾門、多層隔音玻璃、9喇叭音響、無線充電以及座椅加熱/通風在內的諸多軟硬體,而且DiPilot也是旗艦型的專屬,這會大大拉開兩個型號的安全與輔助駕駛能力差距。
好在,宋PLUS EV在空間方面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達到4705/1890/1680mm的車身與2765mm的軸距沒有白費,即便是178cm的體驗者入內,也能在全車獲得超1拳的頭部空間,而後排腿部餘量也能在2拳以上,可能缺少真皮座椅會是個遺憾,但座椅飽滿的填充與前排一體式座椅,仍會帶給駕乘人員不錯的舒適性反饋。
動力方面,宋PLUS EV全系均搭載了135kW/280N·m的前置單電機,並透過容量為71.7kWh的刀片電池獲得了505km的續航里程,後者可支援半小時快充(80%),其動態加速與綜合續航均處在同級平均水平線上,相比於宋PLUS PLUS在同級市場的優勢,宋PLUS EV只能算無功無過。
懸架方面,宋PLUS EV搭載麥弗遜+多連桿組合並不讓人意外,畢竟連漢這樣的旗艦都使用著這套懸架。從動態體驗來說,宋PLUS EV無論是車艙降噪,還是底盤隔音都做得比混動更出色一些,起步的車身控制比較協調,高速上也能持續維持穩定。倒是在濾震方面它會給人一點驚喜,較差路況中其顛簸感也比較輕,整個底盤顯得比較緊實,這的確會幫助宋PLUS EV搶佔“高階”名頭。
寫在最後
宋PLUS EV作為一臺A+級SUV,它在工藝上所取得的進步與對比優勢還是比較為明顯的,雖說比亞迪不冒進的做法體現在配置、功能與純電動效能上會略顯保守,可圍繞一臺跟合資A級燃油SUV同價位的純電動車型來看,宋PLUS EV仍是可以代表中國品牌對抗“外資獨資SUV”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