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
關注
方仲永與神童峰的傳說
神童峰在縣城東20公里的黃通白馬嶺旁,山中有一種鳥喚“神童鳥”,常在林中啼鳴:“父望子成龍,父望子成龍……”。相傳這鳥便是神童方仲永變的。
這是一個優美而且令人感傷的傳說:方仲永於宋仁宗時出生於金溪一個窮苦的農民家裡,聰明伶俐,五歲時的一天,他目睹富人子弟上學讀書,便拉著父親的衣衫啼哭,要筆墨紙硯。父親被他糾纏不過,只好到村裡唯一的窮秀才那兒借給他。仲永破涕為笑,手握筆管一首五言詩一揮而就:“大海四方方,烏龍蟠中央;若遇天才手,飛出寫文章。”父親聽得呆了,狂喜地對著蒼天連連磕響頭。不久山裡山外,人們紛紛議論金溪出了“神童”。
仲永的父親有了這個能吟詩答對的寶貝兒子,整天馱著他遍走鄉里,炫耀賣弄。人們也象看寶貝似的,要試他當場吟詩答對,有錢人還給他幾塊碎銀子。有一次父親馱著他到一個鎮上,一位老先生想考考仲永究竟神不神,出了上聯:“仔騎爺作馬”,仲永隨口便對:“父望子成龍”。眾人譁然。那位老先生豎起大拇指連連道:“神童!神童!真神童也!”。
這時王安石隨父來金溪外婆家探親,曾遇見仲永,也有意試試仲永的詩才,看見一個伙伕正在劈柴,便念道:“鈍斧劈柴,三叉四枒柴開節未開”。仲永瞥見一個廚婦正在切藕,便口便對:“快刀切藕,七孔八竅,藕斷絲不斷”。王安石一聽佩服。但是,過了七年,王安石第二次來金溪時,再問起神童方仲永,人們告訴他神童不神了,作不出詩,寫不出對,和普通人一樣了。王安石問明原因十分感傷,寫了著名的《傷仲永》,文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率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則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方仲永後來因無錢讀書深造悶悶不樂,積憂成疾,年二十二歲溘然長逝。一靈不滅,化作一隻小鳥飛往雲林三十六峰的白馬嶺旁的高峰中,後人為懷念神童方仲永,名其峰為“神童峰”。
來源:《江西省金溪縣地名志》P213 - P214
選稿:王濤
編輯:劉家瑤
校對:孫欣儀
責編:劉家瑤
(由於版面有限,文章註釋內容請參照原文)
轉載請註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