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移植成活的關鍵是創造條件以調整地上部分與根系間的生理平衡,使根系和枝葉儘快恢復生長。即採取一切措施促進樹木快速實現自養;但是在移栽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今天給大家梳理十條供大家參考。
1.品種特性:適地適樹、施工要求,根據樹木特性可分為最易成活、較易成活、較難成活三類。
2.樹齡大小
樹齡對栽植成活率影響很大,因為不同年齡的樹木生理特性不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同,簡單來說,樹齡越小成活率越高。
3.苗木來源
4.栽植時期
要因時、因地、因樹制宜。一般而言,起地苗以春秋兩季栽植為宜,容器苗原則上四季皆宜。
5.運輸時間
苗木運輸時間越長,樹木失水越多,成活率越低,最好是隨起隨運隨栽。如果長途運輸必須採取保水措施。
6.根冠比例
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鮮重或乾重的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相關性。 我們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土球(根盤)大小是胸徑的6-8倍。
7.樹木生境
實踐證明,移栽地的生態環境(土肥水光溫氣)與原生地的生態環境越近似,樹木移栽越容易成活。所以苗木最好選擇與栽植地同緯度附近的苗源。
8.樹穴大小
根據樹木胸徑的大小來確定挖土球的直徑和高度,然後根據土球的高和寬確定種植穴的大小。
最好的方法是量一下土球直徑後,所挖的樹坑直徑大於土球直徑40-50公分!
9.移植次數
起地苗出圃前的移植次數對成活率有重大影響。
生產過程的適時移栽有改善生長環境、刺激生長潛能、促進樹冠更新和抑制根系的離心生長,促發毛細根 。
10.環境因子
溫度、土壤、肥料、光照、水分、通透性等都對樹木移栽成活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