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人民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兒子毛岸青在北京解放軍醫院治療無效,離開了人世。
作為毛主席的兒子,毛岸青一生默默無聞,但是他一生都在為國為民而奔波忙碌,他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4月2日上午,毛岸青同志的追悼大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大禮堂召開。
這位84歲的老人穿著一身泛黃的軍裝,頭上戴著五角星人民解放軍軍帽,他的身體上披著大紅色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鮮花叢中……
在追悼會的現場,毛岸青的妻子邵華和他的兒子毛新宇泣不成聲,李敏、李訥也都前來悼念,大家都接受不了這個不幸的事實,現場的人民群眾飽含淚水,向毛岸青同志的遺像深深鞠了一躬。
1923年,毛岸青出生於湖南長沙。
當時國內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毛澤東和楊開慧為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到處奔波,在毛岸青幼年的記憶中,一直都是四海為家,從來沒有家鄉的概念,跟隨父母,他先後到過武漢,上海,廣州等地。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派出大量的國民黨特務,對共產黨員進行捕殺,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毛岸龍跟著母親楊開慧逃到了長沙縣,繼續從事革命工作。
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授意下,1930年湖南軍閥何健發動了“鏟共”“清鄉”的活動,在長沙逮捕了楊開慧,年僅8歲的毛岸英和保姆陳玉英也一同入獄。
在獄中楊開慧堅持革命信仰,誓死不與國民黨反動派同流合汙,最終,在長沙瀏陽門外十字嶺被殘忍殺害。
小小的毛岸英親眼目睹了母親壯烈犧牲的場景,脫離險境的毛岸英決定要參加革命,為母親完成未盡的革命事業。
被保釋出獄之後,毛岸英和弟弟來到了上海,投奔叔叔毛澤民。
當時上海的革命形勢不容樂觀,毛澤民將孩子帶在身邊多有不便,所以就把他們弟兄三人送到了當地的地下黨同志們創辦的大同幼稚園。
大同幼稚園裡面都是我黨的地下黨同志,因此,毛岸英很早就在這裡接觸到了共產主義學說,革命的種子就這樣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在大同幼稚園待的時間並不是很長,1931年,周恩來在上海建立了情報組織中央特科,但是沒過多久,中央特科的負責人之一——顧順章,在武漢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
從此以後,毛岸英再次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當時上海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毛岸青與哥哥毛岸英兩人孤苦伶仃,相依為命。
在上海生活的時候,毛岸青不顧個人安危,拿著幼稚園的粉筆在街頭巷尾各個地方歪歪扭扭地寫上“打倒帝國主義”的宣傳口號,結果引來上海租界巡警的關注。
上海租界的巡警可不管毛岸青只是個不滿十歲的小孩子,隨手就拿手中的武器將毛岸青毒打了一番,可憐的小毛岸青,在這次事件中腦袋受到損傷,就連聽力也受到了影響。
大同幼稚園被解散之後,毛岸青和毛岸英兩兄弟被寄養在愛國之士董建吾先生的家中,在董建吾家中兩兄弟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可以不用再為填飽肚子而去翻箱倒櫃地在垃圾桶裡尋找自來水和麵包了。
但是,不久之後,董建吾妻子擔心受到他們倆的牽連,為此,董建吾先生還和他的原配妻子離了婚。
毛岸英和毛岸青後來回憶他們倆那段在上海的流浪生活,兩人都記憶猶新:
當時我們倆除了沒偷人家東西,也沒給其他有錢人做乾兒子,其他的經歷幾乎和《三毛流浪記》中三毛的經歷一模一樣,我們倆大晚上去睡馬路,從垃圾桶裡翻箱倒櫃地找吃的東西,有時候也到別人家家裡去幫助做工,就這樣堅持活下來了……
1936年,在黨中央組織的安排下,毛岸青跟隨哥哥毛岸英去往蘇聯學習,他們藉著東北義勇軍司令李杜將軍去往西歐考察的機會,借道法國,最終輾轉多地終於來到了莫斯科。
在1937年年初,兄弟兩人才成功抵達莫斯科,他們來到莫斯科郊外的莫尼諾國際第二兒童醫院學習,這裡還有很多和他們命運相類似的革命先輩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親為了革命的事業奮戰在前線。
在這裡毛岸青認識了很多年少的烈士子弟,大家擁有共同的革命思想,所以會經常在一起談天論地。
隨後,兩人又去了伊萬諾夫城的國際第一兒童醫院學習,這時候距離他們的母親楊開慧去世已經七八年的時間,與自己的父親也許久沒有見過面,這讓兩人平時的時候也會想念自己的父母親。
在蘇聯國際兒童院的時候,毛岸青和毛岸英都認真學習,他們比同齡人都要刻苦努力,付出比其他人十倍百倍的努力學習革命理論知識和軍事訓練,成為學校裡的佼佼者。
1941年蘇聯爆發了衛國戰爭,此時的毛岸青剛剛成年,他也想要為世界反法西斯業作出自己的貢獻,所以就與哥哥毛岸英一起申請參加了這次戰爭,用自己的力量提供援助。
1945年,還在苦苦支撐的日本帝國主義在反法西斯同盟軍的聯合下屢戰屢敗,他們國內軍的有生力量被美軍消耗殆盡,在中國境內的關東軍也被蘇聯前來支援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最終日本天皇被迫接受無條件投降,在投降書上籤署了自己的名字。
在蘇聯生活近十年的兄弟倆終於再次踏上了祖國的土地,回到國內的毛岸青迅速地投入到了北方的土地改革工作,不久之後又返回北京工作。
1951年朝鮮半島爆發戰爭,北朝鮮政府的領導人金日成想要以一己之力統一朝鮮半島,這個決定得到了蘇聯方面的支援。
北朝鮮的軍隊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連續攻城奪寨,將南韓的政治中心——漢城成功拿下,將剩餘的南韓敗兵堵截在釜山,只要他們在釜山戰鬥中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可以穩定朝鮮半島的統一局勢。
不過,自詡為“全球和平衛士”的美國方面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朝鮮在蘇聯的支援下,輕而易舉地實現朝鮮半島的統一。
所以美國當局決定由美國駐日本的總司令麥克阿瑟擔任美國聯合國軍的總司令,負責對南韓軍隊和政府實施援助,緊接著麥克阿瑟實施了舉世聞名的仁川登陸,將北朝鮮政府的如意算盤打翻。
仁川登陸一舉切斷了北朝鮮軍隊和後勤供應部隊之間的聯絡,導致北朝鮮的人民軍隊一路兵敗如山倒,最終撤退到了鴨綠江邊。
在此危急關頭,應朝鮮政府的請求,我國黨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正義決定。
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聽說了祖國徵集人民志願軍進駐朝鮮戰場,他當時正在北京機器總廠工作,於是就和毛主席約彭德懷總司令商量想要和志願軍戰士一起去往沙場征戰的事,經過同意之後,毛岸英成為了“一號誌願兵”。
不過誰也沒想到,一個月之後毛岸英在志願軍司令部工作的時候,被敵人空軍投下的燃燒彈擊中,不幸犧牲。
這個訊息傳回國之後,所有人都陷入了無盡的悲痛當中,但其中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毛岸青。
因為在母親楊開慧犧牲的時候,毛岸青僅僅只有七八歲,這麼多年來和父親也沒有見過幾面,多少有一些生疏。
陪伴他從幼年時期一直走過來的一直都是哥哥毛岸英,因此任何的感情在他心中都比不上這份兄弟之情,得知毛岸英在朝鮮戰場上不幸犧牲的訊息之後,毛岸青悲痛欲絕,最終甚至引發了少年時期留在大腦裡的創傷。
舊傷復發之後,毛岸青每天痛得死去活來,根本沒有辦法入睡。
看著毛岸青一天天消瘦下去,毛主席安排毛岸青去往蘇聯莫斯科接受治療,由於毛岸青腦部的創傷已經存在近二十年的時間,以當時蘇聯先進的醫療技術依舊沒有辦法做到根治,只能緩解他的疼痛症狀。
而且,毛岸青一個人還在異國他鄉,心中不免孤獨寂寥,心中總是回想起當時他和兄長在蘇聯的點點滴滴。
每當回想起這些事的時候就免不了要想起毛岸英已經犧牲的不幸事實,這就會越來越加重毛岸青的病情。
所以,毛岸青向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回到國內休養。
經過毛主席的同意之後,毛岸青親回到了大連南山賓館接受療養。在這裡他遇上了自己一生的摯愛之人,劉思齊同母異父的妹妹邵華。
當時劉思齊的母親張文秋女士由於生病也在大連休養,聽說毛岸青的情況之後,想要來南山賓館看看他,於是就在女兒邵華的陪同之下來到南山賓館看望毛岸青的病情。
當時,毛岸青已經三十七歲了,但是他從來都沒有談過戀愛,所有人都在為他的婚姻之事而擔憂,毛岸青卻總是以沒有遇到合適的在推諉,在經歷哥哥毛岸英犧牲事件之後,毛岸青更沒有心思談戀愛了。
毛岸青和邵華年齡相差十幾歲,在毛岸青的眼中邵華一直都是一個小妹妹的形象。
1949年毛岸英和劉思齊由相識相戀再到結婚,其間毛岸青跟著哥哥也認識了邵華,兩人之間多書信往來,關係越來越好。
如今在大連南山賓館再次見面的時候,距離上次見面已經間隔了六七年之久,現在的邵華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跟在屁股後面的小女孩,已經成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子。
這次見面之後,兩人談話很投機,漸漸心生情愫。
1960年,兩人在大連舉辦了婚禮,成為了結髮夫妻。
邵華的陪伴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毛岸青心中的苦痛。
毛主席看到毛岸青的病情在慢慢好轉,心裡也十分高興,自己的兒子終於在生活中也有了一個寄託,有了一個依靠。
毛岸青在蘇聯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手挽著手走在一起,有時候甚至會把一件大衣披在兩人身上,這樣的畫面很和諧,很浪漫。
在婚後毛岸青散步的時候總是會這樣和妻子邵華一起,手挽手肩並肩,剛開始邵華內心是有點拒絕的,因為她感覺這樣走在街上太過顯眼,會成為人們眼中的焦點,邵華感覺到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毛岸青倒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畢竟他們是夫妻關係。
毛岸青和邵華生了一個孩子,名字叫做毛新宇。
在兒子毛新宇心目中,自己的父親一直是一個慈父形象,他不像其他的父親對待子女那樣嚴格,毛岸青很寵著自己的孩子,反而家中的黑臉角色一直需要邵華來扮演。
有時候毛新宇的作業沒有完成,邵華就不允許他吃飯,要求他把所有的功課完成之後才可以吃飯。
這時候毛岸青就會站出來為兒子打抱不平:“我這麼多年就沒聽說過不吃飯就能做出作業來的,不要他吃飯,那作業不是更完成不了了嗎?”
對於丈夫的“無理取鬧”,邵華總是又好氣又好笑,只能迫不得已做出讓步。
父愛如山,在毛新宇心目中,來自父母親的愛沒有如山那般沉重,卻是和綿綿的細雨一樣,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悄無聲息地滋潤著他的心田。
有一次毛新宇過生日,但是當時的毛岸青臥病在床,正在醫院裡休養,沒有辦法和兒子一起慶祝生日。
不過他還是拖著病重的身體,親自寫了一張生日賀卡來祝毛新宇生日快樂,毛新宇認為自己的父親是世界上最好的父親。
毛岸青自從出生以後就和毛主席聚少離多,兩人見面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不過他一直把父親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父母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奮鬥了一生,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代價,所以他打心眼裡對於父母都是欽佩的。
平日裡毛岸青會給自己的兒子講述父母親的光榮事蹟,也會講述當初他與哥哥毛岸英兩人相依為命,顛沛流離的艱苦生活。
在毛岸青的影響下,毛新宇在很小的時候,心中就埋下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種子。他要和自己的爺爺與父親一樣,為了中國共產黨,為了祖國和人民努力奮鬥。
毛岸青在蘇聯生活了很長的時間,他張嘴就是一口地道的俄語,甚至在回國之後和別人來聊天的時候,也會時不時突然冒出一句俄語。
回國之後的毛岸青主要負責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俄語翻譯工作,回國幾年的時間,他就翻譯出版了十幾部馬克思列寧經典著作和政治理論書籍。
毛岸青同志是我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翻譯工作上的前輩,當時有許多和毛岸青一起工作過的人都對他讚譽有加,他不僅才思敏捷,而且在工作期間總是任勞任怨,不恥下問。
身為毛主席的兒子,他身上沒有一點幹部子弟的影子,就和一個受過教育的平民百姓一樣,和周圍的人們打成一片。
因為在學習階段毛岸青都是在蘇聯度過的,所以他的漢語語言功底不太好,為了不影響自己翻譯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他在工作之餘花費很多的時間來學習漢語,向周圍的同事們虛心求教,很快就彌補了自己漢語功底不足的缺點。
毛岸青在進行翻譯工作時,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有時候為了幾句話一改再改,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感覺一點問題都沒有之後才會翻譯其他部分。
也就是在毛岸青的影響下,其他的翻譯工作人員也越來越注重翻譯作品的質量,使得我國關於馬列著作翻譯作品的質量越來越高。
結婚之後,毛岸青和妻子邵華兩人一起開始了翻譯編纂工作,由於毛岸青平時的工作幾乎都是居於幕後的文職工作,所以在很多中國人民心中只知道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毛岸英,卻不知道在背後默默奉獻的毛岸青。
毛岸青一生都在兢兢業業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而努力,但是他作出的貢獻卻很多都不為人知。
如果不是妻子邵華平時喜歡攝影的話,那麼毛岸青作出的諸多貢獻都可能會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後來逐漸上了年紀的毛岸青,慢慢地把自己的工作交接給了年輕的工作人員,逐漸離開了自己的工作舞臺,過上了平凡的生活。
但是即使沒有奮鬥在工作前線,但是他還是一直心繫百姓,經常和家人們到各地基層去體察民情,關注當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果遇到百姓生活比較困難,就會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
毛岸青晚年的時候自發創辦了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幫助很多家庭條件貧困的失學兒童重新找到學習的機會。
毛岸青的一生都比較低調,除了關係親近的人以外,其他人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人竟然是毛主席的親兒子。
受到毛岸青的言傳身教,長大成人之後的毛新宇和父親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毛新宇也在默默地為人民服務。
2007年3月份,毛岸青因病在北京逝世,黨中央為毛岸青同志舉行了追悼會,讓人們永遠銘記這個在背後默默為黨的事業奮鬥一生的前輩。
毛岸青去世之後,黨中央在黑龍江省克山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內為他修建了紀念館,紀念館共分為六個展區,展示了毛岸青同志從蘇聯歸國之後,在黑龍江參加土地改革工作的光輝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