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種子能壟斷中國市場?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自古以來,糧食問題就是我們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影響因素。
說到糧食自然要提到種子了,作為我國農業發展產業鏈的起點,種子的優劣進行直接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管理產生具有重大的影響。
中國作為一個現代農業大國,種子產業的市場需求是巨大而穩定的。
中國種子市場潛在市場容量約900億元,但從產品結構來看,玉米種子佔33%,蔬菜種子佔31%,水稻種子佔21%,棉花種子佔8%,水果和其他種子佔4%,油菜種子佔3%。
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共發展進口中國農業經濟作物進行種子7千萬公斤,總價值是在5億美元。
光是蔬菜種子就值3億美元。
諸如中國國內研究番茄、辣椒、洋蔥、茄子等蔬菜種子也都是自國外企業進口。
此外,玉米、馬鈴薯、白蘿蔔也高度發展依賴中國進口。
以東北和黃淮海區域地區為例,黃淮海地區進行種植的玉米為美國作為先鋒企業公司的“先玉335”品種。
東北部的大部分玉米都來自德國。
白蘿蔔是從韓國進口的。韓國白蘿蔔品質好,長度長,汁多渣少,耐貯藏,所以即使價格是國產種子的20多倍,在市場上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洋種子”不但在發展中國市場佔有非常重要社會地位,而且價格普遍高於國內種子。
甚至還有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進口的種子以糧食的形式出售,國產的種子以貓的形式出售.
比如在2015年,自日本企業進口的西蘭花種子,每袋價格在3500元,2016年上漲到6500元每袋,現如今已經漲到2萬多元。
一粒都是種子進行單價可以高達0.2元,與2015年比,漲了近6倍。
然而,國內種子的價格變化不大。為什麼?
這和種子的質量有很大關係。比起種子的價格,農民更關心種子的質量。
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下一年的收成。
就拿荷蘭的茄子來說,由於其品種結構特性,種植出的茄子色澤均勻,具有可以很好的耐弱光和低溫,以及研究結果分析能力強、皮厚耐運輸等優點,成為影響農戶進行優先考慮選擇的物件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事實上,中國的大豆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
但是你可知,在21世紀之前,我國的大豆完全不同可以透過達到自給自足的水平,甚至我們還有富餘人員進行產品出口。
1990年,中國發展大豆出口量100萬噸,是當時我們亞洲國家主要包括大豆出口國。
現在,它已經從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而美國已經壟斷了中國90% 的穀物種子市場,大肆宣揚一場食品戰爭。這三十多年間發生了什麼?
這讓我們想到了美國的食品霸權。美國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實現糧食霸權。
沒有一個硝煙的“大豆貿易戰爭”
2002年,美國孟山都公司在中國發展東北地區發現作為一種保護野生大豆,不僅含油量比一般大豆高16%,而且企業自身進行抗體基因功能強大,不需要殺蟲和除草。
結果,孟山都公司複製了一種低成本、高產量的大豆種子,並迅速為這種基因申請了專利。
美國陰謀自此開始。
以慈善為幌子,孟山都公司允許中國農民免費獲取新的大豆種子。
秉持“白給的便宜不佔白不佔”的理念,大多數研究中國傳統農戶進行選擇自己種植了美國這款大豆種子。
一年後,該公司以中國企業盜用其公司發展科技創新產品,向世貿經濟組織WTO上訴。
最終,中國農民被迫種植新的大豆種子,這自然推遲了大豆生產。
此外,國內油脂企業蓬勃發展,他們自己的大豆供應跟不上需求,他們只能從國外購買。
而這些榨油企業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做的,誰曾想一個具有更大的坑就在路上。
就在孟山都起訴中國農民的同時,世界四大谷物生產商開始將大豆種子的價格抬高到每噸1064元。
此後,美國以極端重要天氣影響為由,將大豆的庫存降低到8.12%。
供小於求,大豆市場價格有進一步不斷上漲的空間。
在此背景下,大豆價格一路飆升至每噸4300元。
看著大豆價格不斷上漲,中國壓榨商驚慌失措,以每噸4300元的價格囤積了900萬噸大豆。
然而,大跌以及眼鏡的是,中國傳統企業前腳買完,美國放在後腳一個開始狂甩大豆。
一時間供大於求,短短一個幾個月,大豆市場價格出現腰斬至每噸2000元。
換句話說,在它們還沒有升溫之前,它們就被摧毀了,大量的榨油機破產了。
早已持金以待的以美國對於孟山都公司發展為首的外國技術企業,開始以極低的價格進行大肆抄底中國的榨油企業,進軍一箇中國經濟市場。
中國可以榨油企業在美國政府有意算計下,可謂是損失非常慘重。
受此影響,中國大豆進口量從1990年的100萬噸躍升至2015年的8169萬噸
從完全自主開始,到現在80% 依賴進口,美國幾乎掌握了中國的大豆粉碎的所有環節。
目前,中國三大石油公司分別是金龍魚、富林門和蘆花。頭號金龍魚的背後,實際上是由美國控制的。
當然,彼時外資企業能夠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食用油行業,還與當時招商引資工作有關。
當時,外國資本的不斷湧入似乎是一個受歡迎的發展。
然而,當它露出真面目時,這些外資攜帶的美元不僅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而且控制了局面。
當時,美國ADM在湛江經濟投資了一家油脂廠,就是這樣一個可以很好的例子。美國只投資了30%,卻獲得了70%的原材料市場供應權。
大豆價格從2004年的每蒲式耳500美分,升至2008年的每蒲式耳1654美分,創歷史新高。
當時,中國70% 以上的大豆是進口的,對中國的影響從每噸5000元上升到每噸15000元。
因此,在2008年國內生產食用油和豬肉市場價格都已經達到了高峰值。
而中國也並沒有坐以待斃,在2008年3月採用可以直接的行政管理干預技術手段進行限制我國企業對油價的漲幅。
與此同時,為了抑制油價,中國糧食儲備等一些國有企業被允許進入市場。
效果依然明顯,短短半個月內,油價從每噸15000元下跌到每噸10000元,開始迅速下跌,使許多囤積大豆油的投機商陷入虧損。
但是,雖然對於我們教師可以將豆油市場價格壓下來,面對豆油的原料方面卻是無計可施。
原因是中國70% 的大豆從美國進口,過度依賴美國。
這給了投機者另一個賺錢的途徑,他們把大豆的價格炒到了4800元一噸。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2008年的金融經濟危機的爆發,大豆市場價格方面出現暴跌,此時我們中國卻開始逆勢反擊了。中國發展這麼自己做的呢?
那就是開始囤積大量的大豆,利用全球大豆價格低的優勢。
這一發展時期我們中國所採取的主要研究策略就是,透過進行大量的大豆儲備來維穩國內的大豆市價。
也就是在進行低價是收購,高價時拋儲。
當然,主要目標是美國和歐洲。
負責這項工作的是中國國家糧食儲備管理公司,俗稱中國糧食儲備。
公司於2000年正式成立,實行中央儲備糧垂直管理。
隨著中儲糧的大規模收購,當中國大豆儲備足以支撐半年甚至一年的消費時,投機大豆的投機者逐漸消失。
而國內大豆價格也迎來了一個穩定期。
中國成功扳回一局。
但你認為美國領導的國際糧食商會會放棄嗎?
中國如何粉碎美國陰謀?
如果中國處理不了大豆,美國會想辦法另闢蹊徑,從主食開始。
畢竟,吃飯問題可以自己沒有油,可以透過沒有肉,但米、面這類主糧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
也就是說,主食是這場食物戰爭的主要內容。
自2005年底以來,國際糧價頻繁上漲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全球糧食短缺引發的投機行為。
當時,全球糧食短缺大約有一千萬人,這與全球65億人口相比,算不了什麼。
但幾千萬人發展需要的糧食量也是一個非常大的。
也就是在透過這種發展必然的需求下,供給趕不上需求,那麼中國糧食生產價格自然會上漲。
商人以牟利為目的,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舉個簡單例子,假設一個地球上一共有100個人。過去,每頓飯是1元錢。現在,由於具有某種社會原因,只剩99個人的飯。如果企業競價來獲得自己吃飯的資格問題的話,你覺得一頓飯會是需要多少錢?
有人可能會說,只有1% 的利潤率,一頓飯價格上漲1% 到5% 是合理的。然而,事實是,這種增長可能是無限的,直到有人因為負擔不起而餓死,價格回到合理的範圍。
這在經濟理論上是一個奇怪的現象,說到良心和道德也不為過。
我們發展來看僅千萬人的糧食缺口,甚至可以不到一個全球經濟人口的0.2% 的情況下,國際市場小麥和玉米究竟漲了多少。
在2005年到2008年這一時期,國際小麥價格從每蒲爾300美分漲到了每蒲爾1330美分的程度,漲了3.4倍;
國際發展玉米市場價格從每蒲爾185美分左右漲到每蒲爾758美分,漲了3.2倍。
在同一時期,我國食品價格在全球範圍內的大規模影響也難以避免上漲。
國內小麥價格從每噸1400元上漲到每噸2000元左右,增長0.7倍
而玉米從每噸1200元漲到每噸1800元,漲幅0.7倍。
然而,與國際食品價格飆升相比,中國國內相對溫和。原因是什麼?
這和中國的先見之明有關。
中國早就認識到糧食的重要性,早在六七十年代就開始儲備糧食。
當一些國內外資本試圖炒作國內食品價格時,國家開始投入儲備。
幾個回合時間下來,這些進行炒作社會資本主義徹底傻眼,從最初的半個月一拋儲,再到學生每週一拋儲,最後到一兩天一拋儲,中國的儲備糧管理似乎我們無窮無盡。
這些進行炒作中國資本的底氣的人越來越弱,正所謂“彼竭我盈,故克之”。
不幸的是,食品價格在2008年達到頂峰,並趕上了金融危機的爆發。在這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不僅糧食價格暴跌,大宗商品價格也全線暴跌。
西方國家各大投行損失非常慘重,該破產的破產,該倒閉的倒閉。
中國在此次主糧之戰中成功可以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沒有給宵小以機會。
然而,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卻沒有中國那樣的實力。在2008年糧食危機期間,大米、小麥和玉米的急劇增長對孟加拉國和越南等國的糧食供應產生了直接的連鎖反應,窮人收入的35% 被用於購買比平時更少、更昂貴的糧食。
2008年2月,在非洲莫三比克首都馬普托,大批中國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活動包括我國食品企業在內的許多學生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的上漲,並爆發暴力行為事件。
最後,如同蝴蝶效應也是一樣,整個非洲國家因為我國食品市場價格的上漲而陷入混亂。
像茅利塔尼亞,喀麥隆,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埃及等國家都發生了大規模的搶劫。
然後,包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秘魯,墨西哥和孟加拉國在內的37個國家,都不同程度地經歷了食物短缺。
事實上,當時的糧食生產產量並沒有得到明顯可以減少,而歐美髮達國家則把矛頭直指中國。
藉口是中國的牛肉消費量太大,所有的穀物都用來喂牛。
重點是,世界上確實有一些國家的“幼稚”信件。
其實我們如果沒有深究,就會可以發現,僅2008年第一季度,就有700多億的美元流入中國期貨交易市場。
在大量熱錢作用下,這一年美國期貨交易市場26種農業和礦業公司產品進行大宗商品價格指數不斷上漲20%,
而在中國股票市場方面,標準普爾指數卻下跌了7%。這意味著熱錢正在從我國股市風險轉移主要陣地到期貨上。
而糧食市場價格的上漲與期貨進行炒作脫不了干係。
與此同時,期貨市場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完全有可能實現“給你一個支點,你可以撬起整個地球”的想法。
這是因為期貨市場存在財務槓桿。
但是,這也就是意味著一個巨大的威脅。
你可以想象,當食物掌握在華爾街手中時,它不再僅僅是人類生存的食物,而是資本收益的工具。
這似乎也對應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一句名言:“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食物,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世界。
美國離這個目標還很遠嗎?
如何突破”食物困境” ?
現在我們來看,在石油企業方面,美國經濟保持著霸主地位;
貨幣方面的美元霸權;
在糧食安全方面,全球經濟四大糧商,幾乎沒有壟斷企業全球80%的糧食進行貿易,這樣的“巨無霸”美國就佔了我們三個!那麼,這四大糧商都有誰呢?人們生活習慣把它們可以簡稱“A、B、C、D”。
“A”指ADM,糧食企業巨人,世界經濟第一國際穀物與油籽處理商,在麵粉、黃豆、玉米發展等方面也具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超市裡我們隨處都是可見的“金龍魚”的實際投資控股者就是ADM。
“B”指邦吉(Bunge),最老牌的國際跨境糧商,大豆、穀物產品領域企業巨頭。
“ c”代表嘉吉公司,在食品出口方面主宰了美國和世界。這三家美國公司幾乎主宰了世界上所有的食品貿易,這要歸功於該國巨大的糧食生產和技術實力。
這使得中國美國企業完全可以掌握了全球的糧食經濟貿易,難以進行想象,如有一日美國斷供,世界將會是何種情景。
“D”指法國對於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以期貨市場買賣為主要,核心是注重提高農產品的期貨進行買賣。
從糧食生產,到基因育種、種子生產與交易,再到期貨交易價格波動等各個環節都被這四大糧商逐步壟斷,形成了極其完整的產業鏈控制,沒有任何疏漏,真正實現無縫壟斷。
儘管我們中國在經濟發展總量上僅次於美國,但在糧食生產安全管理方面仍需多加防範。
現在,在中國的糧食戰略中,主要糧食的種植完全由國內農民承擔。為了保障大宗糧食安全,調動農民積極性,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的財政補貼,同時對農民徵收和囤積高價。
而在中國其他社會經濟發展作物方面,如有進口企業需要,在進口的同時,國家也會進行分析大量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2008年以來,中國不僅增加了大豆、豆油、棉花、菜籽油等經濟作物的儲備,還計劃保護農產品收購價格,鼓勵國內企業參與市場競爭。
三年前,中化集團企業就以43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瑞士先正達公司的收購。
合併後,中國成為繼歐盟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大種子生產國,這兩個國家加起來佔據了全球市場的60% 。
截至2019年,我國自主研發蔬菜品種69個,僅山東壽光相關種子銷售公司中,國產種子佔比超過90%。
同時,根據中國農業發展農村部的資料,近十年來,我國經濟植物新品種保護企業申請量連續四年位居世界貿易第一。
改良品種對糧食產量的貢獻率在40% 以上。
目前,我國經濟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已經超過96%,自育品種種植面積可以超過95%,尤其是在小麥和水稻技術方面。
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我國的種子供應,為我國的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在未來,比貿易戰更殘酷的是糧食戰爭,雖然看不見硝煙,但足以控制一個國家的興衰。
糧食戰爭古已有之,如衡山之謀,買鹿制楚。
說到食物,中國總是自己動手。
而歐美某些我們國家政府企圖以糧食為手段,轄制中國社會經濟的增長方式無異於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