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郊區的一座工廠,每天早上,印刷廠的工人們都會把剛剛印刷好的《國際日報》裝訂成冊,分發給大街小巷的報刊亭。
作為印尼發行量最大的華文報紙,《國際日報》一直是印尼全國上千萬華人獲取資訊的重要來源,20年來從未間斷。
今年74歲的華商熊德龍正是這家報紙的掌門人,同時他也是東南亞極具影響力的報業大亨。他的報業集團不僅在印尼擁有著極大的市場份額,也在一萬多公里之外的美國經營著《國際日報》美國版。
長達30多年,並在泰國、澳大利亞、秘魯同步發行,每年的全球發行量可達到200萬份,服務於全球無數的海外華人。
熊老闆本是一名知名的企業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的公司就已經在印尼站穩腳跟,併成立了熊市集團,旗下擁有房地產、礦產等數十家公司,橫跨印尼、澳大利亞、中國等多個國家。
那這位知名華商又是如何與報紙結緣的呢?
上世紀80年代末,熊老闆在印尼的商業事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開始把事業的重心轉移到美國洛杉磯。
不過,當時的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普遍存有很大的偏見。作為一名華裔的後代,熊老闆很想扭轉這樣的局面,並且考慮到當時的美國大量的中國留學生群體,急需瞭解中國的最新動態。
所以來到美國發展多年後,他便做了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那就是用600多萬美元的高價收購了美國當時知名的日報《國際日報》。
1992年,熊老闆在收購這份報紙後,立刻改變了辦報路線,開設了有關中國30幾個省市的專欄,定期宣傳各個省市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動態等等。
不僅如此,為了讓來自中國的訊息更為本地人關注,熊老闆還斥巨資買了80多家英文報刊的印刷廠,並聯合美國各地的發行部,一舉成為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
洛杉磯時報刊印英文版的中國城市專欄報道,以此不斷擴大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不過,以十分離譜的價錢收購《國際日報》,對於當時熊老闆的企業來說,已將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更讓人頭疼的是,報紙運營的前十年分文未掙。可即便如此,熊老闆也從未想過放棄。
長期以來,報紙的運營一直依靠熊氏集團其他業務的給養和支援,直到很多留學生群體的讀者成長為企業家,並開始在《國際日報》大量投放廣告後才慢慢扭虧為盈。
在美國逐漸站穩腳跟之後,熊老闆又把《國際日報》帶回到了印度尼西亞,這個全球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沒幾年,在熊老闆的帶領下,《國際日報》成功開創了東南亞的市場,並且一直穩步發展,並逐步發展成為了擁有十多家報紙的大型報業集團。
熊老闆說,看到有人買他的報紙是他最欣慰的事情,而這樣的情感也皆源自於自己對中國的熱愛。
不過令人有些費解的是,熊老闆身上其實只有印尼人和荷蘭人的血統。
然而作為一個發行量這麼龐大的華文報紙的老闆,卻是來自一個中國小山村長大的孩子做出來的。
他的成長過程中充滿了坎坷,卻讓他在後來的經營中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他被來自中國的父母撫養長大,在人生的旅途中也被賦予了一顆實實在在的中國心。
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傳奇人物,印度尼西亞出生中國夫婦養大的混血商業巨頭熊老闆。
1947年,熊老闆出生在了一個比較貧窮的印度尼西亞家庭裡,他的親生媽媽是印度尼西亞人,父親卻是一荷蘭人,而且十分的沒有責任心。
在熊老闆就要出生的時候,這個荷蘭人將他們母子拋棄跑路了。
而生母也無法獨自養活這個孩子,只能將他丟棄在孤兒院的門口,任由他自生自滅。
幸運的是,孤兒院的人將他撿了回去,也因此,成就了他和中國養父母熊如單和黃鳳嬌的緣分,雖然熊如單黃鳳嬌現如今已經有四個孩子了。
但夫妻倆看到小孩子這麼可憐,還是收養了他,並給他起名熊德龍。
這個名字可以說是起得十分的好,即使他是被收養的,但是養父母仍然希望他長大後能德才兼備,龍騰四海。
到了這裡,如果你以為他們很富裕,那你就猜錯了,在這個年代,能吃飽都是很不容易的。
加上熊老闆家中一共有五個孩子,讓本就靠麵點生意艱難維持生活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其實熊氏夫婦可以不用收養的,然而身為客家人的他們天性善良,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收養了三個。
再加上一個,對他們來說無非就是生活在省吃儉用一些罷了。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對這幾個收養的孩子視如己出,熱愛非常。熊老闆就這樣擁有了自己的家庭,熊老闆很喜歡自己的父母。
熊老闆的父母也時時刻刻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著他,讓他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善意,所以熊老闆一直都心懷感恩。
是他的養父母教會了他如何去愛,怎樣去報答別人。
熊老闆的養父母不僅在生活上以身作則,還教他怎麼做人外。在熊老闆的知識教育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
比如在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會教他說中文,教給他一些中國以前的成語典故。
而每到中國傳統節日的時候,父母哪怕在這裡吃了上頓沒下頓,也要把用盡各種辦法省下來的錢寄回家裡去,讓故鄉的父母能夠有錢蓋房,年年亦是如此。
正因為在養父母這樣身體力行的教導下,熊老闆也全身心地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優秀傳統。
有一年,實在是不景氣啊,家裡上上下下都搜遍了,還是沒能湊夠多少錢。於是熊老闆的母親只好咬咬牙,去當鋪把鐲子當了。
熊老闆晚上回到家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眼角淡淡的淚痕。
當時的熊老闆看到母親淡淡的淚痕,很不理解,這麼難受的話,為什麼還要當掉?
面對熊老闆的疑問,他的母親說出來讓他終生難忘的話,就是再苦再窮,也要懂得感恩父母,不能忘記父母的好,要爭取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就這樣過了很久很久,熊老闆在父母的這種以身作則的感染下,漸漸培養出來許許多多好的品質,像懂得感恩,吃苦耐勞等。
可能是因為熊老闆的爸媽都是中國人的緣故,熊老闆很小就有了想去中國的念頭,想要去看一看爸媽小時候的故鄉是什麼樣子的。
但是他們的父母為了幾個孩子的上學,衣食住行,已經花光了積蓄,並且還欠下了好多錢。
於是,此時才十幾歲的熊老闆突然在心裡有了新的決定,那就是輟學,給父母減輕負擔。
可是,此時的他才16歲,父母非常不滿意他這個決定,認為無論他們的家境如何,學習都是一件不能斷掉的事情。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熊老闆的養母在此時生病了,無奈之下。剛剛初中畢業的熊老闆,孤身一人進入社會,開始了他的打工生活。
有一次,熊老闆為了能夠省錢,快點還債,熊老闆已經連續兩頓沒吃飯了,還堅持工作。整個人的身體狀態很不好。
據後來熊老闆的工友說,熊老闆在工作的時候突然就跟殭屍一樣直直躺下了,當時把他們嚇得不輕,趕緊十幾個工友就抬著熊老闆送進了醫院,醫生檢查後知道原來是因為沒吃飯,沒有糖分運轉所以暈倒了。
後來他的父母知道以後,跟熊老闆生氣了,並告訴他你以後要是再不吃飯我們倆也就不吃飯了。熊老闆只好聽話,乖乖地按時吃飯了。
出來上班的熊老闆身上始終保持著客家人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又因為熊老闆聰慧過人,東西一學就會,所以熊老闆很快在生意場上就創造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僅僅沒過幾年,他就在養父母和親友的幫助下開辦了一家小小的廠子,終於不用再受人指示了,自己當上了小老闆。這時候的熊老闆才僅僅20歲不到。
憑藉著過人的經商天賦,以及自己的吃苦耐勞。我們的熊老闆只用了短短的180天的時間,就把家裡以前欠的窟窿給補上了,以後也不用再想著欠別人多少多少錢。
熊老闆事業蒸蒸日上,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好了。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有一天,忙了一夜的他還沒睡醒,就聽見門外急促的腳步聲,然後就傳來了“咚咚”的敲門聲。
熊老闆的手下慌張地跑到他家,說:老闆,你的廠子被燒了。熊老闆當時也慌了,趕緊穿上衣服跑到廠房。
可是到廠房的時候,只見諾大的土地上只剩下幾根殘燒的柱子。
當時的熊老闆可以說是心如死灰,嚎啕大哭起來。
聽到訊息趕來的父母看到兒子傷心的樣子,趕忙上前抱住他,也是忍不住傷心落淚。
為了鼓舞兒子,熊氏夫妻安慰到,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不因為你一點挫折就再也站不起來,安慰完熊老闆以後,夫妻倆商量了一下,兒子剛剛在事業上升期,不能就這樣讓他頹廢下去,於是小兩口把房子給賣了,並且把賣房子的錢全部給到兒子。
拿了錢的熊老闆準備重新辦自己的小廠子,在父母的鼓勵下,往後的幾年裡,熊老闆憑著對客戶的真誠守信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
博得了廣大客戶朋友對其人格的讚譽和信賴。他以孝敬父母,忠於朋友、信於事業的座右銘時時警醒自己。
從當初的一個小小海綿廠逐步發展到了菸酒製造、金融、房地產、國際貿易、酒店、旅遊等各個領域企業遍佈全球,成為一家大型跨國公司。
而自此事業有成的熊老闆也一直始終牢記著養父母的話,無論在哪裡,都要心懷感恩之情。
所以熊老闆掙了很多錢以後,創辦了上市企業,又把自己的事業放到了中國。熊老闆說,沒有自己的父母,就沒有現在的一切。所以我要回報自己的父母,回報父母的祖國,也就是中國。
於是在1984年,他在梅州市創辦了嘉應大學,建完大學以後,他覺得還不夠,於是又建立了好多的學校跟公共設施。
熊老闆說,自己特別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要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做完這些好事情以後,他移民去了美國,成為了華僑。
在1995年10月1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將近12000的華人在美國的洛杉磯舉行了很重大的升旗儀式。
整個洛杉磯的華僑以及留學生們都有參加,這場活動的組織者正是我們的熊老闆。
這可以說是在美國第一次組織這麼大的慶祝中國國慶節的活動。
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熊老闆流出了激動的淚水,把象徵著中國的五星紅旗升上了美帝國主義的天空。
依稀記得那一天,熊老闆租用了兩架波音747,將上面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的紅色旗幟飄揚在了美帝國主義的天空中。
此舉在美國影響巨大,令很多華人華僑都感慨萬分,不過也引起了很多反華外國人的反對,由於《國際日報》經常宣傳中國的新聞,而且還是非常好的新聞,讓很多反華的外國人對此十分偏頗。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熊老闆更是喜出望外,他想要看看故鄉中國的願望終於能實現了。
隨即,他帶著妻子來到了中國養父母的家鄉梅州市。當他見到養母后,熊老闆直接跪地大哭,因為自從他出了國辦事業後他的養母就回到了中國,而這些年他們再也沒有見過。所以此時的他宛如小孩子一般,絲毫看不見他平時叱吒風雲的樣子。
這一趟家鄉之旅,他也見到了年邁的祖母和很多曾經聽過卻又不那麼熟悉的人的名字,這讓他感覺自己像是有了根。
隨後,熊老闆在地方領導的引導下參觀,看著這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他不止一次熱淚盈眶。
這次旅行,他不僅參觀了工廠、農村和學校還參觀了父母一直提到的英雄,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參觀完的熊老闆深刻意識到家鄉跟西方的一些國家在一些方面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份子,他當時暗下決心一定要要為養父母的家鄉,為我們的祖國做些什麼。於是,熊老闆先是為養父母建造了一棟兩層高的小樓,並且還給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些經濟上的幫助。
後面,他又為了梅州市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些力量,光是捐款就高達數億美元。幫忙創辦了40多所學校、醫院、養老院,其中包括了嘉應大學、建英大學。
此外,熊老闆還幫助梅州市修建了市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基礎建設。還從基金會拿出錢來設立獎學金給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們。
那一年,熊老闆的母親因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熊老闆就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然而,因為身邊的人都在哭,熊老闆就覺得不應該給母親造成這樣痛苦的環境。
所以決定讓這些人都在外面等著,而他以及其他最親的人陪在母親身邊。
此時,熊老闆忽然的就想到了母親以前教他的唱山歌,就把一首又一首山歌唱給他聽。本來已經三個禮拜不省人事的母親,聽到了熊老闆的歌聲,咬著牙睜開眼睛,和熊老闆一起唱起了小時候的歌謠,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很是溫馨。
熊老闆偷偷的擦掉眼淚,他知道,這是母親在堅持著,最後離開世界的時候留給自己的深沉的愛,母親到最後還是放不下自己。
一直到母親閉上眼,熊老闆還是在唱著山歌。一直在思念母親的痛苦中不願離開。直到今天,你去熊老闆的家中依舊能看到他養父母的照片無處不見。
尤其是一張在鋼琴桌的上方照片,十分引人注目,他說在彈鋼琴的時候,他就可以一邊彈著鋼琴,一邊看著父母的照片了,就好像母親還在我身邊一樣,熊老闆深情地訴說著。
現如今,熊老闆已經74歲了,她的養父母也都已經離開了人世,可他依舊沒有忘記是中國人的孩子。只要有什麼能夠幫助到祖國的地方,他都是樂意。
就比如那時候中國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熊老闆當即就從印尼采購了一大批醫療物資,。其中不僅有許許多多的物資,像什麼口罩啊,手套啊。還有一些捐款。在我國疫情的時候給予了不少的幫助,深受人民的讚譽。
不僅如此,疫情在中國發生的時候,在全世界都被美國給汙名化了,於是熊老闆還特別努力的為中國證明,花了很多錢在網路上,在一些商業活動上都不辭辛苦的為中國進行正向宣傳。
真正的將中國記在了他的心裡。縱觀熊老闆的一生,可以說成為棄嬰是他的不幸但這也是他的幸運,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的開始,他也不會遇到後來教他如何做人的養父母,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更是一個心懷大愛的人。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積極評論,我看到後會一一回復大家的。
注: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果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