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經過兩年多的艱苦鬥爭,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反對派軍隊進行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共中央從全國整個戰局出發,決定在東北主動發起遼瀋戰役,以此一舉殲滅東北敵軍,徹底解放東北。
要想遼瀋戰役取得預定效果,關鍵點在於攻克錦州,切斷北寧路,從而阻敵增援,對東北敵軍形成“關門打狗”之勢。而要想拿下錦州,東北野戰軍必須首先掃清外圍重要支撐點義縣縣城。為了迅速攻克義縣,時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員的朱瑞,親率四個炮兵團,投入150多門大口徑火炮對義縣城牆進行猛轟。在炮兵的支援配合下,攻城部隊用時不到一天就拿下義縣。可惜的是,就在戰鬥即將結束,朱瑞在實地勘查戰場時不幸觸雷犧牲,成為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軍隊損失的最高級別軍事將領。
1961年,毛澤東在一次與徐海東大將交談的過程中,提到朱瑞:“說起炮彈,我們必須感謝朱瑞做出的貢獻,如果朱瑞還活著,憑他的資歷和功勞,授予他一個元帥也是可以的。”正因為有毛澤東的這句話,朱瑞一直被後人稱為“炮兵元帥”。然而,這位毛主席眼中的資歷深、功勞大的“炮兵元帥”,卻沒能入選由中央軍委評定的“共和國36位軍事家”大名單。關於其中的原因,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解放軍的炮兵建設,朱瑞功勳卓著
現代戰爭中,火炮憑藉火力強、靈活可靠、經濟性和通用性好等優點,已成為戰鬥行動的主要內容和左右戰場形勢的重要因素。拿破崙曾經說過“火炮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主要武器”,斯大林更是稱火炮是“戰爭之神”。正因為火炮在戰爭中的作用不容小覷,世界各國對炮兵的建設都尤為重視。
1924年,19歲的朱瑞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廣州大學。一年後,成績優異的朱瑞被保送到蘇聯深造,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克拉辛炮兵學校學習。從此,朱瑞與炮兵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1928年,朱瑞在蘇聯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兩年之後學成回國。根據工作的需要,朱瑞先後在中共長江局擔任軍委參謀長、執行委員會委員等職務。1934年,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朱瑞跟隨紅軍主力開始了長征。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朱瑞被任命為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1936年12月,又被調到紅二方面軍擔任政治部主任。
全面抗戰爆發後,朱瑞出任中共北方局軍委書記,指導恢復整頓中共直南、豫北特委,在晉豫邊區、太行南區等地建立抗日遊擊隊,為建立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條件。1939年5月,朱瑞與徐向前率領八路軍第一縱隊奔赴山東戰場,徐向前為縱隊司令,朱瑞為政委。1943年,朱瑞被調回延安,擔任了延安炮校的校長,憑藉自己突出的專業知識,為人民軍隊先後培養了兩千多名炮兵幹部。
抗戰勝利後,朱瑞被任命為八路軍第二副參謀長,並隨八路軍一部開赴東北。在廣袤的東北大地,隨處可見日偽軍丟棄的大量火炮零部件,出於職業敏感,朱瑞果斷寫信給毛主席:建議利用東北戰場蒐集繳獲的大量火炮及其零部件,組建我們自己的炮兵部隊,研發我們自己的火炮裝備。
對於朱瑞的建議,毛澤東當即回信:“朱瑞同志,你的建議很好,我完全同意……現在情況緊迫,我們和國民黨的談判還沒有結果,一旦雙方開戰我們急需大量火炮裝備,因此給你一年時間,希望你能組建一支我軍強大的炮兵縱隊。”
收到毛主席的回信以後,朱瑞立刻投入了蒐集零部件、整合火炮、培養炮兵人才的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累計整合出各種火炮超過4700多門,幾乎佔了四大野戰軍火炮數量的一大半。
1948年初,東北戰事向好,此時的東北野戰軍炮兵規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東野下轄12個縱隊都擁有自己的炮兵部隊之外,東野還專門組建了一支炮兵縱隊,其轄3個榴彈炮團、2個重炮團、2個高炮團、1個汽車團、1個戰車團。不得不說,此時的東北野戰軍兵強馬壯。
就在遼瀋戰役即將打響之前,朱瑞因為工作需要,被安排在後方主持工作。但一心想要到前線指揮作戰的朱瑞,多次向毛主席請戰:“抗日戰爭的最後兩年我在後方,現在好不容易有了解放東北的戰役,我應該帶著炮兵到前線去。”在得到毛澤東的同意後,朱瑞以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員的身份,率領東野炮兵縱隊親赴遼瀋戰役的最前沿。只可惜,天妒英才,1948年10月1日,朱瑞為第一時間檢視炮兵首次使用大口徑美製榴彈炮的毀傷效果時,不幸觸雷犧牲。
對於朱瑞的犧牲,我軍各級首長都非常悲痛。中央軍委在發給東野的唁電中說:“朱端同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炮兵建設中功勳卓著,今日犧牲,實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之巨大損失……”
“炮兵元帥”沒能入選“36位軍事家”名單
1989年11月,中央軍委在編纂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過程中,有關部門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60多年來眾多高階將領進行了全面、客觀、公正和實事求是的歷史評價,正式確認了共和國33位軍事家,他們分別是: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林彪、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葉挺、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
1994年8月經中央軍委審議,又確定增補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等3人為軍事家,至此被稱為共和國軍事家的共計36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炮兵建設做出卓越功勳的朱瑞卻不在名單之中。
很多人認為,共和國36位軍事家入圍標準必須是大將及以上軍銜。毛、周、朱、鄧以及開國十大元帥與十大將自不必說,其他12人按資歷都足夠授大將。而朱瑞之所以沒能入選,只能說明他在資歷上不夠大將級別。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看一下1955年大將軍銜的大致評定標準:在紅軍時期擔任過師級指揮員,八路軍時期擔任過師、旅等級別指揮員,新四軍師級別以及相當於同等的職務。解放戰爭時期擔任兵團級或者副野戰軍級指揮員,最後在建國後還要擔任過軍區級或者軍種級指揮員等等。
36位軍事家裡面,在紅軍時期犧牲的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等人的職務最低都是軍級領導。按這樣的資歷,他們倘若活著,完全夠大將軍銜。
而朱瑞相比上述幾人,在紅軍時期的資歷並不算差。如前面所講,在紅軍時代,朱瑞先後擔任過紅一、紅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而同一時期的開國十大將他們的職務基本都是師級幹部,比如紅軍時期粟裕最高職務是軍團參謀長,陳賡最高職務是紅1師師長。因此,從紅軍時期的資歷來看,朱瑞也是夠大將資格的。
抗戰時期,朱瑞先是與徐向前搭檔,擔任八路軍第一縱隊政委;而後在八路軍指揮機關調整時,擔任第二副參謀長,與彭德懷、葉劍英一起共事。這樣的職務並不低於同一時期的十位大將。
單從紅軍和抗戰時期的職務履歷來看,朱瑞資歷是很高的,開國十位大將裡面很多人的資歷都不如他。所以,倘若朱瑞活著,1955年也是有資格評大將的。
既然如此,那朱瑞為什麼沒能入選“共和國36位軍事家”名單呢?實際上,當年在評選共和國軍事家的時候,並沒有明確要求必須夠大將級別才能入選!
當時,軍事科學院總政治部牽頭,邀請了文獻研究室、黨史研究室、國防大學等單位的有關同志,會同軍事科學院的專家學者進行了討論,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個標準共有三條,具體內容是這樣的:
第一條:早年在講武堂、黃埔軍校或在外國學習軍事,有較長的軍事鬥爭經歷和豐富的作戰經驗,並在大革命時期曾帶兵打仗,或參與領導革命武裝起義,或領導建立紅軍,或率國民黨軍起義有重大貢獻者。
第二條:在革命戰爭時期,組織指揮過重要戰役,有顯著戰績,並長期主要擔任軍隊高階領導職務,即先後任紅軍時期師、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旅(二級軍區)、新四軍師(支隊)、解放戰爭時期軍(縱隊)的正軍職以上領導職務者。
第三條:在我軍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中作出重要貢獻,並在紅軍時期擔任過團以上職務,建國後擔任過軍委常委、國軍委委員以上職務的軍委領導人。
這三條標準從資歷、貢獻、職務三個方面對進行了界定,比較全面地涵蓋了各個時期的不同歷史人物,能體現實事求是的原則和態度。其中解放前就已經犧牲的同志主要參照前兩條。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對照這三條標準,逐一比較,36位共和國軍事家都完全符合標準要求。
再來看看朱瑞,早年在蘇聯克拉辛炮兵學校學習軍事,在紅軍時期擔任師以上職務,在抗戰時期擔任旅以上職務,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縱隊司令職務。從這些職務上看,似乎都符合要求,但是,朱瑞有一個很遺憾的“不足”:大革命時期他沒有帶兵打仗,也沒有參與領導革命武裝起義。
所謂大革命時期,指的是1924至1927年這一特殊時期。在此期間,共和國36位軍事家要麼參加了北伐戰爭,要麼參加了武裝起義,為人民軍隊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貢獻。而朱瑞同一時期卻遠在蘇聯學習,沒有機會參與大革命時期的各種武裝鬥爭。正因為如此,被稱為“炮兵元帥”的朱瑞,儘管資歷很深,但並不滿足入選“共和國軍事家”的所有評定標準。
結語
雖然沒有入選“共和國軍事家”的大名單,但決不能以此看輕朱瑞對人民軍隊所做的重要貢獻。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朱瑞以他科學的頭腦和專業的知識,秉承和發揚“炮兵就是戰爭之神”的思想,將人民軍隊的炮兵從數量、質量兩方面提升到新的層次,為東北解放乃至全國解放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炮兵元帥”,他當之無愧!
參考資料:《36位軍事家的評選標準》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