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7年1月25日德意志皇帝海因裡希四世來到位於義大利北部,教皇格雷戈爾七世棲身的卡諾薩城堡。冒著大雪,摘下王冠,光著腳跪在教皇門外,請求他的寬恕。
海因裡希四世(1050-1106),薩利安王朝第三位德意志國王(1056-1105在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084-1106在位)。他四歲時(1054年)登上王位,加冕為德意志國王。父親死後,他的母親替他攝政。他長大後,立志於加強德意志王權,建立一個大帝國。
格雷戈爾七世(1020-1085),克呂尼改革派教皇(1073-1085在位),是歷代教皇中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曾是克呂尼修道院的一名修道士,參與制定過教會改革以來幾乎所有重大宗教事務的決策。
希爾紹修道院是德意志境內的一所修道院,在這一時期率先改革,宣佈修道院直屬於教皇,而不是王國的財產。這一宣告在德意志境內引起重大反響,許多修道院也紛紛響應,投向教皇。
這一局面並不利於德意志國王,因為修道院在當時相當於一種生產組織,修道士們平日透過務農進行修道。這也發展了當地的農業,有利於在該地區形成聚居點,進而產生莊園。莊園中有大量佃農進行農業生產,為莊園領主帶來收益。而這些領主都是國王的封臣,國王因此也可加強統治。
而海因裡希與格雷戈爾的這場較量是由米蘭地區的主教授職權引發的。米蘭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一座較大的城市,是德意志國王向義大利滲透的橋頭堡。
正因如此,雙方都不肯讓步。最終,海因裡希召開會議決定廢黜教皇;而格雷戈爾則革除了國王的教籍,並聯合德意志反對派諸侯與各修道院,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
海因裡希思來想去,只能是認慫了,於是他放下身段,才有了文章開頭一幕。
但其實海因裡希並沒有輸,得到教皇寬恕的他積極在德意志進行反攻。他先是利用王室封臣的力量廢黜了幾個反對派諸侯,又利用新興的市民階層以及自由農(他們都有一定的自由,脫離了莊園的奴役),向教皇發動攻勢。最後,教皇倉皇而逃,海因裡希新選出的教皇為海因裡希戴上了皇帝的冠冕,並且二者達成協議。皇帝獲得主教世俗權力的授職權,而教皇則獲得了主教宗教權力的授職權。
在這場較量中,海因裡希四世先輸後贏,達成了自己的目標,並以身作則,說明了什麼叫“大丈夫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