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6日,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大決戰開始了。在這一天,華國鋒、葉劍英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粉碎了那個臭名昭著的集團,那個灰暗時代結束了。但國民經濟退步,軍隊建設步伐緩慢等惡果還在。1977年,鄧小平復出後主抓經濟,把整頓、建設軍隊的重任託付給了葉劍英、徐向前等幾位老帥。1978年,葉劍英元帥卸任國防部長,由徐向前元帥接任。那麼在這個關鍵時期,為何選擇徐向前元帥呢?
徐向前,字子敬,1901年出生,山西省五臺縣人。他的父親是清末秀才,母親是一位勤勞樸實的家庭主婦。
常言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確實如此,徐母伴隨著兒子一路長大,為人處世都對徐向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徐母虔誠地信奉著佛教,平時經常助人為樂,行善積德,這些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徐向前。雖然年幼的徐向前並不能理解那麼難以琢磨的高深佛理,但他開始朦朦朧朧地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愛護、和睦相處,慢慢的他開始模仿著母親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
少年時期的徐向前,家中雖不是十分拮据,但也僅僅能保證溫飽,而且既然出身農村,就免不了要做農活,春種秋收、抗旱除草,徐向前總是跟著母親勞動,這不僅培養了他吃苦耐勞的性格,還為後來適應艱苦的革命環境奠定了基礎。
徐向前在村裡的私塾學習了三年四書五經,之後又被父親被送到東冶鎮陀陽高等小學校去讀書。他在新學校裡接觸到了許多新鮮事物。但好景不長,僅僅兩年後,徐向前就因為家境不濟,又回到村裡私塾唸書。即便如此,徐向前的學業也未能繼續,因為貧困,一年後徐向前便結束了少年時期的學校生活,這對於一個渴望學習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失學在家的徐向前早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16歲那年,徐向前在河北省阜平縣一家書店裡做學徒,這是他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在做學徒期間,徐向前大量閱讀了中國古典小說,受書中俠義精神的薰陶,激發了他願為國為民犧牲生命的偉大精神。
辛亥革命之後,在孫中山的倡導下,各地開始興辦貧民教育,“山西王”閻錫山響應號召開始大辦教育,成立了山西國民師範速成班。1919年春,徐向前考入了這所學校,在速成班他首次接受了系統的教育。1921年畢業後,徐向前在陽曲縣和五臺縣河邊村任小學教員,但每次都因向學生宣傳愛國主義而被校方辭退。徐向前一心一意當好教師的願望破滅了,他開始走向另外一條大道。
有人說,人這一輩就像下棋,一步錯步步錯,最後滿盤皆輸,一步對步步對,一路高歌猛進。1924年徐向前走對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他考入了一個軍事速成班,這個速成班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黃埔軍校。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這是黃埔大門兩邊的對聯,所有進入這道門的的熱血青年都懷揣著救國救民的的偉大理想,他們不貪錢,不怕死,是信仰堅定的革命戰士。正是由於懷揣著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黃埔的學生才能在北伐中爆發出巨大的戰鬥力。一個個著名的軍閥,陳炯明、吳佩孚、孫傳芳,被黃埔學生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丟進了街角的垃圾堆。
毫不客氣地說,誰掌握了黃埔軍校,誰就有問鼎九州的資格,這一點蔣介石看得很明白,所以他經常在黃埔軍校找學生進行“非人談話”,其實就是一次考察,被蔣介石看中的人都會快速升遷。有一次,徐向前也被叫去談話, 他看到端坐在椅子上神情嚴肅的蔣介石,沒經歷過場合的徐向前略有些不知所措。造價上徐向前不太愛說話,蔣介石可能是覺得此人太過老實巴交,只聊了幾句,就把他打發走了。
蔣介石如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沒被他看中的老實人,在不久後會統領數十萬部隊,在戰場上縱橫捭闔,殺得國民黨軍隊抱頭鼠竄,當然了這是後話。
1925年9月6日,黃埔一期畢業,徐向前留在學校擔任排長,不久後,又被調到馮玉祥的部隊,但舊部隊有很多陋習,驕縱腐敗、毫無鬥志,對軍閥間的互相征討也倍感厭惡,於是,僅僅過了一年,徐向前就離開馮玉祥的部隊,回到了武漢。到武漢後,他被這裡一片火熱的革命氛圍所感染,心中激起了無盡的火焰。
他在武漢讀了《二月革命》、《共產主義ABC》等著作,還有瞿秋白、魯迅的文章。徐向前思想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他清醒地認識到,蔣介石領導下的三民主義救不了中國,國民黨政府已經腐朽貶值,官員爭權奪利、昏庸無能,只有共產黨才能帶領中華民族走上正確的道路,引導中國人民奪取革命的勝利。
1927年,在國共兩黨逐漸走向分崩離析的關頭,透過楊德魁等人的介紹,徐向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蔣介石背叛革命之後,共產黨組織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雖然在最初都取得勝利,但都在進攻大城市時遭遇了滑鐵盧,這讓許多共產黨人看出在中國以佔領大城市為目標的軍事路線是不可行的。只有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軍事路線才符合中國國情,才是當下革命階段的最優選擇。
1929年6月,黨組織派徐向前趕赴鄂東北地區,擔任紅一軍31師副師長。紅31師說是一個師,徐向前最初接手時只有300餘人,其中大多數是青年農民。這裡徐向前就採取因人制宜的方法,沒有強硬的要求戰士按自己的主張來,而是注重發揮士兵的主觀能動性,並且各個方面加深軍民之間的關係,處處以身作則,平易近人,和群眾打成一片。就這樣,徐向前在很短時間內就受到各級指戰員的愛戴。
徐向前到鄂東北地區不久,就遭遇了國民黨軍隊的三次圍剿。他深知與敵人正面抗衡無異於以卵擊石,於是領導這支弱小的部隊,避強擊弱,避實擊虛,多打小仗,積小勝為大勝,使得國民黨三次圍剿都無功而返。
1929年11月,在中共鄂豫邊第一次黨代
會上,徐向前與曹學楷等同志一同提出了《中共鄂豫邊關於軍事問題的決議案》。決議案主張各部隊採取集中作戰、分散遊擊、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等七項游擊戰術原則,鄂豫邊紅軍的發展壯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徐向前的優異表現讓黨中央很是讚賞,1930,徐向前升任紅1軍副軍長兼紅1師師長。中原大戰期間,徐向前抓住軍閥內鬥的機會,率軍三次出擊,三戰三捷,接連攻克數座縣城,並且吸收了不少兵力。從此,徐向前的威名從此在紅軍內部和敵人當中廣泛傳開。不知道此時的蔣介石有沒有後悔。百姓為了慶祝幾次偉大的勝利,專門編了歌謠:“平漢遊擊五十天,三戰三捷三擴編,紅軍聲勢震武漢,革命烽火遍地燃。”
1931年,徐向前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不久後,年僅30歲的徐向前指揮了黃安戰役、商潢戰役、蘇家埠戰役、潢光戰役,殲敵正規軍近四十個團,紅四方面軍發展到40000餘人。1931年冬,徐向前又率領四方面軍14000餘人,渡漢水,攀烏道,越秦嶺,戰寒風,直下通江縣城,開闢川陝革命根據地
1932年,國民黨集結6萬兵力,從三個方向,向川陝革命根據地發起圍攻,徐向前在第一個月的作戰中以遲滯消耗敵人為主,以讓出地盤為代價消耗敵人有生力量,取得了殲滅8000餘敵人的戰果。之後,敵人經過休整,捲土重來。
徐向前指揮部隊節節抵抗,誘敵深入,而後集中兵力,迂迴到敵人的側後方,以有心算無意,一舉擊潰敵人主力,取得了這個戰鬥的勝利,這次勝利讓根據地內的軍民革命熱情高漲,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1933年11月,敵人再次捲土重來,六路圍攻川陝革命根據地,徐向前毫不畏懼,領導紅四方面軍連續向敵人發起三次戰役,殲敵80000餘人,粉碎了敵人的圍攻計劃。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啟了全面侵華戰爭。這時候,階級對立低於民族仇恨,徐向前堅決擁護中共中央與國民黨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放下宿怨,一致對外。因為徐向前與閻錫山是同鄉,黨組織安排他與周恩來、朱德一道前往太原做閻錫山的思想工作。到太原後,徐向前和周恩來,四處奔走呼號,夜以繼日工作,在與各界人士見面時,在群眾中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最終,在幾人的不懈努力下,閻錫山同意成立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動員會,並答應為八路軍建立晉察冀抗日前線提供方便。
此後,徐向前、劉伯承、鄧小平三人,在太行山脈建立起了晉冀豫抗日根據地,迅速組織發展抗日武裝,積極與敵人展開戰鬥,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在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的領導下,129師先後取得了鳳凰山戰鬥、長生口伏擊戰、神頭嶺戰鬥、反六路圍攻、響堂鋪戰鬥和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戰役的勝利,累計殲敵近7000人。戰後,日寇被趕出了晉東南,以太行山區為中心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基本形成了。
1939年6月初,徐向前奉命赴山東,任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第1縱隊司令員,統一指揮山東和蘇北、皖北八路軍各部隊,堅持抗日遊擊戰爭,廣泛建立地方政權,有力地抗擊了日寇對山東的“掃蕩”。並在此後的一系列戰鬥中取得很多勝利,對民族獨立,國家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援下悍然發動內戰。中共中央任命徐向前為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在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之後,以劣勢兵力擋住了敵人的進攻,並抓緊時間擴充部隊訓練新兵。
在解放山西的過程中,徐向前率部首先攻破了晉南屏障——運城,之後又進攻臨汾,第三在晉中地區與敵展開決戰,此戰中徐向前成功運用了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創造了以寡敵眾,以少勝多的範例,也是運動戰的典範之作。
1949年4月,徐向前率部向太原發動總攻,此役共消滅敵人13.8萬餘人,盤踞山西達38年之久的閻錫山政權宣告滅亡。想當初徐向前讀的山西國民師範速成班,還是閻錫山建的,如今徐向前親手推倒了“西北王”這座大山,恐怕兩個人誰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真實時也命也。
建國後,徐向前被授予元帥軍銜。1979年,徐向前參與決策和指揮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徐向前一生身經百戰,在血與火的戰場上磨鍊成長,縱橫捭闔,在軍事理論方面,也有自己的建樹,二者合一,終成一代名帥,這也是為什麼葉劍英卸任後,由徐向前擔任國防部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