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不負囑託,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不負囑託,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內,王華明院士(右)和其團隊成員在實驗室現場進行研討。宋超攝/光明圖片

不負囑託,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在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成員於平教授(前排右一)向學生介紹科研專案內容。新華社發

不負囑託,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教師節前,在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黃大年老師雕像前擺放著一束鮮花。新華社發

不負囑託,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在吉林大學黃大年紀念館,學生留下緬懷黃大年老師的話語。新華社發

【教師講述】

身影已不見 但奮鬥的燈光不滅

講述人:吉林大學地球探測與資訊科技教師團隊核心成員、黃大年紀念館副館長 於平

“向‘時代楷模’黃大年同志學習!”在吉林大學地質宮門前,紅底金字的條幅熠熠生輝。這裡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大年生前傾注心血、築夢拓新的地方。

2017年1月,黃大年教授不幸病逝。當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黃老師走後4年間,作為他生前帶領的團隊,我們集智攻關、傾心育人,積極推進黃老師未竟事業。

幾年來,團隊在航空重力梯度儀、移動平臺旋翼過載無人機技術、海洋電磁探測裝備與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培養的學生也在祖國各地以出色表現踐行著黃大年教授崇高精神。

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前,我們作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寫信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教學、科研等工作情況,並驚喜地收到了總書記重要回信。這讓我們倍感溫暖和振奮。

4年間,黃大年老師激勵的絕不僅是一個團隊、一所學校,而是各行各業的幹部群眾、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

2017年5月,吉林大學組建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報告團。4年來,我作為報告團成員先後參加不同規模宣講報告170餘場,現場聆聽或透過網路收聽收看的受眾逾百萬人次,引發強烈反響和廣泛共鳴。

2017年9月,吉林大學將黃大年老師生前辦公室改建成“黃大年紀念館”。紀念館累計接待參觀700餘場、30000餘人次,黃老師的先進事蹟、科研成果和80多件生前用品,生動“講述”著黃大年的故事。

在地質宮五樓,雖然黃老師忙碌的身影已不見,但奮鬥的燈光不滅。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黃大年式科技創新團隊、黃大年實驗班、黃大年黨支部,一個個以黃大年名字命名的團隊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弘揚他的精神,繼承他的事業,培養更多的黃大年式人才。萬燈如火,其光如鬥,黃老師對祖國的熱愛、對理想的堅持、對科學的堅守,將永遠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做充滿詩性和智性的文學教育

講述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教師團隊核心成員、文學院副院長 楊慶祥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教師團隊由孫鬱教授領銜主持,是一個老中青三代學者結合、研究教學特色鮮明的團隊,也是一支深受黃大年教授忘我工作、刻苦鑽研精神感召的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來,我們更是將學高身正、立德樹人作為自覺追求。

孫鬱教授的魯迅研究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他的課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們親切地稱他為“酒窩爺爺”——因為他笑起來有兩個酒窩。凡他講課,必然座無虛席,甚至過道都擠滿旁聽的學生。“上課前,‘酒窩爺爺’疾步走進教室,從鼓鼓的黑色雙肩包裡,一本一本地取出泛黃的書,摞在講臺上。書裡夾滿了小紙條,這是他上課之前做的功課。”在學生印象裡,孫教授上課有古風,充滿詩性和智性。

孫教授於學生而言是良師,也是益友。一次,他給有志於做中學教師的一名碩士生髮資訊:“我在浙江上虞春暉中學參觀,朱自清、李叔同、豐子愷、朱光潛都在此任過教。中學老師也會出大師的。”這名學生受到很大鼓舞,如今已成長為北京十一學校優秀教師。

我們團隊的程光煒教授這些年致力於“重返80年代文學”,引領了當代文學研究歷史化的新潮流。他以善於培養博士生著稱,他的博士就職於北京、上海、山東等地重點高校,成為當代文學研究的新生力量。

作為一名80後教師,我一直得益於這個團隊的傳幫帶。我努力創新教學科研方式,從2011年起,創辦了“聯合文學課堂”,以多所高校博士生為主體,每次聚焦一位青年作家新作展開討論,無論是博士生還是青年作家,都感覺獲得了很多營養。

在學校支援下,我們舉辦了一系列讀書會、研討會,產出了一批重要成果,一些老師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國際上產生良好反響。

讀到總書記重要回信後,大家非常激動。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將其落實在育人實踐中,探尋古今文脈,激發青年學生運用母語的潛能,為培育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工作。

點燃學生心中理想的火種

講述人:復旦大學病原生物學系醫學微生物學教師團隊核心成員、病原生物學系黨支部書記 趙超

被認定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來,我們在聞玉梅院士帶領下,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把最前沿的科研引入課堂,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報國志向。

聞玉梅院士開創性地研發了乙肝病毒治療性疫苗,她與學生分享自己在科研中歷經挫折卻始終堅持的故事,並告訴學生們,當年是數百封患者來信激勵她一直向前走。令她欣慰的是,學生們正接過這份沉甸甸的囑託,為戰勝乙肝而接續奮鬥。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團隊在科研攻關中貢獻力量,僅用3天分離上海首株SARS-CoV-2,釋出全球首份新冠抗體報告,聯合開發新冠DNA疫苗,開發出新藥篩選平臺,併為國內各單位提供藥物篩選等支撐服務。同時,還把新冠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課堂教學和科普宣傳,多途徑助力科學抗疫。

團隊在聞玉梅院士帶領下積極參與本科生教學,承擔的課程獲得國家精品課程等獎項,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教學思政比賽中也屢獲好成績。我們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廣受師生好評。

點燃學生心中理想的火種,是每位教師的使命。我們要不負總書記期望,潛心培養全心全意為病人著想、具有人文精神的醫學人才,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為國土與生態安全培養優秀人才

講述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國土與生態安全遙感教師團隊負責人 李滿春

作為一個教學與科研並重的團隊,我們用“繪製空間藍圖、守護安全底線、助力生態文明”詮釋肩上的使命擔當。

科學繪製空間藍圖是我國空間規劃體系改革的核心,如何最佳化空間結構,協調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關係,繪製面向生態文明的空間藍圖,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團隊秉承南京大學老一輩地理學家“統籌協調人地關係”的規劃理念,在上海、長沙、合肥等地開展空間最佳化工作,形成了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我們還構建了地理資訊雲服務平臺,打通部門與行業資訊共享壁壘,建設了“一張圖”地理資訊服務體系。

怎樣在保障發展的同時,守護好國家糧食和生態安全等空間底線?我們聯合國內其他15家單位,研究了多項監測和應急響應技術,開發了國土資源與生態環境安全監測系統整合平臺,高質量服務長江大保護、西北邊境生態環境安全保障、南海及周邊地區和平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特別是在長江大保護方面,我們創新設計並實施了全國首個服務長江大保護的存量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異地置換方案,助力常州市在全國率先破解“化工圍江”困局,為沿江綠色發展提供了示範。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一代代人接續奮鬥,教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團隊提出並實踐了寓教於研、虛實結合的數字化地理人才培養模式,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建設線上、線下、虛擬模擬和社會實踐等國家一流課程,編撰國家精品和規劃教材,建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為國家和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未來,我們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堅持愛崗敬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將潛心治學,深入研究立體遙感技術,為生態文明、“一帶一路”、國土與生態安全保障再立新功;我們將開拓創新,深化開展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數字孿生、實景三維中國等研究和應用,為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接續奮鬥是最好的緬懷

講述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岩土工程中心教師團隊負責人 李術才

看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後,我第一時間組織團隊成員認真學習。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殷切期望,讓我們倍感溫暖。

隧道超前地質預報是我們團隊的拳頭方向,因此我們跟黃大年教授算是同行。團隊中不少老師聆聽過黃大年教授的報告,他曾鼓勵我們把地球物理與岩土工程結合起來,做好交叉創新。

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來,我們深入貫徹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的重要指示,深刻認識到,只有接續奮鬥,才是對黃大年教授最好的緬懷!

在育人和科研中,我們繼承黃大年教授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瞄準隧道與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等重大災害預報和控制的迫切需求,先後解決了突水突泥災害預報與治理、全斷面掘進裝備施工超前地質預報等關鍵難題,形成了“理論—技術—裝備—材料—標準—應用”的全鏈條式自主成果,獲得了2020年度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唯一的技術創新獎。

在服務國家重大工程中,我們發揚黃大年教授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長期深入工程一線,為中國最長鐵路隧道——雲南高黎貢山隧道、國內首例下穿地鐵車站粉土地層堵水加固工程——徐州地鐵6號線市政府站等200多個重難點工程保駕護航。

在攻堅克難中,團隊踐行黃大年教授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以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戰鬥精神挑戰川藏、新疆、雲南等極複雜地質條件和極惡劣工作環境。在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西北戈壁大漠、西南邊陲深山,都留下了山大岩土人的身影。把隊員派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是我們的堅定追求。

總書記要求我們“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為學,就要做到學為人師,肩負起教育報國和科技自強的使命;為事,就要做到至誠報國,立足本職,把地下工程災害防控與智慧建造這一國家急需作為團隊奮鬥目標;為人,就要做到行為世範,在講臺、實驗室、工程一線立德樹人,做四有好老師,當學生引路人。

科研育人,常懷空天報國志

講述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教師團隊學術帶頭人 王華明

科技強國、空天報國,是我們團隊每位成員的理想追求。1992年,我懷揣著這樣的信念來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30年來,逐步會聚成一支以我為學術帶頭人、以10餘名80後為核心骨幹的創新團隊。團隊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和科研報國的責任,形成了艱苦奮鬥、淡泊名利、心無旁騖的團隊工作精神和自強自信、奉獻犧牲、頑強拼搏的團隊工作作風。

在人才培養方面,團隊始終不忘初心使命,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的科研實踐中,鍛鍊、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在已畢業的120餘名研究生中,湧現出“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完成人4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2人、卓越青年科學家2人、省部級一等獎以上完成人14人次,3人分立大型運輸機首飛一、二等功。

在科研方面,團隊形成了重大裝備“高效能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增材製造(3D列印)技術”和重大裝備“嚴酷環境關鍵摩擦副特種表面工程技術”等特色方向,建立了2個國家級研究基地。團隊與我國重大裝備產業部門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在一系列重大裝備研製、生產和工程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今後的教學科研中,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託,不忘立德樹人之初心,培養更多基礎深厚、能力過硬、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牢記科技報國使命,發揚“十年磨一劍”乃至“終身磨一劍”的奮鬥精神,不斷攻克先進材料和製造的核心關鍵技術,為國家重大裝備技術發展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作出應有貢獻。

(專案團隊:本報記者 靳曉燕、劉博超、任爽、王斯敏)

分類: 教育
時間: 2021-09-14

相關文章

張愛玲:做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
渭南日報 見習記者 任瑞 幹練的短髮.明亮的眼神.溫暖的笑容.親切的話語,初見臨渭區西安路小學教師.2021年區級優秀班主任張愛玲老師時,便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把學生放在心裡--是核心 ...

成豔春:為學生成長塗上溫暖底色
"為孩子們創設均衡普惠的天空,讓他們都找到成長的快樂,讓每一個孩子都快樂成長!"多年來,成豔春校長帶著這樣的使命,身體力行,帶領團隊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2008年3月,成豔春 ...

用紅色文化鑄魂育人 打造高校思政課“金課”
[摘 要]紅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寶貴資源.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堅持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要完善思政課程體系建設,要立足中華民族話語體系,要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造高校思政 ...

教師成長中的“三勤”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成為一名經驗豐富.業務過硬的教師需要幾年?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教師有沒有勤思.勤學.勤做.這個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誰都不能隨隨便便成為教學能手,更不能隨隨便便成為名師. 勤思, ...

學校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走訪慰問活動

學校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走訪慰問活動
覃萍副書記(右一)與學生親切交談 經管學院走訪慰問學生 醫學部走訪慰問學生 中秋佳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團團圓圓.為了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中秋節前夕,學校黨委副書記覃萍帶領學 ...

牛奶不允許入校,四川兩學生校門口喝整箱,牛奶還分校內外?

牛奶不允許入校,四川兩學生校門口喝整箱,牛奶還分校內外?
導語: 教育這個話題,不僅僅在當今社會是一個全民關注的話題,其實自古以來教育就從未離開過人們,在大家的心中,教育永遠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因為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學生可能是一個家庭的未來. 對於一個國家和 ...

莫讓“成功”替代“成長”
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之異--人才口徑.課程組織.能力結構,討論很多.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更關注專與通所植根的共同基礎--教育生活. 知識.能力與教養均需要在教育生活中融通.在"以學生成長為中心& ...

我,36歲,10年前就月入3萬,揭露真實英語機構校長成長曆程

我,36歲,10年前就月入3萬,揭露真實英語機構校長成長曆程
近期國家的教育雙減政策給培訓機構帶來了衝擊,盈盈籽採訪了一下石校長,聊聊她的人生故事. 盈盈籽採訪石校長 職業標籤: 在美聯英語工作13年七次被晉升 美聯英語校區校長&終身教育者 兼任深圳區域 ...

讓學生在實踐中懂勞動、會勞動、愛勞動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把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我感受到知識的價值,在具體的實踐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勞動的艱辛和快樂."談起參與後勤資訊化開發專案的體會,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 ...

教會學生“交往”
蔣凌雪,上海市中國中學班主任,正高階教師,上海市十佳班主任,徐彙區高中優秀班主任工作坊主持人. ---------------------- 看到案例,你也許會閃出一個念頭,現在的學生怎麼了,出現一點 ...

如何引導學生向高階學習邁進?武鳳霞給你答案

如何引導學生向高階學習邁進?武鳳霞給你答案
當下的教學 早已不再是 表層學習.表面學習和表演學習 而是注重引導學生 深度參與學習過程 追求學生對學習過程的 深度參與.反思建構 那麼到底該咋樣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學習真正發生? 河南教師 ...

願做“一隻快樂的八爪魚”,劉瓊講述對講臺的熱愛與擔當

願做“一隻快樂的八爪魚”,劉瓊講述對講臺的熱愛與擔當
說起江西服裝學院服裝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劉瓊在江服的經歷,堪稱精彩: 2011年1月,獲江西省第五屆美術教學成果大賽<Just do it >銀獎: 2011年9月,獲江西省第五屆服裝設 ...

“水稻之子”袁定陽:繼承袁隆平衣缽,差點因為父親丟了媳婦

“水稻之子”袁定陽:繼承袁隆平衣缽,差點因為父親丟了媳婦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古往今來,糧食對於一個國家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征戰都是必須有糧草先行,只有保障了食物供給,只有糧食滿足了將士們的所需,才能儲存體力,立於戰略的 ...

穿越時空!武大剛剛又衝上熱搜

穿越時空!武大剛剛又衝上熱搜
來源:極目新聞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開學典禮 1958年9月12日,偉人毛澤東在武漢大學行政樓前的操場上,親切接見武漢大學學生.這裡因此被命名為九一二操場. 2021年9月12日,武漢大學7289名本科 ...

面對教授伸來的“黑手”,我們不能再沉默了

面對教授伸來的“黑手”,我們不能再沉默了
9月17日晚,微博網友發文講述自己在內蒙古財經大學就讀期間,遭遇該校某院教授烏某騷擾猥褻一事引發關注.截至目前,該文在微博平臺閱讀量已超50萬. 題為<控訴:一位教授的騷擾猥褻實錄>的網路 ...

“讓每個孩子眼裡有光、心有所信”

“讓每個孩子眼裡有光、心有所信”
"國培計劃"參訓教師.授課教師共話新時代教師職責-- "讓每個孩子眼裡有光.心有所信" 編者按 今天是教師節,我們致敬人民教師,也深思新時代教師肩上的職責. 教 ...

“如果能重來,絕不讓孩子住校”,一位寄宿生家長哭訴其中原委

“如果能重來,絕不讓孩子住校”,一位寄宿生家長哭訴其中原委
文/小哈 對於家長要不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這個話題,不同的家長會有不同的觀點. 有的家長認為應該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有時由於家長忙於其他事情,也是沒有辦法接孩子,才會做出 ...

印象川農人|李仕貴:刻苦鑽研為育種 傾盡全力為育人

印象川農人|李仕貴:刻苦鑽研為育種 傾盡全力為育人
人物簡介:李仕貴,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水稻所所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和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舉行講座祝賀楊振寧先生百歲華誕

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舉行講座祝賀楊振寧先生百歲華誕
今年,是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誕辰110週年,明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也將迎來百歲壽辰 .9月15日,南開大學省身樓報告廳裡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講座.83歲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