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進入韶關市第三中學讀初中,當時還是所完全中學,一入校就聽聞學校有個學生考進了華南師範大學,破了天荒。當然,這事對我沒什麼感覺,因為我更清楚這學校是韶關市區中學裡最差的三所中學之一,人稱“369”(三中、六中、九中),而三中則以打架鬥毆聞名全市。
就是這樣的學校,在班裡跟同學互報升初考成績時,我也只在排在中下。一般來說,我是不會有什麼無法預測的發揮了,但我就是能把自己弄得師生側目。初一第一學期,我英語考了個99.5,全級第一,英語老師很遺憾我丟了那0.5分,上課見了我都眼睛帶笑。然後第二學期開始,我就不聽課了,每逢週末就結伴騎行去市區看電影,還課堂頂撞,氣得英語老師趕我出去。結果期中考試英語考了27.5,全級倒數第一。不僅於此,還在年級郊遊時左手摔了骨折,我想班主任一定覺得我更應該進三中隔壁的工讀學校(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那是什麼學校了)。
混完初一,我覺得這樣很對不起父母,開始讀書。初二開學每天七點十分左右就到學校,班門還沒開,在小山丘上讀《紅樓夢》……每次大考全班第一,全級第一批共青團員,代表新團員在全級發言(當然,講稿是父親寫的)。同學關係很好,在考試時經常幫助有需要的同學,偶然出現被幫助同學成績全班第一我第二的異常情況。
到了初三,基本減少與女同學談笑的時間,在每次考試都全班第一的穩定狀態下,考進了………………韶關市第十中學。這說明什麼?不是我聰明,而是這學校真不是讀書的地方。我就這麼多花心思讀讀書,就成為老師眼中的勤奮學生了。我這一屆360人裡,考進市重點中學的只有一人,考進十中的只有五人。
三中那名考進華師的學生,他在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我1993年考進華師,他做了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