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熱心腸的人,也會讓人覺得討厭呢?”
有個高贊回答是:
“因為他以為的熱心腸,並不是別人想要的,反而是語言的枷鎖、道德的綁架。
他們用所謂的‘熱心腸’不斷越界,刺痛了別人而不自知。”
有這樣一類人:
他們自詡熱心腸,卻“笑裡藏刀”而不自知;
他們自以為是好心,卻在“一團和氣”中傷人於無形。
當他們開始變得“熱心腸”時,“自殺式”社交就開始了。
著名心理學專家武志紅曾說:“邊界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為傷人利器的原因。”
的確如此。
在豆瓣小組話題“你所經歷的語言虐待”中,豆友莉莉分享了一個故事:
大三那年,莉莉決定要跨專業考北師大教育學研究生。
這對她而言,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為考試難度很大,她需要精心準備。
然而,複習之初,舍友花花卻打著“為她好”的名義,不斷打攪她的複習。
不是提醒:“你不要總聽影片課程,要看書才能更好地吸收課程。”
就是建議:“你最好不要晚上覆習,晚上覆習,睡不好覺,複習的效果也不好呢!”
或是規勸:“我覺得你沒有必要跨專業考研究生,跨專業不如本專業,你幹嘛給自己找事?”
再不然,則是否定:“我覺得你走了彎路了,這麼多天了,我見你的測試卷都那麼點點的分,你還是早點換個方向的好!”
花花的指指點點讓莉莉變得十分焦慮,常常陷入自我懷疑,差一點就要放棄考研。
後來,為了免受干擾,莉莉在外租住了公寓,沒有了閒言碎語,她能全心全意準備考試,備考效率也高了很多,一年後如願以償考入了目標院校。
著名心理學家馬歇爾 ·盧森堡曾經說過: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好心人再怎麼說“我都是為你好”,都應該明白不越界是操守,更是修養。
因為人與人的邊界,如同下象棋,一旦越界,就意味著傷害的開始。
越界的好心人,或許起心動念並沒有大問題,可卻總會在開口時侵犯他人的自主權,不斷在別人領域內表達不合時宜的觀點,赤裸裸地想要裹挾他人附和你。
要知道,真正的“為你好”,不是越界,而是剋制;不是指指點點,而是誠誠懇懇。
《假面騎士劍》中有這樣的一句話:
“不識時務的人可很惹人厭的,誰都有不想讓人碰觸的隱私。”
在熱播劇《都挺好》裡有這樣一幕,讓無數觀眾認為蘇明玉的男朋友石天冬真討厭:
在蘇明玉想要撇開原生家庭父親、哥哥帶來的一地雞毛時,父親蘇大強忽然在洗浴中心暈倒被送去了醫院。
兩個哥哥都指責明玉:“你既然把爸爸接到了家裡去住,那就應該照顧好爸爸。”
然而,蘇明玉根本沒有想要把父親接到自己身邊,她明明是讓石天冬將父親送回二哥家。
但石天冬聽到了蘇大強可憐兮兮地表達自己已無家可歸,竟自作主張並瞞著蘇明玉為蘇大強開了賓館。
莫名其妙地被扣上了一個照顧父親不力的“罪名”,蘇明玉與石天冬在醫院就爭執了起來。
石天冬承認自己確實有錯,可是他卻也指責蘇明玉:
“你心腸也不能那麼硬,他是你爸,能不管他嗎?”
“蘇明玉,你要是這脾氣能改,你和家人的關係能是這樣嗎?”
“我這是為你好!”
然而,他的這份逾矩的熱心腸,卻讓蘇明玉很憤怒、很討厭,兩人的感情降至冰點。
刑法教授羅翔老師曾說過:
“人最終還是要進入到一個規則體系,所謂隨心所欲不逾矩嘛。”
人不能僅憑著逾矩的熱心腸去做所有事,不盲目逾矩、不過分幻想,適時忍痛退場,才能真正成全你想要成全的人。
我們討厭逾矩的熱心腸,是因為板子不打在他們身上,他們根本不在意你是否痛。
他們不斷以所謂的“熱心腸”去破壞別人的規矩,影響別人的生活,做事往往令人心生厭煩。
要知道,我們的美好世界,並不需要逾矩的熱心腸,而需要恰如其分的冷淡。
《菜根譚》說:“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與人嘗。”
最高階的社交是點到為止,進退有度。
在一檔影片對話節目中,一向熱情、搞笑的金婧表示自己並不是個熱衷於結交藝人朋友的人。
為此,她提到了自己與偶像大S之間的一段往事:不久前,自己有幸與大S錄製一檔綜藝節目,兩人相處得非常愉快。
於是,金婧覺得自己能與大S成為好朋友,就給大S發了很長很長的“表白”資訊。
她等待著大S的回話,希望對方也能跟她一樣熱絡。
然而,半天過後,大S只發來了一句特別簡短的語音:“好的,金婧。謝謝你呀,你加油哦!”
她覺得十分失望:“啊?為什麼就只給我講這個?我發了那麼多……”
再到工作場合碰面,大S也只是與她保持很禮貌和客氣的工作關係。
後來,她想明白了:也許過分熱情,對別人是困擾,對自己也是折磨。
正如周國平曾說:
分寸感是成熟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
朋友之間的相處,從來都不是過分自來熟就能相處良好的。
成年人的社交,我尊重你的獨立性,你也尊重我的選擇。保持彼此之間的分寸,能點到為止進退有度,才不失為高階。
以恰到好處的關懷回饋友情,用恰如其分的熱情洞察世事,不愧為最高階的社交。
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
良好的社交從來都不是不懂分寸、不斷越界的爛好心,而是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
餘生很貴,請不必太過“熱心腸”。
願你能做個聰明的好人,既有熱心腸,又有冷頭腦。
願你能用恰到好處的關心,溫暖人心;能用洞察世事的處事,扣人心絃。
願你的社交不失客觀,不過度反應,能看見別人所在意的,也懂如何叫人舒心。
點個【在看】,願我們都能被喜歡。
作者 | 繼芳翎馨,90後湘南姑娘,寫心繪聲見天下。
圖片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