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今天是“卷不動”又“躺不平”的珍妮花,來談談“早起”這件事。
從“無事不起早”,到“早起真是好”
珍妮花在生第一個孩子前,也是一個“無事不起早”的人。作為一個廣告行業、又有一點小小職位的加班狗,早晨晚起、上班遲到這件事,甚至成了家常便飯。
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不熬夜的廣告人,怎麼做得出廣告”,“美妙的黑夜,給了我美妙的靈感。”
當然,這種話,都是哄鬼的話。
其實大部分的加班、大部分的熬夜,都是甲方爸爸對創意、文案、設計無休無止、“無理取鬧”的糾結、修改造成的。熬到心力交瘁,你叫我如何早起?
直到我生了大女兒,一切都變了。
要回家奶孩子,這是不能加班到很晚的好藉口(謝謝當年老闆的理解)。帶過孩子的媽媽,特別是中年老母親,都知道,帶孩子可是一件比加班更累的事情。
餵奶、洗澡、講繪本、唱兒歌、陪著不知道在說什麼的娃聊天……哪一樣不需要體力和腦力?等到9點多她睡著,我也感覺差不多要被掏空了。結果,從那時候起,我的睡覺時間,也變成了晚上10點左右。
再加上娃早上6點左右,一定會準時起來吃奶,我又被迫將自己的起床時間,變成了6點半。從那時候起的一年多,我的睡眠時間大概就是晚上10點半,到早上6點半。
要說“早起”真奇妙,那還真是。
生娃之前,從凌晨1點睡到早上9點,也有差不多8個小時睡眠。但早上起來,就是昏昏沉沉,有一種“老子還沒醒,不想去上班”的憤怒。現在10點半到6點半,睡眠時長同樣還是8小時,人卻覺得神清氣爽。
練半小時瑜伽、好好吃個早飯,一看錶,“喲,還不到8點”,那是從未有過的愉悅感。
那一年多,我天天都是第一個到公司,開了電腦,喝一口咖啡,做好一天的工作規劃。還可以在甲方爸爸上班之前,完成本需要昨天加班完成的工作。有了清醒頭腦的加持,工作效率也明顯要快很多。
好了,你可能會說,珍妮花,你是有孩子“被迫”改變的作息習慣,我們沒孩子,沒有外在動力讓我起床,怎麼辦?
能怎麼辦?自己給自己創造動力唄。 而創造動力的第一步,你得對早起有一個正確得認知。
早起並不等於“凌晨四點”
你可能聽過很多關於“凌晨四點”的傳說。
比如說:科比、蘋果CEO庫克、村上春樹、一個億都是小目標的王健林,還有燈火通明的哈佛圖書館,每一個勵志的故事,都將起床時間指向了凌晨四點!
但我們摸摸自己的心,熬到四點不睡覺,倒是不難,四點起床,絕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
其實,也並不需要做到。
日本“早起計劃”的發起者池田千惠就寫過一本書,叫做《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其實你只要每天比你原本的作息時間,早起1小時,就有可能成為一個自律、精進、高效率的人。
早起沒有你想得那麼難
1、晚上早點睡
早有科學論證,長期睡眠少於6、7個小時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大大增加,而且大腦的新陳代謝都會產生異常。我們早起,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提升自己的學習、工作效率,以犧牲睡眠時間來換取,得不償失。
所以一定要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我們大部分的人,每天都需要保證5到6個睡眠週期,而一個睡眠週期的時間是90分鐘。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推算出自己的就寢時間。
比如說,你計劃早上6點起床,需要5個睡眠週期,即要睡足7個半小時,那就要在10點半準時睡覺。
2、睡前一定要斷網、關燈
可當你躺在床上,越是跟自己說“睡覺睡覺”,就越是睡不著。手不知不覺就摸到了手機,一滑一滑,又是凌晨1點。第二天的早起計劃,直接預告失敗。
所以,我們想要一個好的睡眠,就不要把手機帶進臥室了,至少不要放在床頭。斷閘道器燈,讓自己進入睡眠狀態。或者,也可以放點輕緩的助眠音樂,幫助順利進入夢鄉。
3、給早起的自己一點獎勵
《福格行為模型》的作者說,真正創造習慣的是情緒,如果你在做這個新行為時感受到了強烈的積極情緒,你很快就能養成習慣。
所以,當你順利早起時,不妨給自己一點小獎勵。或者完成一階段的早起計劃時,給自己買一個心儀已久的禮物,讓這種“甜蜜的獎勵”再次鼓舞你。
把握早晨黃金一小時
《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中,講到過一些如何利用好“黃金一小時”的方案與案例。我覺得對我來講,有兩個特別實用和有感觸。
1、確定優先順序,專注於最重要的事
哈佛女校長福斯特曾經說過:“請用清醒的時間,追求你最有意義的東西。”
如果你是個忙碌的職場人,那麼利用這一小時做好一天的工作計劃,自然會提高你一整天的效率;
如果這段時間感覺身體壓力比較大,那就不如用這一小時去晨跑、練瑜伽、做冥想,以獲得健康的體魄;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素材或知識來提升創造力,那就利用好這個小時,做好晨讀。池田千惠認為,晨讀,應以實用性和專業性書籍為好,小說、散文則可放到睡前閱讀。
當然,人生階段不同,優先順序也會不同。總之,在這一小時裡,讓自己專注於目前階段最重要的目標。
2、在自己的人生沃土上“播種”
池田千惠在書中提到一個概念,叫做“播種”。
什麼是“播種”呢?
她是依照我們熟知的四象限法則來確定的。在她所描述的四象限法則運用中,將工作、生活計劃按照“緊迫性”“重要性”原則,分成了四個顏色:
a、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標註為紅色
b、緊急且重要的事,標註為綠色
c、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標註為藍色
d、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標註為黑色
我們要專注的“播種”,即是紅色部分——不緊急但重要的事。
這些事,沒有人催促,也不是立馬不做就會出大亂子,但做好了又對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人生起到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用池田千惠的話說,就是“只有平時不斷積累,將來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記得我剛從新聞傳播系畢業的時候,想做廣告文案沒有機會,於是便進了一家由大學教授開設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做助理。這份工作,除了日常事務,還需要幫助教授整理或寫外出演講稿件。而且,這位教授同時也是城市文化生活構建的參與者,所以我的工作也常常涉及到這一塊。
在事務所工作的三年裡,我累積了很多建築以及城市文化生活的知識。但那時我內心仍對廣告文案這份工作情有獨鍾。於是,我便利用閒暇時間,翻閱廣告相關專業書籍,自己找來案例學習和練習文案。
從這家事務所出來之後,我進入了本地一家頗有名聲的地產廣告公司。有前期在事務所專業方面知識的加持,再加上自己在文案領域的“播種”,當我入職時,同事們誰也沒發現,我只是個“文案新人”。
這些收穫,都可歸功於前期的“播種”。
制定你的PLAN B
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天天早起,就算是非常有恆心的人,也免不了會被一些事情打亂節奏。這時候,你就需要執行你的PLAN B。
《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裡,池田千惠就是設定了一個“松竹梅”的標識,來區分理想方案和備選方案。她舉了一個例子:
松:早上4點起,孩子睡到6點起(留給自己2小時)。可以一邊看網上的影片,一邊練腹肌、下蹲、化妝或者用手帳寫一天的計劃;
竹:早上5點起,孩子睡到6點起(留給自己1小時)。可以一邊看網上影片,一邊練腹肌、下蹲、化妝;
梅:和孩子一樣6點起,或者和孩子4點起(沒有時間留給自己)。只能為孩子做早飯或準備帶孩子去幼兒園。
PLAN B,甚至PLAN C 可以讓你避免“早起失敗”的氣餒感,將早起計劃更好的堅持下去。
《早起魔法》裡寫到:“早起,能讓我們在早餐前就掌控好自己的一天。”
誠然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制定好自己的早起計劃,以此獲得更充實的一天,進而建立全新的人生秩序。
莫把奮鬥當內卷,也莫當休息是躺平。歡迎你和珍妮花一起,面向真實而美好的世界,盡心盡力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