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指單位容積內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計量減少。包括缺鐵性貧血,失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中醫統稱為“血虛”“血虧”,屬於虛勞證範疇,若見貧血性或營養不良性水腫,又稱之為“黃胖病”。
貧血多是由先天享賦不足,或病後體虛,或飲食失調,或失血,或蟲積等虛損勞傷的因素,以及脾胃虛弱,生化失職所致。
貧血的治療,當以補血為主,並同時兼以補氣,因為益氣可以生血。還要辨清脾與腎之虛實主次,分別治之,以強氣血生化之源。此外,則必須掌握導致貧血的原因,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辨證施治]
貧血,按其病因病機,主要可分為氣血兩虛型、脾虛型、肝腎陰虛型和脾腎陽虛型等證型。
1、氣血兩虛證
此證多是由於體質素虛,復內傷於情志,或損於勞傷,使虛者益虛。
證見:面色晄白或萎黃無華,頭暈眼花,心慌氣短,神疲乏力,甚至面、足虛浮。或有一時性昏倒,口唇、爪甲淡白。舌質淡白,脈細弱。女子可有月經不調、經閉。
治法:補血益氣。
方藥: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芪,桂元肉,肉桂,酸棗仁,柏子仁,龍骨,牡蠣。
2、脾胃虛弱證
此證多是由飲食失當、或勞倦所傷, 脾失健運,生化失職所致。
證見:面色萎黃、 神疲乏力,腹脹食少,或善食易飢,食後即瀉,或偏食腫異嗜,舌淡胖嫩,苔膩,脈細無力,甚則可見全身肌肉消瘦,面板萎黃,面浮足腫。
治法:健牌、益氣,燥溼
方藥: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雞內金,神曲,麥芽,陳皮,白扁豆,蓮子。
3.肝腎陰虛證
此證多是由於內傷情志,或勞傳過度,或房事不節,耗傷精血所致。
證見:頭暈眼花,耳鳴心悸,五心煩熱,腰膝痠軟,口乾,或舌質紅,脈細數。
治法:滋養肝腎。
方藥:熟地,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炙首烏,當歸,白芍,關鱉甲,炙龜板,山萸肉,山藥,炙甘草。
4、脾腎陽虛證
此證是由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則脾陽失卻溫煦脾失健運,表現為脾腎兩髒陽氣俱虛的證候。
證見:面色蒼白,略帶暗青,神疲倦怠,頭暈,眼花,耳鳴,腰痠腿軟,形寒肢冷,舌質白嫩,脈細軟。
治法:溫補脾腎。
方藥:熟地,山萸肉,山藥,黃芪,黨參,當歸,炙甘草,菟絲子。仙靈牌,肉桂,制附子,杜仲,鹿角膠(烊化)紫河車粉(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