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看著就害怕,我要破腹產。”
“母乳餵養會讓胸部下垂,對我來說醜了。”
“趁孩子還小不懂事,現在就出去賺更多的錢,未來會更好。”
“讓孩子哭著吧,這樣就獨立了。”
行為主義療法大肆流行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並極其深刻的影響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育兒觀念。甚至在今日,衍生出哭聲免疫法、嬰兒獨立睡眠法等。
“要像機器一樣訓練和塑造兒童”,華生如是說。並由此提出了著名的的“哭聲免疫法”:他認為母親只要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食物,就能滿足他對愛的需求。另一個著名的行為主義人物斯金納提出“強化理論”:孩子哭的時候,如果父母去抱他,就會強化哭鬧這個行為,使孩子成為愛哭鬼。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沃森提出的“奇妙的花”理論。沃森說:“孩子對愛的需求來自於他對食物的需求。滿足孩子對食物的需求也就滿足了孩子對愛的需求,所以母親只需要為嬰兒提供足夠的食物。母親不能離孩子太近,這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使孩子長大後非常依賴母親,很難變得獨立和有才華”。沃森繼續推廣他的育兒理論。對孩子應該殘忍什麼,這樣他們長大後才會有未來等。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3、4歲的孩子,無論是熱的還是冷的,總喜歡抱著一條破毯子。不管誰把它拿走,他都會大哭大鬧。他不抱著毯子是不會安靜的。孩子在別人面前很乖很聽話,但只要媽媽一回來或者在媽媽身邊,他就會變得很黏很哭。在母親面前時,孩子表現很自然,無論是玩玩具還是玩遊戲,或與陌生人交流。但只要母親離開,孩子的表現與以前大不相同,明顯的痛苦和焦慮。這又是為什麼?
哈洛是上述理論的反對者,並設計了歷史上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實際上就是針對沃森的理論。他認為,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飢餓、口渴和拉扎爾,小猴子還需要更高層次的需求。他暫時將這種需要定義為接觸。
實驗一:代母實驗
第一種模型是用海綿和一些羊毛面料包裹起來,形成一種類似於真母猴的觸感,在模型內部安裝一個溫暖的燈泡,並在外面掛一個小猴餵食瓶; 第二種模型正好相反,全部由絲網製成。雖然看起來像一隻雌性猴子,但它給人的感覺充滿了冰冷的金屬沙漠感,這個模型內部還配備了一個溫暖的燈泡,外面掛著一個奶瓶。
然後他找來8只小猴子做實驗,並將它們隨機分成兩組,分別與兩隻雌猴子相處。
結果,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樣,所有的小猴子都喜歡第一個模型,雌性猴子也願意待在第一個模型的旁邊。即使在後來的實驗中,第一個模型沒有奶瓶,小猴子餓了也會去第二個模型喝幾口牛奶,然後跑回第一個模型,一直呆在那裡。
所以哈洛得出了第一個結論,接觸對孩子來說是必要的,這實際上是孩子的心理依戀。
對於剛出生的孩子來說,當他們突然面對一個明亮而吵鬧的世界時,很難避免恐懼。唯一能讓他們平靜下來的就是與母親聯絡的感覺。事實上,這很容易理解。每個孩子在他母親的身體裡已經10個月了,已經習慣了他母親的氣味、聲音甚至那種感覺。出生後也是如此。當它們知道即使身處危險之中,只要回到母親身邊,它們就能得到保護。有了這些安全感,他們可以更積極地探索未知的世界,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對孩子來說,這種感覺的最初來源是與母親的接觸。
一方面是因為幼兒的視覺、聽覺和嗅覺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他們唯一能感覺到的就是和母親的聯絡; 另一方面,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透過嘴和手瞭解未知的世界,接觸是基於他們的手和面板。
適當的接觸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沒有反饋的母愛會對猴子的性格產生嚴重的影響。
透過對小猴子的行為分析,哈洛發現第一模型母猴周圍的小猴子長大後非常孤獨。它們從不主動與其他小猴子玩耍,甚至沒有基本的繁殖本能。這一切在哈洛用一個小猴子驅動的有足夠反饋的可搖動模型取代了第一個雌性猴子模型後有效地緩解了。
因此,哈洛得出了第二個結論,兒童的成長需要互動的陪伴。
實驗二:繁殖實驗
哈洛發現,參與實驗的猴子,不論公母,都對交配失去了興趣。公猴看見母猴沒有反應,母猴遇見經驗豐富的公猴也會奮起反抗,最後,實驗室人員用“強暴架”固定母猴的身體,才完成交配,實現繁殖。可小猴子出生後,問題又來了。這些母猴根本不願意管小猴子,有的還會暴力毆打自己的孩子,更有殘忍的猴媽媽將自己的孩子殺死。
在20只母猴中,有7只母猴在孩子被剪斷臍帶後對其置之不理,有8只母猴經常暴力毆打和虐待自己的孩子,有4只母猴殘忍地殺害自己的孩子,只有1只母猴笨拙地餵養自己的孩子。換句話說,他們幾乎都失去了撫養後代的能力。
這一點直接反駁了沃森的理論,即當孩子哭泣時,不要擁抱他。孩子很容易哭鬧和依賴父母。忽視孩子的需求,只會讓孩子像實驗中的小猴子一樣長大後產生巨大的心理問題。
實驗三:搖擺實驗
他改造了“絨布媽媽”,讓它移動和擺動。哈洛又放了一批小猴子進去,讓能搖擺的"絨布媽媽"來撫養他們,確保小猴子每天有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玩。實驗非常成功,像這樣養大的猴子,這在成年期基本上是正常的。
其實,對於幼兒來說,啼哭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適,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如果在這一階段他們能從父母那裡得到穩定、定期、可靠、及時的反饋,就會形成良性的溝通迴圈。當他們的情緒得到滿足時,孩子們會嘗試更多的方式,事實上,這是未來人際交往的基礎。
相反,如果孩子的需求被忽視,孩子就會陷入“父母越忽視自己,就越想大聲哭喊,希望被父母聽到,來回報自己”的怪圈。從長遠來看,它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陰影,不僅會影響他們未來人際關係的建立,還會極大地傷害他們的安全感。
“愛有三個變數: 觸控,互動,玩耍”
事實上,接受也存在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接觸和互動中。觸控代表父母對孩子本身的接納; 而互動則代表父母對孩子情感的接受。
早期的接受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他們會有更強的安全感。在他們長大後的日子裡,這種安全感會支援孩子們勇敢前進,即使面對困難。
這是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的三個重要結論,而這三個結論也適用於人類兒童。一個從小就缺乏與父母接觸、互動和接受的孩子將在20年後長大。他也會是一個悲傷的人,嚴重心理孤立的人,非常越界行為的人,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可怕的是,這種感覺會隨著他們傳遞給下一代,這就是心理依戀和親子關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