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時就被滿屏的綠色和充滿靈氣的女主吸引住了目光。
青木瓜之味,這是一部美如畫的電影,而且還特別的撩人。
1951年越南西貢,大戶人家來了一個叫梅的小女傭。
梅初到主家,對一切都很好奇。
她經常盯著樹蔭下螞蟻搬家而看到出神,就像身臨其境,更喜歡看著庭院裡木瓜樹,散發著醉人的香味。
這家人對梅都還不錯,梅是由婆婆帶著,除了偶爾被小少爺欺負,生活也算安逸。
女主人對梅很好,因為梅和她的一個夭折的小女兒很像,這都是婆婆告訴梅的。
梅還認識一個奇怪的老頭,經常給梅一點好處,只為了知道閣樓上的老太太好不好。
老太太當年剛生兒子就喪夫,自從孫女死後七年沒有下過樓,只是在閣樓吃齋唸佛。
而這家的男主人是個浪蕩子,不學無術。回來只是為了錢,家裡已經被他敗的差不多了。女主人溫婉堅強、毫無怨言,變賣家產維持生計。
一家人就這樣寒酸絕望的生活著,不久後梅又在家裡遇到了浩仁先生。梅對浩仁先生芳心暗許,她特意打扮後又獨立做了菜,只為了浩仁先生。
梅喜歡著浩仁先生,這是梅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著心儀的人,時光一轉,梅漸漸的長大了,她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好像懂得了愛情。
已經很久沒有回來的男主人突然又回來了,這次是患上了重病,女主人為了她仍然變賣家產求醫,可以還是沒能留住男主。
梅長大了,已經是大姑娘了,她卻依舊喜歡觀察樹蔭下螞蟻搬家和結果的木瓜樹,彷彿一切都沒變,又好像都變了。
老太太離世了,原本溫柔秀麗的女主人卻白髮叢生。
時間流淌,悠揚而漫長,老太太也走了,原本秀麗的女主人也變成了老太太,少爺結婚,家裡越發顯得悲涼。
梅被女主人介紹到浩仁家去做事,女主人和不捨得梅,還把預備給女兒的嫁衣送給了梅。
來到浩仁家的梅細心照顧著浩仁,梅發現這麼多年來浩仁依舊沒有任何變化,心生歡喜。
浩仁還有個未婚妻,是個嬌小姐。梅也小心翼翼的隱藏著自己的感情,直到浩仁撞到梅穿著那套太太送的嫁衣,塗他未婚妻留下的口紅。
浩仁忽然發現原來自己是愛著梅的,當初梅上菜的嬌羞樣子早已印入心底。
浩仁退了婚約,和梅走到了一起。
影片最後梅穿著精緻的旗袍,懷抱著和浩仁的孩子,吟誦一首詩。浩仁在對面彈琴當做伴奏,生活溫婉而美好。
木瓜,性溫和,營養價值很高。詩經中就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都很深刻,老太太被灌輸的教育思想極為傳統、刻板;太太被灌輸一樣的思想,雖然辛苦經營卻也無力掙脫束縛;梅雖然出身卑微,卻心懷美好。她的勤勞和善良獲得了太太和浩仁的青睞,最終迎來了自己的愛情。
透過重重隱喻和暗示,窺探到舊時代的女性地位和性格特點。
電影畫面以生命力象徵的綠色為主,清新的取景讓人過目不忘。樹蔭下的螞蟻搬家、碩果累累的木瓜樹也隱晦的暗示了性、暗示了繁衍。電影的一切都向觀眾展示了勃勃的生機和女性的勤勞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