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用白話講就是,有足以稱雄的實力,而安守著柔和的狀態不露鋒芒;對萬事萬物都明察秋毫、洞燭千里,卻不以自己的看法、意志強加於人;可以達到榮華富貴、重權厚利的地位,仍能安守平淡的生活,永恆的德行才算圓滿,迴歸到純真質樸。
總結起來,君子都是藏器於身,但安守本分,不露鋒芒的人。要做到這點,靠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心。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一個字:守!
都做到了守時、守矩、守心。畢竟,心有所守,行事才能磊落,為人才能暢達。
守口,不惹禍
《易經》雲:“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眾。”這是讓我們要守住自己的嘴。
有人在與別人相處時,誇誇其談,自認為似乎眼界很開闊,知識很淵博,積澱很豐厚,豈不知給人的感覺卻是輕薄、膚淺和狂妄。
吉祥的人言語很少。因為他的心靜得下來,心一靜下來就懂得審時度勢,察言觀色,所以話不多,但是話一出來就會讓人家覺得很能夠信任,所以他都在適當的時機才開口。
莊子在《人間世》中感嘆道:"夫言者,風波也!自古以來,禍從口出的例子數不勝數,輕則得罪人,重者甚至丟掉性命。
《艾子後語》中記載:趙國有一個方士好講大話,他自稱自己已經活了幾千年了,見過伏羲、女媧、神農、蚩尤、蒼頡、堯、舜、禹、湯、穆天子、瑤池聖母等等上古神仙。
有一天,趙王從馬上摔下來,傷得不輕。太醫說,需要千年以上的血才能治癒,於是趙王就命令把方士殺了取血。嚇得方士趕緊澄清自己是吹牛,但是趙王不信他,認為他是為了保命而撒謊,還是把他殺了。
守住嘴不是不說話,而是會說話,就是孔子所說的“訥言”。孔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老子則曰:“大辯若訥。”“訥言”,即忍而少言,謹慎慢言,說話前要三思,切勿口無遮攔,信口開河。
守住嘴就是在不高興的時候不說話;心不平時,不說話;有牢騷、有情緒時,緊閉口,不說話。
謹守本分的人,能守住位,能守住心,能守住嘴,認認真真做人,腳踏實地工作,
不偷奸耍滑,不坑蒙拐騙,不欺不詐,不妒不媚,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堂堂正正,坦坦蕩蕩,自然能夠避除災禍,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守位,安本分
《易經》中講:“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這句話是提醒人們,要安守本分,不要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否則會有災禍。
所謂守本分,就是孔子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曾子說的:“君子思不出其位。”
《長短經·反經》裡,記載了孔子與他的學生子路之間的一件事。
有一次子路去做邵這個地方的長官,魯國的卿大夫季氏限百姓在五個月以內開通一條運河,由子路主管這件事。
為了要鼓勵大家做工,公家的經費又不夠,子路就自己掏腰包,把自己的薪水貼上,乃至從家裡弄糧食來,供給大家吃。孔子聽到了這個訊息,馬上派子貢去,把子路做好給工人吃的飯倒掉,把鐵鍋給砸破。
子路氣壞了,跑去跟老師吵架,對孔子說:先生天天教我們要做好人好事,推行仁義,現在我這樣做,卻讓子貢來搗亂。您這是嫉妒我行仁義嗎?
孔子卻說:子路!你不要糊塗,當了天子的人,因為天下都是自己的,所以能愛天下;當了諸侯,就愛自己國家的人民;當了大夫就只管自己職務以內的事;普通人,就愛自己的家人。
仁義之舉當然是好事,但是超過了範圍的仁義,就侵犯了別人的權威。對你自己,對大家、對長遠發展都是不利的。(“過其所愛,是曰侵官”)
孔子這樣做,也是對子路無比的慈愛,是愛護學生如自己的兒子一樣,因為子路這樣一做,他會大得人心,但必然會引起的嫉妒,有人就非把子路害了不可。
所以,就連實施仁義愛人這種事情,曉得自己的本分,也要恰到好處。
在哪個位置想哪個位置的事,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不越矩,就是守住你的位。
守欲,才自在
古人云: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潭之魚,亡於芳餌。
多少人,本該活成主宰人生的王,最終卻淪為了慾望的奴隸。
曾讀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國王很感激服侍自己多年的僕人,於是便對僕人說:“你儘管向前跑,只要在日落之前繞一圈回來,圍到的土地就全部歸你。”
僕人欣喜萬分,不停地向前跑,太陽西落時分,他終於繞完一大圈,返回了原地。
可惜的是,最後竟因過度勞累,倒在了地上,再也沒能醒過來。
窮盡一生,僕人得到的,也不過是埋他的七尺地。
《莊子》裡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慾壑難填的人,只會失守眼前的幸福;貪得無厭的人,斷送的是自己整個的人生。
王陽明在12歲時就讀私塾,每天去私塾的路上,都要經過一個人滿為患的小賭坊。
幾天下來,王陽明向同伴提議換一條路走。同伴不解,問他為什麼。
王陽明如實回答:“我怕看多了,會產生慾望。”
同伴哈哈大笑:“不會的,看幾眼不打緊的。”
就這樣,同伴堅持走老路,而王陽明卻選擇了繞道去私塾。
一個多月後,同伴接連幾天都沒來上課。
原來,同伴前段時間迷上了賭博,越賭越大,輸掉了很多珍寶。此時,正被父母關在家裡反省。
王陽明嘆了口氣說:“避免沉迷慾望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甚至不多看一眼。”
人,有所敬畏,才不敢為所欲為;有所持戒,才會心生定力和智慧。
作家馮驥才曾寫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隻老虎,就是慾望,具有偉大品行的人,不過把它看守住,不任其跑出來作亂罷了。
修身以寡慾為要,行己以恭儉為先。
不被聲色犬馬遮望眼,不為功名利祿所羈絆,恪守精神的素和簡,輕裝上陣,方能行至高遠。
守度,知分寸
中國人一直很講究一個“度”,常說的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
所以說萬事須講“度”,率性而為不可取,急於求成事不成,心慌難擇路,欲速則不達,過分之事,雖有利而不為,分內之事,雖無利而為之,是為“度”。
這個“度”其實就是分寸,也是人生當中最難把握的兩個字。
凡事過則損,需把握分寸。對待得失要有“度”,人不能萬事做到十全十美。做事要進退有度,既懂得乘勢而上,也善於急流勇退。
子貢曾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說,“子張過分,子夏不足。”
子貢又問:“那麼是子張好一些嗎?”
孔子回答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曾國藩因湘軍而名聲遠揚。從組建湘軍到湘軍不斷髮展壯大,曾國藩一直是湘軍的核心領導人物。湘軍攻城破池,為剿滅太平軍立下了大功,隨著湘軍日盛,曾國藩開始注意起“分寸”問題。
在這種關鍵點上,稍有不慎,龐大的湘軍就可能變成曾國藩的索命繩。曾國藩透過自削兵權,讓清廷放心,避免了將湘軍發展成私人武裝。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在處理問題時也要做到能因勢利導,隨機應變。
《易經》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事物會在一個點上發生轉變,對應事物的這個特性,為人處事也應講分寸,懂變通。
人生的成敗興衰,濃淡緩急,無不體現在對分寸的把握之中。
做人有分寸,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有尺度,是人生的最大學問;把握做人的分寸,掌管做事的尺度,日積月累,才能在分寸間求得人生的高度。
分寸,是人生的關鍵。
守心,得始終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守住初心。
蘇軾小時候,母親教他讀《範滂傳》。蘇軾立志,要成為範滂那樣剛正不阿,為民請命的人。
十幾年後,蘇軾入朝為官,因為心中的堅持,他被貶出京城。
他的堅守換來了一生的顛沛流離,但他卻從未忘記自己立下的誓言。
黃州救助棄嬰,惠州改良農具,海南教書育人。
在朝為百姓謀利,在野則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用一生,成就了歷史上最偉大的人格,成為了千年以來最受愛戴的詩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個人不忘記自己為何出發,才能最終到達彼岸。
渾渾噩噩,隨波逐流,是對人生最大的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