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考古人員在浙江杭州宣佈,良渚文化核心區城發現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的古城。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諸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堪稱“中華第一城”,其意義不亞於殷墟的發現。
王有根一聽“城牆”兩字便兩眼放光,踩著摩的“突突”地迎上來。這個土生士長的瓶窯人已記不清是近一個月第幾趟載人去看新發現的良渚文化遺址。2007年11月,杭州市餘杭區良渚再次轟動了海內外:一座南北長約1900米、東西寬約1700米的良渚古城被髮掘出來,出土的陶瓷碎片顯示,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於距今43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晚期。
摩的在小雨中漸漸遠離富足的浙北小鎮中心地帶,在滿眼田野青翠間轉過幾個彎後便看見了遠古。
意外發現的“土築金字塔"
遺址的發現始於去年6月的一次偶然。良渚考古工作站站長劉斌和同事們在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鳳山村葡萄坎的河溝裡發現了一些良渚晚期的破碎陶片,然後考古人員試探性地往東挖了一個小坑,卻意外發現河溝東面有一座寬60米、全部用圓滑石塊鋪成、往南北方向延伸的地基。
18個月後,沉睡5000年的良渚古城展現在考古工作者們面前。城牆是氏族社會和文明社會區別的一個重要標誌。這是一條兩車道寬的城牆遺址,它像一條遊走的巨龍,潛伏在瓶窯鎮郊的稻田下,沿西面穿行近兩千米,到西南角鳳山,再往東方潛行1.5公里,經過正東山後轉彎,往北奔跑1.7公里,經過長命村金家弄,到東北角雉山後,它還是停不下來,轉西,在地底再前行1.5公里,才在西北角首尾相交。古城總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相當於4個紫禁城。
良渚古城牆用大石頭鋪成地基,石塊大小基本均勻,顯然是經過人工挑選的。它們被墊放在沼澤地上,隔開了潮溼的地氣。地基之上,是一層層不斷加高加厚的夯土,夯土裡有5000年前紅燒土的痕跡。古城牆厚度達
2021年9月22日07:15
哦
EA
40~60米,保留比較好的城牆如今仍有4米高。城牆部分用純黃土堆砌,因為先民們已認識到,只有那種燒過的黃土才可以用來建城-至今當地人仍用黃土築河堤。在古城牆的黃士層中,有時還會摻加一層黑色的黏土層,這增加了城牆防水能力。
劉斌說,良渚古城牆的建築技術有別於北方城市的夯築技術,在同時期的其他城市遺址中也未見發現,是獨一無二的。以至於有些專家把良潛吉城牆稱為“土築金字塔"。
城牆外,有人工護城河環繞,東苕溪緊靠城門,從西南往東北擦過固若金湯的城池,城牆到南北兩山是等距離的,良渚人利用地形,精心勘測,打造了一個世外桃源。
中華第一城
考古發現,良潛建城所需的土石全都不是當地產出,而是從南邊山上採來的。生活在5300至4300多年前的良渚人沒有機械,更沒有開山的炸藥和雷管,他們放火燒山,再用水潑到滾燙的山體上,於是山體表層崩坍,良渚人再把這種大小均勻的石塊用船載到城牆工地。船的遺蹤雖然尚未發現,但是考古發現有船漿,因此人們有理由相信,船隻就是在水一方的良渚人的交通工具。
一個如此浩大的工程量,需要調動多少人力物力?故宮博物院院長張恩培先生把良渚古城牆稱之為“中華第一城” ,因其時間之早,規模之大,技術之成熟,別處難以比擬。倘若沒有早期國家的出現、沒有能調配人力物力的強力王權出現,是不可能做到的。
事實上,考古學家們早已注意良潛文化遺址強烈的國家性質。
1977年,中國考古學奠基人蘇秉琦先生經過杭州,到瓶窯考察,經過臨近營溪的大觀山果園,看到那個緩緩上升之後又緩緩下沉的大土坡,蘇秉琦發呆了。不知是不是自言自語,他問身邊人, “你看杭州在哪裡? "他接著自問自答, "我看這裡就是古代的杭州。”
16年之後,蘇老先生矚目的土坡底下挖出了莫角山高臺遺址。
這個高臺高達8米,面積起碼有7萬平方米,相當於10個標準足球場。
平臺上西北、東北、西南三個方位,又各有一個小高臺。西北角的小高臺上有三排直徑90釐米、兩個人張開雙臂未必能抱攏的柱坑,無疑是大型建築物築角的痕跡,很有可能這就是王宮:考究的夯土,這麼大直徑的柱坑,只有很高等級的貴族才能享用。這麼大規模的建築,估計1000個人建造,也要造10年。
莫角山的熟土墩被認為是“王”的居住地。多年來,縈繞在劉斌的團隊以及所有良渚文化研究者心頭有一個疑問:王有沒有城?王的城有多大?坐落在哪裡?而城牆作為莫角山熟土墩的同齡產物,揭曉這個謎團。
城終於出現了。城的西牆並非正南正北,中間一些緩慢的曲率說明當年河繞城而流,城依河而建。而解剖溝中城牆外測的黑色淤泥明顯多於內側,它們是由生活堆積物在漫長的歲月中蛻變而成。此前,在良渚鎮廟前遺址,考古工作者也挖到過考究的房子:迴廊結構的雙排柱結構孔坑,孔坑下面還有木板的痕跡,先墊木板隔絕水氣,上面再立柱,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土木建築工程。但它的臺子高度和麵積規模遠不如莫角山。如果莫角山上住的是國王,那麼廟前住的很可能是他的大臣或者諸侯早於莫角山遺址一年發現的反山墓葬群已證實了國王和貴族的存在。反山墓穴的陪葬品等級是所有“土築金字塔”中最高的,相當於王陵級別;而稍後一年發現的瑤山、匯觀山,等級則略低於反山,可能是大臣或者巫師。
陪葬品越多的墓葬,安放棺的平臺距地面越高,也象徵著越高的等級,平民的墓穴常常不築臺,直接埋在地裡。反山墓主人按陪葬品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既葬蹤又葬錢,代表的是王公貴族;第二類是隨葬錢而不隨葬瓊,代表的是軍官;第三類是隨葬瓊而不隨葬鉞,代表的是巫師。
生活在古城中的先民,無疑是古城建造的指揮者及組織者,也就是良渚古國社會中的“上流人士” ,包括國王、大臣、巫師、軍官等等。而平民只能住在城外。已經發現的2000多座以上良渚時期墓穴裡, 60%-70%是隻有幾件陶器的小型墓穴,說明當時平民階層數量相當龐大。按照陪葬品的多少,大致可以看出,良渚已經有王族、貴族、富人、平民的身份排列。不僅有相對於平民的高高在上,貴族內部也有高低貴賤之分。
如反山12號墓主人,是既葬瓊又葬錢的王。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規格最高的良渚墓穴,出土了良渚文化遺址中的玉蹤王、玉鉞王。南面23號墓女主人則被推測非常富有,因為她有最多玉璧,大大小小一共54塊,散落在她腳的周圍。它的被發現又引出了後面的10座墓。男性一律葬在北面,女性葬在南面,根據陪葬品相對於棺槨的位置,可以判斷出墓中死者頭朝北腳朝南。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教授嚴文明曾在媒體釋出會上宣佈,新發現的良渚古城是文明聖地。以這個古城為中心,嘉興、蘇州、上海、常州等環太湖地區,在當時應是有統一的宗教觀念和相互關聯的政治組織。這個文明中心的核心是良渚王城,它的統治範圍是到錢塘江以北,長江以南,更遠可能擴張到蘇北和浙江守紹平原。很可能,良渚文明還到了更遠的地方,從出土遺址看,它最遠往西走到了四川的三星堆,往南走到了廣東的曲江石硤。
支援這種推斷的一個直接證據是:反山12號墓玉瓊王上的“神徽”圖案,在太湖流域的眾多古文化遺址中屢屢發現。這個神秘的“神人獸面紋”被大量精工細刻在良渚時期的玉琮、玉鉞上,雕刻著卷紋雲和大量羽毛,紋路細密到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這個影象一直被學者們反覆研究,那是一個長得像老虎的怪獸的頭上,坐著一尊大眼、寬鼻、齜牙咧嘴、神態威嚴的神。神長得有點像埃及法老,又有點接近三星堆的青銅人面像。
按照劉斌的說法,這就是一個神,一個良渚文化區人們統一信奉的神。
它表明良渚先民們的宗教信仰已經脫離多神教,進入一神教階段。它更是連線龐大的良渚社會各個階層的精神紐帶。
經過幾代考古人之手,良渚先人的生活拼圖已日趨完整。而城牆的發現,或將成為良渚人生活拼圖中又一塊至關重要的新內容。
約5300-4000年,我們的良渚先民腳睬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水網交級的沃土,頭頂溫暖適中的陽光下開始了他們的生息繁衍。
他們最初在族長率領下,過著大家族的生活--那時落單者將隨時面臨不可測的兇險:飢餓、寒冷、野獸 .漸地他們學會了夯土立樁造土木結構的房子,又發明了石犁,開始了稻作農業。
良渚人喜歡集體下田耕作,一起勞動,耕地有石呂、鋤草耕地有石刀、石鏟、石鋤,收割有石鐮和割稻穗的半月形雙孔刀…
不過在稻穀成為主食的同時,先民們還是喜歡偶爾上山打打獵或者出海捕捕魚改善一下生活,運氣好連海里的鯊魚都能抓到成為盤中美餐。野味則有鹿、梅花鹿、四不象、虎、象、野豬以及各種鳥類。
良渚人還講究葷素兼搭,盛食物的黑陶器裡除了山珍海味外,也少不了自己種出來的蔬菜瓜果。
他們會種不同口感和營養價值的大米,可能會釀製米酒。另外,這一帶水果豐盛,他們還可能會釀果酒。
至於良渚人是在家喝酒還是在酒肆聚眾而飲就不得而知了,能夠推測的是,良渚人吃飯喝酒都喜歡席地而坐或者蹲著,因為出土的酒器和陶器,裝飾的部位都在席地而坐或者蹲著才最容易看到的地方。還有就是良渚人在和神“溝通”的時候需要藉助酒力,因為酒使人產生迷幻的感覺,透過這種感覺巫師可以把良渚人帶進祭神的最佳狀態。
農業收成一年好過一年,漸漸地就不需要所有勞動力都下田勞作了,有人去當兵,有人成為專職巫師,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則產生了專職的玉匠,良諸人鍾情於一種通透的石頭,它被稱作玉。玉匠們不惜心力從無數普通石頭裡找到看起來差不多的玉的原石,把它的晶瑩光澤打磨出來,做成各種樣式,身上戴的屋子裡擺的平時用的,玉瓊、玉璧、玉錢、玉冠、玉鳥、玉色. 圖案的雕刻精緻到要用放大饒才看得清。
戴帽著衣褲穿木展的良渚人還會在黑陶器上刻各種符號進行交流,有十幾種,那被認為是良潛人在祭祀活動中產生早期的記事符號。
良諸人必須在較短的生命時間裡完成各種使命,在當代人三十多歲還在談戀愛的年齡,良諸人已經傳宗接代並走完一生。他們的家庭一般只有兩代人,等不及三世同堂。出土墓葬還表明,良諸人已經過上了一夫一妻的現代婚姻生活。
資訊
良渚文化是夏商周三代以前中國遠古文化發展的一個頂峰,分佈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餘杭區的良渚、瓶密兩鎮。
1936年11月3日,西湖博物館年僅24歲的施昕更發現良渚文化。
1959年,著名考古學家夏燕正式提出了“良諸文化”來命名這支為中華文明的誕生做出卓越貢獻的原始文化,很快被接受並沿用至今。
1977年,考古學家蘇乘琦推斷“良渚乃古杭州”1986年,開抵反山墓葬。
1987年,清理安溪瑤山良諸墓葬,首次發現了與祭壇複合的遺蹟。
1991年,瓶密鎮匯觀山發現一處形勢與瑤山十分相似的祭壇,總西積近1600平方米。
1992年至1993年,發掘莫角山遺址。
2006年6月,意外發現良渚古城牆。
2007年11月29日,考古人員召開新聞釋出會公佈良渚古城牆的發現。(資訊來源: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