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里,皇帝自然是個一等一的好崗位.吃的是山珍海味,穿 的是綾羅綢緞,住的是輝煌金殿。
可奇怪的是,為數眾多的皇帝中,得享 長壽的卻寥寥無幾,能夠活到八十多歲的更是鳳毛麟角,只有梁武帝蕭衍、女皇武則天、吳越王錢鍛、宋高宗趙構和清高宗,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我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出生於公元1711年,逝世於 1799年,享年八十八歲。乾隆帝對自己的長壽深感自豪驕傲,七十歲時, 他特意撰寫《古稀說》一文,自稱“古稀天子”,並刻印章作為紀念; 八十歲時,更覺自己“仰荷天眷,至為深厚”,莊重宣告“(八十歲的皇 帝)不特雲稀,且自古所未有也”,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那麼,乾隆皇帝為什麼可以如此長壽呢?
據清宮醫案研究專家看來,乾隆皇帝長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 是注重體育鍛煉.喜歡狩獵,並遍遊名山大川;二是生活有規律,節飲 食,慎起居;三是長期對症服用長壽藥。
其實,乾隆長壽還有一個神秘原因,這個神秘原因和乾隆生母的真實 身份有著異常密切的關係。
乾隆的生父是雍正,這是毫無疑冋的,乾隆的母親是熹妃,這是可以 肯定的,但熹妃姓甚名誰卻仍然是個歷史謎案。
據清宮檔案《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記載,“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 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諭:尊太后聖母諭旨:側福金年氏封為貴妃,側福金 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錢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裕嬪,格格耿氏封為懋 嬪。”由此可知,熹妃姓錢,應該是個漢族女子。需要說明的是,引文中的 “福金”就是“福晉”,“格格”在此指的不是公主,而是親王的侍妾。
乾隆初年成書的蕭爽的《永憲錄》中關於此事也有基本相同的記述: 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二十二日)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冊立中宮那拉 氏為皇后。詔告天下,恩赦有差。封側福晉年氏為貴妃,側福晉李氏為齊 妃,側福晉錢氏為熹妃,宋氏為裕嬪,耿氏為懋嬪。
雍正皇帝冊封側福晉錢氏為熹妃發生在雍正元年,可到了雍正四年, 即公元1726年,清政府相關部門編續玉牒(玉牒即皇室家譜,清代玉牒自 1456年起,每十年編續一次)時,漢族女子錢氏卻搖身一變成了滿族貴婦鈕鈷祿氏,因為在此之前發生了一件大到足以改變后妃姓氏的大事——雍 正元年八月十七日,雍正皇帝正式設立秘密立儲制,指定熹妃之子弘曆 (即後來的乾隆皇帝)為皇太子。
雍正駕崩後,乾隆修《清世宗憲皇帝實錄》(簡稱《雍正實錄》)理 所當然地延續了熹妃為鈕鑽祿氏這一說法,原文如下:“(雍正元年二月 甲子)諭禮部:奉皇太后聖母懿旨:側妃年氏,封為貴妃;側妃李氏,封為 齊妃;格格鈕祜祿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懋嬪;格格耿氏,封為裕 嬪。爾部察例具奏。“但乾隆皇帝對和熹妃有關的錢氏家族的特殊照顧卻明 明在告訴我們他的生母,熹妃鈕鑽祿氏和當年的熹妃錢氏是同一個人。
儘管雍正乾隆兩代皇帝都在努力掩蓋乾隆生母熹妃的民族姓氏,但真 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熹妃的漢族身份最終還是浮出了水面,這無 意中為乾隆皇帝的長壽提供了一個新的原因。
為什麼這麼說呢?
據錢治冰先生考證:“乾隆生母熹妃錢氏(1692—1777年)是浙江嘉學者錢綸光與其妻書畫家陳書(1660—1736年)之幼女,是刑部尚書 錢陳群(1686—1774年)的妹妹”。錢陳群“歷事康熙、雍正、乾隆三 朝,尤得乾隆帝的尊崇,倚為元老儒臣,二人之間除君臣之誼,又是文字知己,乾隆稱之為’故人’。錢陳群每有詩作進呈,乾隆必親筆題詩回 贈。他退休後,仍屢次升遷,加尚書銜、太子太保。
乾隆帝賜之以'食全 俸’,常寄自己的詩作,請錢陳群和作。他數次去北京,為皇太后和乾隆 帝祝壽,並同乾隆帝到塞外圍場行獵,並參加’香山九老會’。乾隆十六 年(1751年)錢陳群首次扈從高宗聖駕南巡,並隨駕錢王祠陪祭。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錢陳群二次扈從高宗聖駕南巡,再次隨駕錢王祠, 乾隆賜御詩褒揚錢氏先烈。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高宗第三次南巡 時,錢陳群已告歸在籍,即赴常州恭迎聖駕,並扈從無錫、蘇州、嘉興、 杭州等地,再次隨駕錢王祠,並攜台州族孫錢選,以傳世唐賜鐵券晉呈御 覽,乾隆賜御製鐵券歌一首。”
此外,“錢陳群的學生阿桂、劉墉、紀旳 等備受乾隆重用……錢陳群的子孫世代包括女婿、族人均為朝廷重臣,可 見錢陳群與乾隆母子的關係非同尋常,恐怕一般親戚關係是無法做到這一 步的”。
如果我們細心一點,就可以注意到上面這段資料隱藏著一些和乾隆長壽有關的資訊:乾隆生母熹妃錢氏,即崇慶皇太后,生於1692年,卒 於1777年,享年八十八歲;熹妃生母陳書生於1660年,卒於1736年,享年七十六歲;熹妃胞兄錢陳群生於1686年,卒於1774年,享年八十二歲,在 當時都算得上長壽之人。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母親長壽,兒女更可能長壽。
所以我們可以說,乾隆長壽的一個原因是他繼承了母系的長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