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應該算是得位最正的一個皇帝,開局一個碗,和尚出身成為了中國繼西漢高祖劉邦第二個平民皇帝,歷經15年統一了中國南方建立了大明王朝,並開始北伐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統一中國的王朝,並且是農耕民族的騎兵可以和蒙古騎兵並駕齊驅的王朝,在位期間25年數次攻打蒙古,將燕雲十六州再度納入中化版圖,河西走廊收復,先後平定了東北、西北雲南地區,使得中國再度統一,在洪武二十年在捕魚兒海重創北元,俘虜男女八萬餘人,在位期間百姓安居樂業,史稱洪武大帝,各人認為只有秦皇漢武,唐太宗和元太祖才能和其比肩。
第二位 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算是明朝比較悲催的皇帝,主要還是太年輕了,沒有他父親朱標經歷過大明創業的風風雨雨,可惜父親早亡,根據嫡長子繼位,嫡子去世立了長孫,朱允炆繼位後任用不懂兵事的黃子澄和齊泰,進行削藩,太過於急切,逼發了守護北平的朱棣,並且派了軍事廢材李景隆,雖然在濟南抵擋住了,但朱棣還是進入了南京城(明朝首都當時在南京),朱允炆放了大火,不知去向。
第三位 明成祖 朱棣
朱棣算是歷史上不多,起兵成功的王爺,早年被朱元璋派去北方守邊,得到了鍛鍊成為一代名將,有謀略,在朱允炆削藩時把握時機,八千人擊敗擁有可以動員八千萬的朱允炆,開闢了永樂盛世,編修了永樂大典,使得好多古籍得以保全,在位期間開疆擴土,收復了五代十國時期獨立的交趾地區,在東北黑龍江出海口設立特林管轄奴兒干都司,向西設立哈密衛,把明朝勢力擴充套件到新疆地區,六次打擊韃靼,為北方溫度做出貢獻,在位期間遷都北京,使得北京作為明朝軍事中心的地位得以加強,使得明朝得以取得276年的國作,確立天子守國門,鄭和下西洋宣揚了明朝國力,史稱永樂大帝是明朝除了朱元璋第二位大帝。
第四位 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存在感,主要是他在位時間太短整整十個月,他最有名的事要數,靖難之役時面對李景隆的六十萬南軍,守了四年北平,還有就是和他的弟弟漢王朱高熙鬥了22年整個永樂時期,他為明朝第三個盛世仁宣之治開好了頭。
第五位 明宣帝朱瞻基
在位期間,他的親叔叔朱高熙想再來次靖難之役,被他親征幹掉了,他是大明風華電視劇裡孫若微的丈夫,任用三楊內閣實現了大治,可惜在位十年,宣德十年去世了,活了38年英年早逝。
第六位 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幼年繼位,可惜沒有好人教導,被太監王振教導長大,小時候好歹有奶奶張太皇太后和三楊管理朝政,結果這些人逐漸去世,王振專權把大明搞得烏煙瘴氣,此時漠北瓦剌也先統一蒙古,明朝一直算是給瓦剌進貢的使臣錢用來買和平,結果有次王振看給的太多不行,一下子惹怒了也先,舉兵來犯,結果王振這個太監還想像鄭和建功立業,催著皇帝御駕親征,結果五十萬明軍到了大同附近,打了一仗就敗了,把王振嚇得夠嗆,說什麼也得回去,結果五十萬大軍被圍在土木堡,被三萬瓦剌軍擊敗,明英宗成為第一位被俘虜的皇帝。
第七位 景泰帝 朱祁鈺
朱祁鈺算是明朝一位明君,當時英宗被俘虜,他在於謙等大臣的幫助下登上皇位,下令堅守北京城,在於謙等人幫助下,守住了北京城避免了北宋的靖康恥再現,他很信任於謙,把朝政治理的很好,廢了自己的侄子朱見深的太子,立了自己兒子可惜自己兒子早逝,自己身體也不好,景泰八年得了重病。
北京失敗後,明英宗沒什麼用瓦剌放回了他,景泰帝也接回了哥哥放在了南宮,可是明英宗一直在蟄伏,終於在景泰八年奪門復位,改元天順,殺了于謙,這算是英宗乾的最錯的事,沒有于謙明朝早就南遷,就剩下江南半壁,自己也殺了景泰帝(歷史存疑,個人看法),擁立了奪門功臣,再度任用佞臣,國家又搞亂了,結果這些奪門功臣的曹吉祥和石亨又搞了叛亂,雖然平定也花了很大代價,乾的一件好事就是廢除太祖時期的人殉,皇帝死後妃子要殉葬,終於在他這個時候被廢除了。
第八位皇帝 明憲宗朱見深
朱見深兩歲時被廢,只有一位比他大十七歲的萬宮女與他相依為命,他繼位後立馬立了他為貴妃,專寵後宮,有情有義。
即位後為于謙平反,把他叔叔的帝號恢復了,可惜專寵萬貴妃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還任用汪直建立西廠,殘害忠良,內閣首輔萬安唯唯諾諾,差點沒孩子,他和萬貴妃早夭,萬貴妃不能在生育,迫使其他妃子喝墮胎藥,只有一位紀姓宮女生下來孩子,孩子活了下來,並且見到了父親朱見深,並且被奶奶周太后撫養,萬貴妃也無可奈何,在57歲去世了,朱見深也隨之去世,朱見深算是個老實皇帝吧。
第九位 明孝宗朱佑樘
他是位明君在位整頓朝政使得明朝實現了中興大治,史稱弘治中興,他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娶了一個老婆的皇帝。
第十位 正德皇帝 朱厚照
他可比他父親有名太多,明朝最能玩的皇帝,在位期間任用宦官,大太監劉瑾掌握大權設立了內廠,權傾朝野陷害忠良,朱厚照貪戀女色建立了豹房,期間引起了劉六、劉七等規模較大的農民起義,還有就是寧王起義,不過在心學大家王守仁的幫助下平定了,南巡時期落水受涼得了肺炎,在豹房去世年僅31歲。
第十一位 嘉靖皇帝 朱厚熜
他的堂哥朱厚照沒有孩子,他的大伯只有他堂哥一個獨子,他的父親是朱見深第二個兒子,因此朱厚熜得以繼位年號嘉靖,十五歲繼位他算是少年天子,他繼位就碰見了難事,他要認他大伯為父親(皇考),他父親成為他二叔,這樣才證明他繼位合理,他為此和大臣就這些禮制鬥了好幾年,最終鬥了好幾年,終於贏了,其實就是皇權和大臣的鬥爭,這個事件史稱大議禮事件,早期整頓朝政,使得明朝有所改變也算是一位有為之君,到了中年卻信奉道教天天穿道袍,被人稱為道士皇帝,並且想要長生修煉長生不死藥,可是這個要需要一千滴露水和一千為女性的初次月事的血,這可害了好多宮女,也導致了到了嘉靖二十一年,幾個宮女差點把他勒死 ,史稱壬寅宮變,在位中期任用奸臣嚴嵩搞得民不聊生,在位時有著南倭北虜,倭寇橫行南方,戚繼光、俞大猷花了十幾年在嘉靖末年才平定,北擄的俺答因為明朝停止貿易再度打到了北京周圍,之後劫掠而走,明朝被迫再度貿易,暫時穩定了北方,嚴嵩最後被徐階花了二十年才搬倒明朝也算恢復了一絲光明,嘉靖晚年由於服用了太多丹藥,汞和硫比較多本來身體就不好,結果還被海瑞罵了一頓,其中,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這句我認為最誅心,結果不到幾個月就把他氣死了,朱厚熜前期有點像唐太宗,後期就和隋煬帝差不多好歹祖宗基業厚重沒敗完,在位45年,去世時60,是明朝在位第二長的皇帝。
第十一皇帝 隆慶 朱載垕
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二個兒子,由於嘉靖在位太長熬死了自己的大兒子,朱載垕熬了十幾年終於成了皇帝,在位期間和自己的老師高拱整治了嘉靖末年的弊政,並且和俺答議和平定了北方,並且解除海禁算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在位六年算是比較短。
第十二位 萬曆皇帝 朱翊鈞
萬曆是明朝滅亡的開始,開始十年由張居正改革,明朝短暫中興,張居正去世後由於對張居正對自己的教育時的嚴格,因此廢除了他的一切改革,在位期間發生了國本之爭,他一直無子,直到去母親那邊臨幸了一位宮女,生了自己的長子,當時古代是無嫡立長,可是他一直想立自己和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為此和大臣鬥了15年,朱常洛才被立為太子,為此和大臣歐氣二十年沒有上朝,因為沒有決策人,結果導致了明朝黨爭,一直延續到了南明,他又愛財讓太監去增加礦稅搞得民不聊生,此時的東北努爾哈赤正在崛起到了萬曆晚年,明朝和後金打了薩爾滸戰役,結果明朝大敗,標誌後金逐漸開始控制了遼東,由此又在田稅中加派了遼餉,也為明朝滅亡買下伏筆。
第十四位 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算是明朝最慘的一位皇帝,東林黨和皇帝鬥爭了十五年,他終於登基為皇帝,剛要大展鴻府,結果身體不適吃了一種藥叫紅丸,結果在位29天就去世了,是明朝在位最短的皇帝,本來要到明年改元,使得1620年前半年為萬曆48年,後半年為泰昌年,一個年兩個年號。
第十五 明熹宗朱由校
天啟皇帝算是不幸的,爺爺剛死不到一個月父親也死了,他在位時期寵信奶孃客氏和任用魏忠賢,魏忠賢組建閹黨迫害忠良東林黨,引起民變,此時又任用王化貞經略遼東,不聽熊廷弼之言,導致瀋陽、遼陽,廣寧都落入後金之手,王化貞還把百姓帶入山海關,導致遼東空虛,但是袁承煥孤守寧遠,寧遠之戰中重傷努爾哈赤,造成其去世,他又在寧遠和錦州之戰大敗皇太極,可惜被閹黨迫害 被迫辭官,天啟皇帝喜歡做木匠活,又被稱為木匠皇帝,而魏忠賢就在他做的興起時去問奏報,天啟讓其自行處理,結果導致魏忠賢權傾朝野,天啟皇帝只活了七年便去世了,活了23歲。
第十六位崇禎皇帝 朱由檢
崇禎皇帝算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他的哥哥朱由校無後,他是大哥朱由校的五弟,結果前面三個哥哥都去世了,兄終弟及他得以即位,他在位元年就發生了農民起義,在位第二年皇太極從長城破口進入北京,劫掠中原,為此他聽信讒言害死了袁承煥,自毀長城,他一直處於兩線作戰,內部是起義軍,外部是清軍,對付起義軍最好的時候李自成帶領八個人逃入商洛山,張獻忠被迫投降,而此時他卻派人去了錦州和清軍進行了松錦大戰,結果十三萬明軍全軍覆沒,李自成和張獻忠再度起來,1644年三月打入北京城,他被迫自縊煤山,明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