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金秋時節,祁連山國家公園迎來最美的季節。金黃的樹葉、透紅的果實、粉嫩的小花,還有青翠的雲杉、碧綠的河水,將祁連山裝扮成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讓人恍若置身仙境。在這樣美麗的季節,記者走進祁連山,近距離感受它的美,感受它的守護者為這份美麗付出的艱辛。今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祁連山——我們的家園》。
前往寺溝管護站的路上,映入眼簾的是路兩旁鬱鬱蔥蔥的樹木。在秋風的吹拂下,夾在雲杉林中的白楊林似乎感到冬天的來臨,早早穿上了金黃色的“羽絨服”。
一路上,美景目不暇接。我們看到半山腰斑斕的樹葉,路邊掛著橙黃果實的沙棘,還有守護山林的生態管護員,不知不覺中,抵達目的地——寺溝管護站。
寺溝管護站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最東段的管護站,也是海拔最低的管護站,這裡漫山遍野分佈著青海雲杉、祁連圓柏、白樺樹等野生樹種,是祁連山國家公園植物資源密集的地區之一。
見到寺溝管護站負責人李守業時,他剛從東海溝巡護回來。他說,今年東海溝監測到了豹貓,這是寺溝管護站首次監測到豹貓。豹貓?看到我們好奇的眼神,李守業從兜裡拿出手機給我們說:“你看那隻瞪大眼睛張望的動物就是豹貓。”
豹貓和雪豹、荒漠貓同屬貓科動物,由於數量稀少,在寺溝管護站一帶很少捕捉到它的身影。李守業說,今年野外巡護途中,不少管護員目擊到像家貓又像荒漠貓的野生動物,大家不敢確定這種動物是什麼?後來貓盟組織野外加裝的紅外相機也監測到這種動物,經確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
“雪豹有了、荒漠貓有了,豹貓也有了,棲息在寺溝管護站的貓科動物越來越多了。”李守業高興地說,因為人為干預少、保護力度加強,以前鮮見的野生動物陸續回來了。
除了監測到豹貓、雪豹和荒漠貓,還監測到了馬麝、狗獾、石貂等野生動物。多年沒見馬麝蹤影,當在紅外相機上看到馬麝,李守業還是第一眼認了出來。
“馬麝回來了是好事,說明我們的管護起到效果,我們再不能讓它在寺溝消失。”李守業說,現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限制人為活動,相信良好的棲息環境有利於馬麝家族的生存。
李守業已在寺溝守護森林數十個年頭,他對這裡的野生動物有感情,巡護路上每次碰見野生動物,他心情會變得很興奮。長年野外巡護,李守業原本白淨的臉龐被熾熱的太陽曬黑,一雙褪色、磨損的膠鞋足見巡護路上的艱辛。他說,今天的保護是為了明天的發展,他退休的日子快到了,現在盡職盡責站好最後一班崗,把保護祁連山的接力棒順利傳遞給年青的一代。
到寺溝管護站任職還未滿一年,90後生態管護員牛抓西文學已經適應了巡護森林的工作。牛抓西文學在西寧上過學,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他的到來為寺溝管護站增添了一份活力,當有媒體採訪或上級考察的人到寺溝管護站時,他會主動承擔講解員的職責,把家鄉最美的一面介紹給大家。
牛抓西文學自小生長在祁連山腳下,他對這片土地懷有深厚的感情。在他眼裡,家鄉的雪豹、馬麝是心目中的明星,初次在家鄉看到雪豹,他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今年初,牛抓西文學帶著貓盟組織的科研人員到東海溝佈設紅外相機。過了一段時間,從佈設的紅外相機裡獲取監測資料時,牛抓西文學看到紅外相機拍下的雪豹。
“山上還真有雪豹!”看到電腦螢幕上出現的雪豹,牛抓西文學興奮地跳了起來,他把這個訊息告訴家人、村民,還有遠方的同學。自那天起,牛抓西文學意識到保護山林的重要性,他說自己還有個夢想:巡護的路上能目擊雪豹。
巡護山林的路充滿坎坷和艱辛,牛抓西文學習以為常。他說,每天出門巡護走一二十公里路是常事。在李守業、何抓西才讓等老一輩管護員的教誨下,他巡護時不再盲目地跑,遇到生人時會主動上前詢問,偶爾遇見野生動物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大喊大叫,而是躲在暗處仔細觀察、拍照記錄。透過有意識的觀察,牛抓西文學學到了不少野生動物出行和捕食的規律和經驗。
同樣是90後,張生有說話有些靦腆,而他巡護的本領卻同樣出色。擔任生態管護員一年多的時間裡,最讓張生有難忘的是長達七個月的漫長冬季,這段時間,巡護的道路被大雪封蓋,他們時常徒步到山裡巡護。在雪地裡行走摔倒是常有的事兒,一整天下來,兩隻鞋都會被雪泥弄溼。
寺溝管護站植物資源密集,到了冬天防火成了最重要的任務。張生有說,記得除夕是他和同事一年以來最辛苦的一天。這一天,他們帶著防火裝置和乾糧早早趕到墳地和祭祀臺,徹夜蹲守到天亮,等火苗熄滅後才趕回家裡過年。
平時駐守在大山裡,張生有被曬黑了,他卻不當一回事。在他看來,年輕人吃點苦不算什麼。現在一有空閒,他就跟著老生態管護員到林區跑,從他們身上汲取經驗,守護好美麗的祁連山國家公園。
清晨,離油菜花地不遠處的一條公路上,隱藏著一隻“狩獵者”——荒漠貓。它耐心傾聽四周的動靜,看到時機成熟,猛地撲過去,捕獲一隻鼴鼠。
離荒漠貓不遠處的林地裡,老虎溝管護站生態管護員賀成武靜靜觀察,他近距離目擊到荒漠貓捕獵鼴鼠的過程。賀成武說,一天早晨,他去管護站的路上看見有隻荒漠貓伺機捕獵。他把摩托車停到一邊,躲在林地裡看到了整個捕獵過程。
說起荒漠貓,當地村民還會納悶,這是什麼動物?但只要一提到草貓,大家立刻就知道,原來是尾巴上有黑色圓圈、耳朵上長著一簇短毛,外形酷似家貓但體形更大的野貓。
跟當地的村民一樣,剛開始賀成武也將荒漠貓稱為“草貓”,直到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炎林博士的到來,他才得知平日常見的“草貓”竟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荒漠貓。
賀成武是一名90後生態管護員,他善於觀察。跟著科研人員做荒漠貓調查一年多,他初步掌握了荒漠貓的體形、特徵,以及出行習慣。一年多的時間裡,賀成武拍攝到了不少荒漠貓的照片,這些照片有的是在油菜地裡拍的,有的是在管護站裡拍的,還有的是在馬路上拍的,他拍的這些照片為科研人員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在老虎溝管護站裡,賀成武年齡較小,他認真關注野生動物的舉動讓大家敬佩。在賀成武的心裡,荒漠貓跟雪豹一樣重要,荒漠貓是草原生態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
“今年全國兩會上,來自門源回族自治縣的全國人大代表孔慶菊展示的雪豹、荒漠貓照片是在老虎溝管護站拍攝的。”賀成武說,經過大家的努力,以雪豹、荒漠貓為代表的明星物種經常出沒于山區,年初還有一隻雪豹跑到村莊誤闖農宅。
賀成武提起的這隻雪豹是“凌蟄”。提起雪豹凌蟄,老虎溝管護站的每位生態管護員心裡都很自豪。老虎溝管護站站長李成義說,凌蟄是在老虎溝東邊約7公里處發現的,從它誤闖農宅到獲得救助再到放歸野外,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早些天,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釋出了凌蟄的訊息,透過衛星跟蹤發現,凌蟄放歸後,一路向東,從門源竄到互助、樂都,再到蘭州市轄區的永登縣,它不管走到哪兒,它的家永遠在老虎溝。
“凌蟄是個愛串門的雪豹!”提起凌蟄,老虎溝管護站的每位生態管護員內心都很振奮。在他們心裡,凌蟄就像一位宣傳使者,外界透過關注它,進一步關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保護成效。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下,祁連山國家公園雪豹、荒漠貓等野生動物棲息的環境進一步好轉。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綿延近千公里的土地上,共設有9個管護中心和40個管護站,1600多名管護員駐守在這裡。在他們的精心呵護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廣袤的土地變得愈發青翠秀麗,成了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