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依然處於低谷,但養殖成本卻在不斷增加,2022年新年過後,豆粕價格就上漲了600元/噸,近期動盪的烏克蘭局勢,讓“歐洲糧倉”的糧食生產、供應充滿了變數,這對本就持續上漲的玉米價格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
我國玉米大豆的充足供應,當前主要還依賴進口,據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玉米進口數量達2835萬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大豆進口數量接近9600萬噸,而2021年我國大豆年產量僅1840萬噸,一旦國際糧價有風吹草動,就會直接影響我國飼料行情。
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也導致飼料價格節節攀升,這對低迷行情下的生豬養殖業來說,所造成的養殖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一旦各大養殖企業因為養殖虧損而紛紛放棄養殖,未來消費者重新吃上高價豬肉,想必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而堅持下去的主要方式在於降低養殖成本,而當前的主要養殖成本就是飼料成本,所以,降低養殖成本就要先降低飼料成本。
這也是當前呼籲玉米豆粕減量替代勢在必行的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玉米豆粕是形成飼料的主要原料,是最成熟也是最簡單的飼料製成方式,在豬價、糧價均正常的時期,這種製作方式是極具價效比的,但隨著豬價的下行、糧價的上行,這種配料模式已經和高性價比漸行漸遠,以至於到了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那麼,在飼料配比中,玉米豆粕又有哪些替代物可以達到減量使用的目的呢?
為廣闢原料來源,提升飼料營養利用率,農業農村部於2021年制定釋出了《豬雞飼料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方案》,從而讓玉米豆粕減量替代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雙贏效果。
《方案》中對玉米和大豆的替代物也作了詳細的列舉:
1、玉米替代原料:小麥(在保證口糧供應的前提下,當小麥市場價格低於玉米價格時,小麥替代玉米是最具有高性價比的原料之一)、高粱、大麥、稻穀(含糙米、碎米及米糠。米糠粕等附屬物)、木薯等。
2、豆粕替代原料:菜籽餅粕、棉籽餅粕、花生餅粕、葵花餅粕、芝麻餅粕、玉米加工附屬物、乾燥酒糟、棕櫚粕、亞麻餅粕、胡麻餅粕、植物源性蛋白原料(雜交構樹葉、苜蓿、飼料桑葉、辣木等)。
替代原料的應用,既降低了飼料成本,減少了養殖戶的養殖壓力,又降低了被進口糧“卡脖子”的風險,同時也對其它非主流穀物的種植發展帶來直接的促進效果。
像高粱、大麥等傳統糧食作物,由於種植中的價效比原因,如今種植面積急速下降,如果能在飼料配比中佔有一定比例,以我國巨大的飼料需求市場,勢必會適當提升一些冷門糧食作物的種植數量,從而保持我國農業種植品種的豐富多樣性。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看了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方案,感覺豬飼料的營養更加豐富均衡了,在降低飼料製作成本的同時,增加了營養的多元化,無論是養殖戶還是廣大消費者,都是喜聞樂見的。
如今很多人都在懷念傳統豬肉的味道,因為傳統養豬的方式就是飼料的豐富性,在配方飼料沒有流行的年代,農村人養豬吃的就是五穀雜糧,人們吃下的剩飯,配上麥麩、豆粕、菜籽餅粕、花生粕等,用水摻和均勻後餵食,有條件的農戶還會將乾燥的紅薯藤粉碎後摻入,夏秋季節還會割些豬草、摘些構樹葉餵食。
如果能採取當代的先進技術,將傳統養殖與現代養殖相結合,這樣配比出來的飼料,是不是更符合大眾的期待呢?也就是說,不遠的將來,養殖模式又將回到“雜糧時代”,對此,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