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門診看病時是不是總是會聽到醫生問:最近有沒有覺得疲勞乏力呀?是不是幹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呢?通常醫生在聽到我們的肯定回答的時候,會說我們這是“氣虛”了,那麼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代表我們身體出現了什麼狀況嗎?下文就為大家細細述說。
“氣”的概念
中醫認為氣是由精化生的極細微物質,而精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則氣亦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氣的執行、推動和調控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維繫著人體的生命程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觀察到人體內氣的存在,比如呼吸時氣的出入,活動時人體散發的熱氣等生命現象。
“氣”的生成
那麼人體內的氣是如何生成的呢?首先,是由我們父母給的先天之精氣,稱之為元氣。透過身體各個通道而流注於全身,是人體最根本、最重要的氣,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其次,是飲食水谷之精氣與呼吸的自然界之清氣,兩者結合後的後天之精氣,即所謂的宗氣。元氣與宗氣合成一身之氣。
相關臟腑的功能
人體之氣的充足有賴於全身各個臟腑的綜合協調作用。腎為生氣之根,先天精氣藏於腎;脾胃為生氣之源,水谷精氣依賴於脾胃;肺為生氣之主,自然界清氣吸收於肺。腎的生理功能與先天之氣的生成關係密切,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與後天之氣的生成關係密切,諸多臟腑的功能協調,密切配合,則人體之氣的生成來源不斷,人體之氣才會充足旺盛。
“氣虛”是什麼?
常言道:“人活一口氣”,人體之氣充盈,氣機順暢才能使機體調和,精神平和,納食佳,夜寐安,二便調。簡單來說就是吃得香,睡得好,身體倍棒!但是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的失養,或勞傷過度,或機體臟腑功能減退,導致氣的生成不足,或其他多種慢性疾病久而不愈,加速氣的耗損,就會出現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表現,這就叫做氣虛證。氣虛是一個總的概念,由於氣分藏於五臟,氣虛證也隨臟腑不同而各具特點。
心氣虛證:臨床主要表現為面色淡白,心中悸動不安,氣短胸悶,精神疲倦,偶爾會不自主流汗,活動時上述症狀會加重,失眠健忘,嚴重時出現精神恍惚等。此類症狀臨床上注意補益心氣。
肺氣虛證:臨床主要表現為面色淡白,咳嗽,咳痰,痰質清稀,咳喘無力,氣短,聲音低怯,平常比較容易感冒,活動後上述症狀加重。此類症狀臨床上注意補益肺氣。
脾氣虛證:臨床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食慾減退,脘腹脹滿,大便稀溏,四肢無力,身體肥胖,可能出現肢體水腫。此類症狀臨床上注意補脾益氣。
腎氣虛證:臨床主要表現為全身水腫,下肢更為嚴重,小便短少,腰部及膝關節痠軟冷痛,手腳涼,還會出現喘咳痰鳴,呼多吸少。此類症狀臨床上注意補腎納氣。
肝氣虛證目前較少提及,臨床上肝氣不足的病人容易視物不清,兩肋部不適,腹痛等。
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透過經絡聯接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骨等構成的有機整體。在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會同時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臟腑的病變,常常相兼為病。需要強調的是,當我們出現上述症狀時,為免延誤病情,應及時至中醫院進行系統地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補充營養,適當運動,增強體質,避免過勞,作息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