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介紹了椅凳類傢俱中的椅子,這次我們來介紹一下凳子。凳子一般不會出現在比較高雅的場合,基本上都是平民百姓家在使用,即使是在富貴人家也只是臥室與偏房的用具。凳子的品種沒有椅子的多,一般包括繡墩、圓凳、條凳、方凳、春凳等。
繡墩又叫坐墩,是凳類傢俱中的珍品,因為它的上面一般覆蓋有一方絲綢繡織物而得名。繡墩大多為圓形,兩頭小,中間大,形如花鼓,所以又被稱為花鼓凳。製作繡墩大多使用比較高階的硬木,比如花梨、紫檀、紅木等。在使用時,根據不同季節搭配不同的坐墊。為了破除圓墩形的沉悶,一般都要在鼓腰處開洞孔,通常稱“開光”。墩身有光素與雕刻之分,雕刻的花紋常常有柺子龍紋、藤紋等。繡墩與圓凳的主要區別在於:繡墩有託泥,而圓凳的腿是直接著地的。
圓凳的凳腳直接落地,有三足、四足、五足、六足之分。足式有直腳、收腿式、鼓腿式。有一種五足圓凳,造型呈梅花形,所以被稱為梅花凳。明式圓凳造型敦實凝重,以帶束腰的佔多數。三腿的大多沒有束腰,四腿以上的多數有束腰。圓凳與方凳的不同之處在於方凳因受角的限制,面下都用四足;而圓凳不受角的限制,最少三足,最多可達八足。
杌和凳屬同一器物,沒有截然不同的定義。杌凳是不帶靠背的坐具,可分有束腰、無束腰兩種形式。有束腰的都使用方材,很少使用圓材;而無束腰杌凳方材和圓材都有使用。有束腰的可用曲腿,如鼓腿彭牙方凳;而無束腰的都用直腿。有束腰的足端都做出內翻或者外翻的馬蹄;而無束腰的腿足無論是方是圓,足端都很少做裝飾。杌多正方形,長方形杌則不多。
凳類中有長方和長條兩種,長方凳的長、寬之比差距不大,一般都統稱為方凳。
長寬之比在2∶1至3∶1左右,可供二人或三人同坐的多稱為條凳。坐面比較寬的被稱為春凳,之所以被稱為春凳是因為古代繪畫中描繪男女交歡多用此凳。春凳由於坐面較寬,還可作矮桌使用,是一種既可供坐又可放置器物的多用傢俱。
條凳坐面細長,可供二人並坐,腿足與牙板用夾頭榫結構。一張八仙桌,四面各放一個長條凳,是古代飯店、茶館中常見的使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