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新能源車這個熱門賽道終於迎來了反彈!
以國證新能源汽車指數為例,該指數自2月14日以來,累計反彈接近10%,此前,該指數從階段高點回調超24%。
一些新能源主題基金也開始回血,比如施成,他的國投瑞銀先進製造年初回撤一度接近19%,但截至2月22日,該基金年內回撤已經收窄至3.64%,可以說收復了大部分失地。
但也有一些繼續“趴窩”的,包括去年股混冠軍崔宸龍。
產業鏈上游業績爆表,施成押對了?
市場上定位與新能源主題相關的明星基金經理,主要包括崔宸龍、趙詣、陸彬、施成、馮明遠、曹春林等。
這些大佬在這輪市場回撥中都比較傷,但一部分正在快速回血。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截至2月22日,施成的國投瑞銀先進製造回撤收窄至3.64%,曹春林的創金合信新能源汽車A回撤收窄至5.47%,陸彬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A回撤收窄至6.43%。
不過,也有一些明星基金經理的回撤依然較大,截至2月22日,崔宸龍的前海開源新經濟A、趙詣的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馮明遠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年內回撤仍超過10%。
從它們各自的持倉中,或許能找到分化的原因,回血比較快的基金,持有上游鋰礦標的較多。
以國投瑞銀先進製造為例,截至2021年報,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為永興材料、天齊鋰業、江特電機、融捷股份、合盛矽業、東嶽集團、西藏礦業、鹽湖股份、盛新鋰能、晶瑞電材。
其中,永興材料、天齊鋰業、融捷股份、合盛矽業、西藏礦業、鹽湖股份、盛新鋰能、晶瑞電材這些標的都偏向產業鏈上游。
在2021年四季報中,施成寫道:新興產業企業的盈利能力不斷提升,目前的盈利持續向上遊轉移,中下游其他環節的盈利在被壓縮。我們預計未來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都會呈現這一狀態。
從持倉看,施成確實把寶押在了上游。
不過,上游鋰電波動真的不小,天齊鋰業從階段高點回落接近40%,最近才開始反彈,吃基體驗其實不算好。
觸發因素在於業績,雅化集團披露的業績太炸裂了,公司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9億元-12億元,同比增長1053.67%-1438.22%,超10倍增長,創下歷史新高。
市場預計其他上游公司業績應該也穩了。
中游業績可期,崔宸龍們等待反彈
那麼,崔宸龍們能不能跟上節奏呢?
據券商測算,整個新能源車產業鏈21年Q4增速是很快的,上游各環節,包括鋰資源、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中游動力電池,這些Q4增速都超過100%,只有下游充電樁和整車的增速慢一些。
其實,寧王在1月底就公佈了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淨利潤為140億元至165億元,同比增長150.75%至195.52%。
當時就有券商認為頂著上游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壓力,寧王業績大幅度超預期。
不過預告一出,寧王還往下殺了一波,市場當時走得似乎是利好出盡的邏輯。
崔宸龍的持倉就偏向中下游,截至2021年四季報,前海開源新經濟A的第二、第四大股東分別為比亞迪及寧德時代。
能不能反彈,就看到時候市場的情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