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畢之航
說起三陽川,人們都會不約而同想到伏羲畫卦臺,想起隴渭二水交繞形成的天然太極圖,想起人傑地靈。
這一塊被譽為隴上明珠的渭河川原,除了羲皇觀天地畫八卦傳說之外,更有許多古堡老村,聞人勝蹟,不僅口耳相傳,更見諸史冊。
位於中灘鎮的蒲甸村就是這樣一個活化石一般有著悠久歷史的村落。
三陽川民間傳言,這個被俗稱為蒲家甸子的村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的主角前秦皇帝苻堅的祖居地!
據史料記載,苻堅的祖父苻洪,略有陽臨渭人,是所謂五胡之一的氐族,世襲的部族首領(豪酋)。據方誌家們考徵認定,臨渭其地在秦安東南,這是因為當時略陽郡治就是今天的隴城鎮,臨渭作為地名,當在渭河邊上,故有些專家認為臨渭就是今天的雲山鎮,這似乎能說通,雲山鎮本來就在三陽川渭河北岸山上。但是《晉書 載記》中關於蒲洪的姓名由來,作了一番解釋,作為氐人,他們本來沒有姓氏,因為家裡有一個大池子,裡面長了三丈高的蒲草,所以就以蒲為姓,這對少數民族來說,以草為姓,或以地為氏,似乎是一個傳統(日本人還保留著),或許由於他們家族的蒲草面積大又長得茂盛,就被附近人們稱為蒲家,這是其一。其二,蒲洪的名字得來,與發大水有關,史載當時隴右常年遭受大雨及洪水侵襲,民謠曰:大雨不停,洪水必起!所以蒲家生個兒子取名為“洪”。可見他們蒲家所在地是在行洪的通道上。
這就明確無誤給出兩個資訊,蒲家在河邊,在川道里,經常有洪水。而這正是今天蒲家旬子村的地理現狀!即便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年秋天渭河水漲,中灘鎮的蒲甸,緱楊,張白村都是很忌憚的。
至於蒲洪改姓為苻,史冊確鑿,是他東遷入關中後,應讖緯之說“草付為王”,為建立政權自我神化的結果!果然他的兒子苻健稱帝,國號大秦,史家為區分姚萇之秦,把苻秦稱前秦,姚秦稱後秦。
所以,蒲甸村就是苻秦故園!
據史載蒲洪去世於公元350年,距今有1670年之久了。也就是蒲甸村這塊河灘地成為村莊聚落至少有1800年的歷史了!
就目前三陽川的地形地貌以及現有的村落佈局,我們一般有一個認識,就是三陽川在500年前的明代稱為三陽裡,只有110戶民籍人家,和一些外地遷居來的屯墾軍戶,可謂人煙稀少,所以我們很難確認早在1800年前,這經常受洪水侵擾的蒲甸村會有人居住!
根據史冊裡僅有的資訊,三陽川的稱謂在隋朝就有,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竟然在記述渭河過秦州時,一句也沒有提起三陽川和蒲洪,這就很奇怪,按水經注敘述慣例,酈道元是不會忘記河谷流域的人文故事和古蹟的,這說明什麼呢?酈道元的生卒年約是公元470——527年,距離苻秦一朝就一百年,應該比較瞭解才是。所以沒有提起,估計是三陽川周邊這一塊地方確實很少有人居住,即使有人居住,他們應該是蒲家舉族東遷之後才來的。三陽川川道的宜不宜居與天氣有關,與洪水有關,在酈道元的時代,南河川以東是“淵深不可測”的萬石灣,那麼距此不足10公里的三陽川應該也是萬石灣堰塞湖的波及區。而萬石灣的堰塞體就在今天的沽坨村區域,這個滑坡地貌至今還在。
那麼在酈道元之前三陽川中灘區域是不是適宜人居住呢?或者有沒有人居住的證據呢?
據一些地理研究資料顯示,川道里渭南鎮,石佛鎮的村莊所在為渭河一級臺地,形成於距今約5000年左右,而中灘鎮大部分為河漫灘地 ,按水沉地貌形成原理,渭河兩岸的一級臺地是河道疏通後隨著河水不斷侵蝕,不斷減少,中灘河漫灘是逐漸增大的。而這一塊區域在一個比較乾旱的歷史時段是應該有人居住的,離蒲甸不遠的演營寺就是一個活證據。這個寺院的幾株古柏生長在低窪的圓形區域,三陽川人過去把它叫奄奄寺,奄奄是三陽川人挑東西的一種由竹蔑編制的圓形大筐。所以奄奄寺是民間對這個寺院的一種形象俗稱。
把一個寺院建在低窪的區域,是不是和我們的傳統背道而馳?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寺院建成之後,中灘這一塊區域遭受洪水侵襲在寺院周邊形成了沉積地面,新的地面高出寺院的地面!寺院之所以沒有被沉積,應該是被人為保護過,而由於洪水侵襲,人們無法居住,就搬走了,只有寺院的古柏還在。有的資料說,這幾株古柏距今約1300年,到底是否確實,還有待驗證。寺院的這幾株古柏,緊靠在一起,或許三個分枝在根部其實是一棵樹!如果這樣,這棵樹的年齡就很大了。這幾棵一千多年的古柏的存在充分說明了在魏晉時代,三陽川是有人居住的,結合蒲家的遭遇和今天的現實,蒲甸村是蒲洪或符堅故里,或者是苻秦故園是有堅實的根據的。
本來天水及周邊就是西北遊牧民族向東南農耕文明轉化和成長壯大的跳板。歷史上伏羲氏族如此,贏秦如此,苻秦也是如此,他們在天水這一塊宜耕宜牧的區域繁衍壯大,就無一例外的向關中平原挺進。
綜上,蒲甸村應該把“苻堅故里”或者“苻秦故園”這一歷史招牌做好,為天水名片增加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