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俄烏戰局的訊息滿天飛,一時難辨真偽,尤其是2月26日有訊息稱俄軍一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在基輔西南方向的瓦西里科夫地區被擊落,後來又說還有一架在基輔南部被擊落。在一則鳳凰衛視戰地記者盧宇光的影片中,稱一架飛機上滿載400多名車臣部隊,另一架則人數不詳。
於是網上便有人說俄軍一次損失400多名車臣特種兵,兩架就800多人,還有人說一架飛機上就有1000多人,這些說法到底是謠言還是實情呢?咱們來簡單分析一下伊爾76的運兵能力,就會豁然開朗!
伊爾76是前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發的大型噴氣式運輸機,有4臺發動機,樣子很威武地,載重量也很大,是俄羅斯和很多國家的運輸機主力,我國也曾裝備了不少。
作為一款大型運輸機,載重量無疑是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原版伊爾76的最大載重是48噸,而換了發動機後的改進型號伊爾76MD-90A,載重量則達到了60噸。假如我們按一個人的體重為75公斤來計算,一架比較新型的伊爾76運上個800個人,似乎並沒有問題,那些說有1000多人的,恐怕就是這麼個演算法。
然而現在俄烏在打仗,就算送人去旅遊,也得帶上乾糧和水。前往戰區計程車兵帶的就更多了,除了吃喝外還得有槍支、子彈、手雷、頭盔、匕首和各類儀器,總重量可達20公斤,這樣一來,按載重量計算的載員人數就降到了600人,老款則可載500人左右。
然而根據各方訊息,運輸機是在基輔西南和南邊被擊落的,俄軍26日宣稱控制的安東諾夫機場在基輔西北方向,如果要向這個機場運兵,完全沒必要冒這麼大危險從南邊繞著走。因此運輸機上大機率裝載的是空降兵,要在戰區上空跳傘。
如果是空降兵的話,就要帶降落傘,光是主降落傘和備用傘的重量加起來就得有十六七公斤。再加上是在敵後作戰,彈藥補給和各類技術裝備都帶得更多,一名全副武裝的空降兵負重在50公斤以上!按保守估計每個傘兵125公斤計算,伊爾76MD最大可載480名空降兵,如果是老款,則最多384名。
這兩個數字似乎能夠印證飛機上有400多名傘兵的訊息,難道這是真的?別忙著下結論,實際情況卻與之相差甚遠!因為運送士兵可不像運貨,可以在貨架上擺很多層。除了C-5和安124這類巨型運輸機,迄今為止其它機型改造成雙甲板來運人的極少,,實際操作時都是隻在機艙地板上坐成兩排或四排,而上層巨大的空間並沒有利用上。
大家可能都看過2021年美國C-17運輸機撤離阿富汗難民的照片,大量難民如沙丁魚一樣擠在機艙中,幾乎坐得密不透風,但仍然是隻坐了一層,事後統計連兒童在內共有800多人,其實距離C-17那77噸的最大載重量還差得比較多。全副武裝計程車兵與身無長物的難民又不一樣,槍支、背囊和各種裝備佔用的空間很大,不可能像這樣擠在一起。
而空降兵在執行空降任務時,攜帶的裝具比普通士兵更加複雜,降落傘等裝備佔據的空間更大,一次裝載的人數更少。而且空降兵還有個最關鍵的任務就是跳傘,跳傘時要排成佇列,一般是從開啟的後艙門分兩列跳出,不僅需要的空間更多,假如坐成兩層就根本沒法兒跳傘了。
因此,大型運輸機一次運載計程車兵數量並沒有想象得多,尤其是在運送空降兵到戰區執行任務時。根據公開的資料,美國C-17環球霸王運輸機的能力比伊爾76強得多,但一次也只能運送102名全副武裝的傘兵,或是148名輕裝步兵。伊爾76的資料則為120名傘兵或150名普通士兵,看上去比C-17更多,很可能由於俄軍傘兵的裝備比美軍少一些。
而一些例項也能反映出實際的運兵數量。在2016年的一次空降訓練中,俄軍出動17架伊爾76,空投了約2000名傘兵,平均下來每架就是120人不到。而且有些伊爾76在空降作戰時空投不是士兵,而是傘兵戰車等重灌備,那裡面的人數就寥寥無幾了。
這樣一來,假如被擊落的伊爾76確實滿載空降兵和其它士兵的話,人數也會在120~150人之間,而那個“400多人”的資料,恐怕是不明就裡的人根據載重量憑空想象出來的,畢竟沒在現場實際數過。至於這些空降兵是不是車臣特種部隊,那就更無從查證了。很可能是因為車臣首腦卡德羅夫說要派兵去烏克蘭,就被人附會了上去。
因此,俄軍運輸機被擊落的訊息是真是假不好說,但上面有400多名車臣部隊的說法多半是假的。宣傳戰是戰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媒體發達的現代更是如此,雙方會竭盡全力誇大己方戰果,不斷放出煙幕彈,弄得外界暈頭轉向。那麼怎樣才能分辨一個訊息是真是假呢?
人馬君給支一招:那些戰果數字如果精確到個位數的話,可信度會相對較高,說明是進行了初步的統計,就算是造假,起碼也能說明造假者是比較從容和用心的。而那些以“約數”報出來的戰果,例如“3500名俄國士兵陣亡”之類,表明釋出者自己也不太清楚確切的數字,可信度有多高相信您很容易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