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使用者在選擇新手機的時候,一定猶豫糾結過選大容量才合適(不差錢的除外)。
比如我今年打算換iPhone 13時,看到 256G 比128G 貴了足足一千塊,就沒捨得加錢,只選了 128G 的。果然用了僅僅一個多月,容量就緊張了起來。
雖然及時啟動了備用方案,把照片影片什麼的都放進iCloud裡,但是200G的容量套餐也不夠用。升級到2TB價格就升到了68塊錢一個月,長久使用下來實在是太貴了!
還好這時候聽說了以好上手、易使用為亮點的綠聯私有云。
簡單易上手
不需要做什麼繁瑣的設定,收到機器裝上硬碟插上電,下個 app 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iOS、安卓、iPad、Windows、macOS……綠聯私有云支援幾乎所有的主流平臺,並且每個平臺的客戶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不會發生切換到一個平臺後還要重新學習這種麻煩事。
舉個例子,在iPhone 上點選主頁右下角的“+”後就能輕鬆選擇上傳照片、影片或是檔案,上傳完成後在任何裝置上都能實時看到,就像蘋果的iCloud 或是某網盤一樣方便快捷。
當然啦,私有云顧名思義是專屬於我的雲盤,不會像iCloud 那樣要支付昂貴的訂閱費,也不會像某網盤一樣動不動就發現某些內容不見了。
App 實用又便捷
手機支援一鍵自動備份功能,開啟後再也不用擔心照片丟失,“智慧分類”更是省去了一點點整理照片的繁瑣。
不僅如此,首頁的照片、影片、文件、音訊……基本已經自動為我們完成了歸檔的工作。
Samba 功能用起來!
綠聯私有云也不需要什麼功能都透過app 來實現,比如它支援 Samba 功能,可以把家裡的膝上型電腦、iPad 等裝置接入進來,不用客戶端也能輕鬆訪問檔案。這時用起私有云來,就像用系統自帶的檔案管理器一樣輕鬆好用,學習成本簡直跌到地心!
不僅如此,透過 Smaba 功能還能實現跨裝置的檔案同步,把綠聯私有云當成一個共享資料夾,在 mac 和 Windows 之間直接轉存檔案,又省去了開啟客戶端上傳檔案再下載檔案這個步驟。
分享 so easy
資料當然不僅只有儲存查閱這一個需求,能夠分享同樣重要。相信很多人之所以選擇某網盤也是因為它分享起來比較方便。綠聯私有云的分享功能同樣做得不錯,建立“共享相簿”可以方便地與家人、好友一起共同維護和查閱。
當然如果只是想臨時分享內容給朋友,也可以設定分享連結,支援最少3天、最多30天的有效期設定,對方只要點開連結下載即可,並不需要同樣擁有裝置,將分享的門檻做到最低。
當然也許可能還是不如百度之類的線上雲盤一鍵分享方便,但是更安全、不限速才是私有云的終極奧義。
技術支援超熱情
社群、線上售後……綠聯私有云給使用者的服務遠超“售後”這個概念,不僅可以在使用者群裡學習私有云的深度功能,哪怕是社恐的小夥伴,也可以獲得技術人員一對一的支援,再小白的使用者都不用擔心“用不明白”。
並且綠聯私有云還是一個始終在進步的優秀產品,自己對產品提出的需求、意見都會被虛心聽取和採納,甚至有了一種“私人訂製”的奇妙感受。
選它沒錯的
不管是備份檔案還是儲存照片,數字時代人人都需要一份自己專屬的賽博空間,而綠聯私有云就是這樣一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