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質大錢試範品 存世不易很難得
元代有一品較為特殊的大錢,即“貳拾伍文背(八思巴文)‘權’”。該錢據考乃為元鑄之權鈔錢,其性質與至正之寶背權鈔錢類似。此錢早年自發現面世以後,分別可見有鉛錫合金和銅、銀三種材質,且版式不同,分粗穿廓和細穿廓。譜批銅質甚為珍罕,所見枚計,鉛錫質則相對比銅質稍多,然仍相當稀罕難得。
該錢銅質愚亦有收藏,並於幾年前有亮相展賞。就其材質而言,根據收藏實踐和公開所見來看,該錢鉛錫合金錢可見,然純粹的鉛錢似乎更為罕少,極難見到。而純鉛錢,作為古錢的一種材質之一,早在五代十國時期便有鑄制,至後來諸朝也時有所見。鉛錢因材質特殊易熔,有行用品,也有用於初鑄時的試範之品。
由於鉛的屬性軟,完好儲存不易,一些試範出來的鉛錢,尤其是大錢鑄量少至遺存罕。是故,檢點愚帳中所藏,曾經獵獲到一枚極其罕見的純鉛質“貳拾伍文背權”大錢。其品相完整,甚為厚重,書相版式有別。時至今日,特將其帳中擇出,拍照亮相,遣之於此公展鑑賞,以證其實,以饗泉好。
首識書相。清晰可識,本品面文漢字“貳拾伍文”四字,楷書書體,直讀,背穿右一個八思巴文“權”字。品讀其字,筆劃清晰,橫直豎立,字形大小適中,佈局協調,整體書相端正規矩亦見一定力道。值得指出的是,該錢筆劃筆鋒有欠,橫筆劃和其餘起筆劃無起收之頓,然,其字形結構風格則與銅錢和鉛錫合金錢一致,是故,愚見以為,本品為一枚初爐前的試範錢,並非正式鑄品。毫無疑問,品文識書,本品書相細節雖然有所差別,然結合後面的鑄相鏽相來判斷,其仍然是一枚到代官爐原鑄之品,其門可開。
次觀鑄相。輾轉本品,可見其鑄制規整,因鉛質軟而有些許碰撞變形。其直徑約為63.15毫米,重達143.45克,鑄體厚實有加,屬於出號大錢形制,大小亦與銅錢基本一致。其鑄相顯示,細緣重輪,窄穿廓,鑄體方正圓矩,平坦地章,穿輪皆顯乾淨。續觀其字廓,輪廓分明,深竣清晰,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處。也可見其鑄體上鑄造殘留之流鉛顆粒瘢痂,更是彰顯自然,非偽能得。而作為鉛錢,鑄體如此之厚重,超過常規,似表明其為明顯的非標準試範之品。藉此,觀鑄識體,無需細表,本品鑄相自然,毫無做作之態,是為其時官爐所鑄,其門再開,難有二話。
再察鏽相。不難看出,本品鑄體呈灰色,質地亦軟,不難辨識其正是明確的鉛質,而非鉛錫合金。其乃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土,未把玩未披露而秘藏。可見其灰色質色老舊感十足,皮殼瘢痂,深淺相間,分佈極為自然。無需再表,辯鏽識漿,一言以蔽之,本品鉛質所獨特的鏽相質色凸顯耄耋陳舊,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新偽所不能得之。其門又開,不在話下。
一番鑑賞,幾度審視,此枚“貳拾伍文背權”鉛錢,三相一材,老氣橫秋,當為開門見山之品,難以置疑。如前所述,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迄今為止,極難見到公展,可謂存世極罕,十分難得。其雖為鉛質,然因罕少而至研究與收藏價值皆具,也是不言而喻矣。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