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古裝戲非常受青睞,在古裝戲中,尤以清代劇最吃香。
在有關清朝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觀眾經常會看到作戰的清兵服裝非常亂。
同樣是士兵,有計程車兵軍裝(胸前)上畫著一個圓圈,裡面寫著一個大大的“兵”字,有的則寫著“勇”字,還有的清兵衣服上則寫著“卒”或者“勇”字,這是怎麼回事,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
其實,不同的字代表著不同的兵種,或者分工,大家不要搞混了。
簡單地說,兵丁卒等標識語是漢人武裝的標配,八旗軍沒有這個東西。
漢人組成的政府軍名叫綠營,是滿清統治者“以漢制漢”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眾所周知,清朝是滿族佔主導的王朝,滿族是少數民族,人口非常少。
清軍在入關以前,滿族人口只有20多萬,明末全國人口(不包括遼東、蒙古等地)有7000萬左右,是滿族人口的350倍。
滿族子弟兵只有 10萬人左右,加上蒙古八旗和遼東漢人組成的漢人八旗,以及吳三桂帶領的關寧鐵騎,一共也只有20多萬。
而清軍剛入關時,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統治者並沒有高枕無憂。
西部、西南部有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數十萬起義軍,東部、東南有幾十萬南明軍隊,幾股武裝力量加起來不低於百萬。
所以清軍要想征服漢人,平定天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消滅南明和起義軍,建立政權後如何維穩、鎮壓漢人不同形式的反抗、消除不安定因素,就成為擺在順治皇帝面前的頭等大事。
在此背景下,於是以漢人為主組成的綠營兵就應運而生了。
《大清會典》卷三十五《綠旗兵》條說;“定鼎後,漢兵令皆用綠旗,是為綠營。”
綠營兵組建於順治七年1650年前後,與八旗兵一樣,都是大清的政府軍。
它計程車兵來自清軍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軍隊建制跟明朝政府軍相近,基本單位為營。
之所以叫綠營,是因為它的旗幟是綠色的,以區別八旗軍的紅、藍、白、紅顏色。
全國綠營總兵力遠遠高於八旗兵,極盛時期的咸豐年間,其總兵力達到60多萬,是同時期八旗兵的3倍以上。
綠營兵組建後,沒有辜負統治者的期望,在清朝前期為消滅抵抗力量立下汗馬功勞,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康熙初年平定三藩之亂的戰鬥,以及乾隆中葉以前平定西部的歷次戰爭這再立新功,綠營都有不俗表現,成為維護國家穩定的重要武裝力量。
綠營兵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實行募兵制。兵員不是義務兵,全部來自招募,等於職業軍人,由朝廷發軍餉。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能提高兵員素質,增強軍隊戰鬥力,
二是服役終身制。兵丁一旦被招募入伍,即按照兵種進行登記造冊、注入兵籍,即我們常說的建立檔案,上報到最高指揮機關兵部。
士兵一旦入伍,就成了“鐵飯碗”,永遠待在軍演,服役沒有上限。要想提前退役,要經過上級批准,否則就是爹孃去世了,也不能離開隊伍。
什麼時候上不馬,來不開弓了,才會被允許退役。這樣做也有一個好處,即大大降低了訓練成本。
一個士兵16歲當兵,至少可以服役到40歲,如果是服役期限定為10年,26歲就要退役,再徵收的新兵還要進行訓練,這就提高了訓練成本。
而且終身制能保證士兵都是老兵,有豐富作戰經驗。
三是世襲制。一人當兵,他的弟弟和兒子就成為預備役士兵,有世襲的特權,可以根據需要,接班成為綠營兵。即“父兄在伍,子弟為餘丁,守兵缺出,即從餘丁撥補”。
四是土著制。土著制即士兵必須來自當地,是清一色的子弟兵。
俗話說開店夫妻店,上陣父子兵;由親人組成的軍隊有凝聚力,戰鬥力非常強。
戰鬥中,如果一個人受傷或者犧牲了,他的弟弟和兒子以及同鄉就會殺紅眼為他報仇雪恨,打仗奮不顧身。
子弟兵還有很好的約束作用,讓士兵在部隊裡規規矩矩,不可隨便犯禁,也不敢隨便開小差當逃兵,因為擔心牽連到自己的親人或者老鄉。
明朝時期的戚家軍,也是由子弟兵組成;曾國藩為了鎮壓太平天國組成的湘軍,也借鑑了這一方法。
五是駐守偏僻地區。對清朝統治者來說,八旗兵才是子弟兵,是根紅苗正值得信任和依賴的。
京畿(國都和附近地區)以及其他戰略要地,只能讓八旗兵駐守。綠營兵跟二婚夫妻一樣,要特別提防,他們的防區,大都在遠離京城的偏僻地區,以防止他們危害朝廷安全。
六是指揮官流動制。由於綠營兵來自漢人,漢人是被壓迫者,很容易造反。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綠營兵的指揮官均為兵部直接委派,不是當地人。而且每隔一段時間,指揮官都要進行調動,不讓他們長期待在一個部隊,以防時間久了將兵熟悉,相互勾結圖謀不軌,顛覆大清政權。
在清軍入關不久,作為國家穩定的重要武裝力量的八旗兵開始貪圖安逸,追求享樂,喪失了當初的狼性,戰鬥力大大下降。
這時候,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兵作為一種新生的武裝力量,充滿朝氣,茁壯成長起來,為維護大清統治衝鋒陷陣,屢立戰功。
但是到了乾隆後期,綠營兵也到了暮年,戰鬥力開始下降,喪失了銳氣。
在18世紀60年代的前兩次清緬戰爭中,綠營兵表現乏善可陳,3萬綠營兵被數千名緬軍打得落花流水、丟盔卸甲,主將楊應琚只好靠謊報軍情來糊弄乾隆。乾隆皇帝無奈,只好派八旗將領帶來滿兵上陣,才將緬軍趕出中國。
後來乾隆視察部隊,綠營兵計程車兵連弓都拉不開,甚至還發生了士兵因為拉弓而從馬上墜落的奇葩景象。
由此可見,綠營兵在乾隆年間就衰落了。
不過,同樣是衰落,八旗兵是被奢靡之風給害死的,綠營兵則是被大清統治者給餓垮的。
打個比方,八旗軍就好比嫡系部隊,綠營兵好比雜牌軍,一個是親孃生的,一個抱養的;所以說兩支軍隊的待遇也截然不同,甚至霄壤之別。
康熙說過:“八旗甲兵,國家根本,當使生機充裕,匱乏無虞”。
乾隆皇帝也明確表示要優待八旗子弟:“八旗子弟,國之世僕”,清朝要“以國力豢養之”。
這支子弟兵是為大清保駕護航的,所以清朝皇帝給予了八旗將士極為優厚的物質待遇。
清朝八旗士兵的“工資”收入,主要包括旗地、俸米、餉銀三大部分。旗地是由國家統一把土地賜給八旗兵,人人有份,“每丁授田五頃”,中國曆朝歷代都沒有把如此之多的土地賜給一個普通士兵。
每個八旗兵按月還會領到餉銀,雍正年間,八旗軍普通士兵的餉銀,不低於甚至高於當時的七品縣令(縣令年俸祿90兩)。
雍正曾經說過,“今兵丁等錢糧較前增加一兩,又有馬銀,計其所得,已多於七、八品官之俸祿”。
與待遇優厚的八旗兵相比,綠營的餉糧則顯得非常寒酸,“綠旗營中,京師巡捕營,馬兵月給銀二兩,步兵一兩,皆月米五斗;各省標營馬兵月餉銀二兩,步兵一兩五錢,守兵一兩,皆月支米三鬥。”
綠營士兵兵種不同,軍餉不同,軍餉分守兵、戰兵、馬兵三個不同等級。
而每個等級的軍餉還分行糧和坐糧。坐糧就是指平常士兵在駐防地駐防時的軍餉,軍餉低得可憐。馬兵一個月的軍餉不過2兩銀子,戰兵每月只有1.5兩,而守兵就只有1兩了。
不僅如此,士兵的伙食和部分軍裝費用還要從軍餉中扣除,馬兵軍餉甚至包括了馬的飼料。
如果遇到貪婪的長官,閻王爺不嫌鬼瘦再剋扣一些,就所剩無幾了,想要養家餬口顯然不夠。
這種厚此薄彼的薪餉制度讓綠營兵感到自己是棄兒,對大清的忠誠度大打折扣,為後來綠營的腐化、衰落埋下了伏筆。
到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綠營兵已經成為擺設,只能靠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等地方武裝來力挽狂瀾。
那麼,身上寫著“勇”字的,又是什麼部隊呢?
“勇”是臨時組建部隊的一員,不屬於正規軍,類似於民兵。
他們平時該幹嘛幹嘛,戰鬥時拿起槍保衛家園,戰鬥結束時放下武器,不在編也不領餉銀。
比如曾國藩為了鎮壓天平軍,以地主武裝為基礎臨時組建了湘軍,湘軍士兵就屬於鄉勇,軍裝前面有個大大的“勇”字。
他們的任務是打擊盜賊、保衛家鄉,一旦任務完成,就“解甲歸田”。
曾國藩的湘軍就在消滅天平軍之後進行裁撤,只有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率領的湘軍屬於例外;因為當時的八旗兵和綠營兵確實太菜了,無法擔當為大清保駕護航的重任,只能保留這些部隊。
軍裝上有“兵”的標誌的,是綠營兵,大清正規軍戰士,職業軍人。
“卒”是看監獄計程車兵,即我們現在說的獄警。
“丁”預備役士兵,往往是後勤兵,不上前線幹雜活。
在綠營中,軍裝上帶“丁”字的往往是“兵”的子弟,他們被稱為“丁”、“餘丁”。
每名餘丁都被朝廷養著,每月都領軍餉,月餉銀五錢。發生戰爭,朝廷徵調時,餘丁須隨正規軍一同出征,在戰鬥中負責運送、發放武器和軍糧等後勤保障工作,即所謂的“父兄在伍,子弟為餘丁,守兵缺出,即從餘丁撥補”。
一旦在戰爭中出現傷亡減員,這些“丁”隨時就會穿上“兵”的衣服,補充到部隊中去。
綠營兵雖然喪失戰鬥力,但始終存在,即使建立了新軍也沒有解散。
直到宣統三年(1911年),綠營兵才開始裁撤,到五月裁撤3完畢,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