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剛跟有些朋友說目前市場每天8000多億的成交額是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全面的行情,沒想到今天就啪啪打臉,市場時隔一個多月後交易額終於重返萬億,雖然也不足以支撐起全面的行情,但起碼量起來了。
這個市場最根本的行為就是量價行為,現在的交易額就是有點拆東牆、補西牆的感覺。有資金流入的板塊,那就必然伴隨著資金流出的板塊,所以未來的行情必然是結構性的。也沒必要悲觀和朝三暮四,守著自己的板塊,等待輪動。
整體來看,在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成長賽道隨著股價調整,擁擠度開始下降,估值也開始趨向合理。短期雖然走勢無法預測,是否還會繼續調整,或者在煎熬多長時間,但無疑,成長賽道的調整已經進入下半場,這個時候一定沒有必要悲觀了。而且隨著穩增長持續見效,美聯儲加息落地,以及成長賽道的高成長兌現,資金也會再次回到成長方向來。
不過還是要說下,今年的市場環境已經變了,成長股再回到之前的估值很難了,也唯有業績超預期的成長方向,才有望再創新高。
說回市場,今天的兩市高開高走,較前一日放量。到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93%,深成指上漲1.9%,創業板指漲2.82%。北上資金全天淨流入14億。板塊方面,半導體、軍工、新能源領漲,煤炭、農業板塊領跌。
今天看到一個統計資料,從2021年12月10日到今天,北向資金一共淨流入568億,而這段時間大盤走勢怎麼樣大家都知道了。什麼叫人棄我取?什麼叫逆向投資者?這就是啊,國內的韭菜還是太年輕,還是避免不了被收割的命。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歡迎大家評論交流,或是加我私人微信:forxixi2。個股、行業的機會就私信交流了。